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帮在长白山伐木,他们过春节,竟用松针做出一种“独特”的美食
一百多年前,东三省有这样一种职业,这些汉子们来自五湖四海,在最寒冷的时候进入长白山的原始森林,将树砍倒并扎为木排,最后顺江放排,他们统称为木帮。木帮在长白山伐木时,过年都要在森林中完成,他们利用松针创造了一道新年佳肴,它究竟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人山砍木之众,称为木帮,帮有领袖,称为把头。”《吉林新志》中这样描述木帮,木帮不是一个松散的名字,而是一个身份划分明确的组织,一个木帮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由于上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有限,伐木能借助的工具十分有限,几乎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稍有不慎就会丧失性命,因此他们对山神都十分虔诚,甚至木帮都要遵循一个“规定”,一年中,只有10月下旬才可以进山。
木帮一旦进山砍伐,就都要待到来年的三月中旬,这就意味着过年一定是要在山里,新年这一天,大家还要去砍一棵“开山树”,其实就是一棵长得挺拔的大红松,以此祈求新年的好运。可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过年吃什么呢?饶是伐木能赚到银子,过年吃不到美食,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过年的时候吃什么,木帮也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首先就是必须要有鱼,这也是讨一个年年有余的彩头,东北的冬天,想吃鱼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把冰层撬开,白鲢、草鱼、鲤鱼、鲫鱼等等应有尽有。除了鱼就是鸡了,吉祥如意嘛,出门在外平安很重要,但是山中可没有家养鸡,只能套野山鸡,在山中下个套子,抓几只野鸡也不是难事。
除了鸡和鱼,接下来就是比较难找的酒和肉了,酒这种东西自然无法在山林中酿造,因此只能是入山前带上足够的分量,平时驱驱寒少喝点,等到过年时拿出来痛饮几杯。那肉又是什么呢?其实,鸡和鱼都是肉,但食用它们没有大块咀嚼的快感,也无法提供足够的脂肪,因此木帮在过年时还要准备一个“硬菜”。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硬菜自然也是来自长白山,事实上,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木帮们在进山前都要准备一些防身工具——猎枪,它不仅可以保护安全,还可以在砍树间隙有些意外收获,野兔、野鹿和野猪都是他们眼中的佳肴,当然在今天这些野生动物都被保护了起来,但在那个久远的时代,它们在木帮的眼中就是最好的美味。
在得到足够的猎物时,猎物身上最好的肉,木帮就会将其留作过年的菜肴。当然,长白山常见积雪,犹如一个天然的冰库,根本不用考虑食物腐败的问题,可是木帮积攒下来的肉类,一般并不采用这种简单的冰冻保存法,因为这样食物虽然不会变质,但却会影响口感,聪明的木帮将他们制成了另一种美味,那就是熏制。
木帮在结束一天的劳作后,常常燃起火炉驱寒保暖,这时候如果有多余的食物,就可以拿来熏制了,当然在熏制之前还要做清洗和晾晒,虽然条件有限,但两步必不可少,而且熏制的过程绝对不能含糊,熏制木材只能使用神秘佐料——松针。
松针其实就是松叶,由于松科松属类的植物叶子如针,因此得名,松针有及其丰富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松针)细切,以水及面饮服之,或捣屑丸服,可断谷及治恶疾(弘景)”现在中医认为,松针可以起到祛风活血,安神明目,解毒止痒的功效。
木帮会将猎物的精肉挂在木杆子上,然后下面堆放松针,下面是干松针,上面是湿松针,干松针点燃后起火,而湿松针遇到火就会升烟,经过几个小时的熏制,松针腊肉便熏制成功了。木帮使用松针这一秘密武器熏肉,肉会散发出一股独特的松香味,还可以长期保存,最重要的是,它还有祛痰、健胃、驱风、解热的功效,腊肉蒸出来后,不仅香味扑鼻,而且肥而不腻,可以说是春节宴席上,最让人回味无穷的一道菜。
饮食不仅滋养生命,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五千年的岁月,滋养了中华民族,我们是一个会吃,懂吃的民族,劳动人民在劳动中,也创造了太多的吃法,这也是一种改变世界,更好地生活下去的能力。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晋小舟
资料来源:1、《本草纲目》李时珍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2、《吉林新志》方志、刘爽著;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