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真的更适合做学术?
今年7月6日《南方周末》上发表了中山大学历史系肖瑜副教授的文章《学术研究是高校寒门学子的好出路》。文章指出,相当一部分寒门子弟即使凭借努力进了名牌大学,他们也是大学里最迷茫的一批人。没有了目标,自然就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动力。加之高中太辛苦,到大学就有松口气的想法。但这口气一泄,四年都未必缓过来。学不到东西,自然很难留在大城市,回本省就业则未必竞争得过本省的高校学生,因为人家在当地的人脉是一直延续的。更要命的是,一些失去目标的孩子,往往把他在世界上所经历的所有失意,全都投射到社会层面,认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社会不公所造成的,自己则没有一点责任,竭尽全力为自己的不努力和不作为开脱。这些学生一旦走入社会,就有可能会成为一种不稳定因素。
肖老师随后以自身经验作为证据,说明了内陆学子高考之艰辛。然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我看来,好好学习,读研读博走学术道路或许是寒门学子跻身中产的最好途径。”在一个“寒门再难出贵子”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的前提下,一句做学术似乎就给寒门学子点拨了一条新路,但问题是,寒门学子真的更适合做学术吗?
7月9日,百度百家号上就已经有人发表了反驳文章《驳新出身论<学术研究是高校寒门学子的好出路>——与肖瑜先生榷》,基本把肖文里面所有的内容都反驳了。文章最后提到一点,“通过读研读博跻身中产阶级,恐怕不是寒门学子自身经济水平能解决的吧?现实中妥协直接就业而放弃考研读博甚至保研直博机会的也是有的,毕竟读完博就三十出头了,一般寒门学子一无所有怎么面对现实家庭苦楚?”。
中国美院教授范景中今年曾经提出过,“年轻人文学者年薪要30万”。他的观点很直接,“我非常抱歉,学术研究毕竟是最寂寞的事,如果说我们现在的整体水平不如往昔,那不是当今学者缺乏天赋,而是学术的环境变了,学者的经济压力太大了。我常常觉得,我总是让学生埋首学术有把他们推向贫寒之路的危险,所以我内心不由自主地向他们道歉。”所以说白了,单从经济上来看,做学术也是有代价的,不是所有人都做得起。寒门学子首先要解决的往往是生计问题,做学术反而有可能是一条寒心的路。
在知乎上有一个问答(“在中国,贫穷不适合搞科研吗?贫穷很难做出学术成就吗?”),在问题的主干中,提问者提到的几点寒门学子与“大牛”(当然是出生大城市,从小接受最好教育的一群人)的差距体现在:1、知识面的差距。大牛看过n多有价值的书。2、一些电脑技能的差距,能快速通过互联网找到想要知道的任何知识。3、专业技能的差距,以研究数学或物理来做例子,大牛高考前学会n多这方面新的东西。4、学习方法的差距,大牛总结了很多学习方法了,贫穷小地方的人高中只学会了懂了的基础上再学一遍,重复做题提高速度与准确率。这些其实也都是寒门学子做学术真真切切存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下面也有了47条回答,最高赞的回答中,只提到了钱,“研究生阶段,硕士的补贴大部分学校也就1000级别,博士大约是3000级别,拿这点钱最多勉强维持生计,若有意外之变,就会彻底摧毁其经济基础。而科研的“搬砖”阶段很长,硕博加一起至少要6年起步,8年也是常有,这段时间内这个学生对家庭的支持基本为0。贫穷的家庭能否担得起这个风险呢?”
好了,欢迎大家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