中风急性期的两种证型和不同的治疗措施
作者/宋柏杉
(11)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臓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臓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下面我们进入第十一节的学习,我们来看一下“寸脉沉大而滑。”
仲景自己就注释了,沉就是实,滑就是气阻,既有里实又有气,它们两个相搏结在一起(也有说搏字念抟),这里的实指的是血实,气就的是气实,那么血实气也实,两者相搏结就是中臓,轻则才是中腑。那么,血气如果入臓即死,入腑即愈,这是为什么?或者说是怎么判断呢?我们仲景自问自答,就有了“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臓即死。”
拿中风来说,如果这个人牙关紧闭,口唇青紫,身是凉的,那么这种情况一般来说,都是脑出血,我们判断为中风,这叫中臓,这属于危重症。我们临床常见到,脑干出血的患者,表现就是这样。
那么这种病,这里说的是即死,就指的是难治,也不一定百分之百的死,有的植物人也救过来了,如果出现身和,身上不那么冷,摸上去还微温,还有点小汗出,这种情况就叫中腑,中腑的一般来说都比较轻,就拿脑中风来说,他往往就是没有什么昏迷,或者轻微的昏迷,我们果断的通腑治疗,用星蒌承气汤之后,患者神志很快恢复,肢体功能也渐渐的恢复。
如果在急性期,我们中医及早的介入治疗,就很少落下后遗症。如果真出现这种中臓腑的情况,我们中医有没有急救的办法?当然了,出现这种状况的患者,一般都打120,被医院急诊拉走了,如果我们周围的亲人,出现这种问题了,我们有没有急救措施?
中风闭证的治疗——用针
我们当然有,如果出现这种中臓腑的情况,我们率先要在十宣放血,最主要的在中冲,中指尖要放血,脑中风的人如果是闭证,那么中指尖压力很大,血刺完能滋出去。我们还可以做耳尖和大椎放血,我们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患者不好接受,也就是百会穴放血。
如果出现这个中臓,尤其中臓,人一抽就昏迷过去了,那么这种情况,百会穴放血更快一些,但这个就不能用小针放了,最好是用铍针。如果来得及,我们就用剃头刀,把百会穴剃一块,让患者躺在诊床上,把头向外拉一拉,用一个铍针,消了毒刺一下,然后用一个小桶接着血,有的人这血能喷出来。为什么要用小桶接?并不是说我们要放一桶,而是不让它滋地下,你说你拿一个小杯子接,它一滋滋你一身,这很麻烦,但是我们看到的这样好像挺恐怖似的,其实不恐怖,为了急救,为了保命。
这一招如果是急性脑干出血,在当时别往急诊送,用这个放下来,人很可能一会就苏醒过来,颅内的出血也会减少。
《黄帝内经》上这样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反则生,不反则死。”可见我们古人,观察到了这个过程,只要气返回来的,我们用急救的措施,用针。
中风脱证的治疗——用灸
如果是脱证,我们就用灸,这时候要重灸神阙穴,不是说灸一下就得,而是用那种大艾条重灸,但是不要烫出泡来,重灸就指灸的时间长一些。
什么情况要用灸?你比如这个人是脱证,躺地下了,知道中风了,但是眼睛是微微睁的,嘴巴是张开的,四肢是软的,那么这种(情况)就是元气暴脱,元气暴脱的人,往往中风之前先有呕吐腹泻,紧接着中风,这种往往都是脱证。就是灸,灸他的神阙关元,这两个重灸,如果人手够,你可以灸一下百会,迅速的改善脑部的供血,让脑部的血管舒张开,这种情况落后遗症的,就比较少,抢救的更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