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官宣!广州又有大动作!

记者18日从广州市港务局获悉,

近日,
《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正式印发。
《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从建设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打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提升航运服务发展能级、强化智慧港口建设、持续优化港航营商环境、推进建设绿色安全港航、深化港口交流合作等8方面,提出了25条任务和5条保障措施;确立广州建设国际航运枢纽的新发展定位,到2023年,力争广州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商品汽车吞吐量分别达6.6亿吨、2550万标准箱和170万辆。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
一图看懂广州怎么干
↓↓
国际航运枢纽,提速
广州市港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秀清指出,本次《三年行动计划》将紧抓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世界一流港口建设等带来的发展机遇,确立广州建设国际航运枢纽的新发展定位。广州国际航运枢纽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航运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
基建与网络并进 大幅提升枢纽功能、辐射能力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进一步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构建以南沙港区为核心、黄埔新港和新沙港区为重要功能区、内港港区和内河港区为补充,分工合理、功能分明的港口发展格局。加快建成南沙港区四期、南沙港铁路、南沙国际物流中心等项目,积极推进南沙港区五期、20万吨级航道等工程的前期工作。通过项目的滚动开发,巩固和提升广州港的枢纽地位。
目前,广州港通过积极开拓国内外集装箱航线,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港口辐射能力持续增强。《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依托即将建成的南沙港铁路,大力发展海铁联运业务,拓展港口腹地,为内陆地区打造便捷高效的出海口,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完善的现代集疏运体系,将有效增强广州港对国内内陆腹地以及全球主要港口的辐射能力。
主体与要素聚集 大力发展航运服务新业态
发达的航运服务业是国际航运枢纽的标志性指标,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是国际航运枢纽的核心能力。广州依托国家中心城市和自贸区的优势,培育和集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港航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国际邮轮产业、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业态。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强化国际航运枢纽功能,鼓励国内外港航关联企业在广州开展业务,提升本地港口航运物流企业国际服务能力和竞争力。吸引专业特色航运物流公司和航运服务企业及机构落户广州,促进航运服务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支持广州航运交易所建设航运交易中心、港航资讯中心、航运大数据中心和航运经济运行监测中心。
国际邮轮产业已成为广州的一大亮点。《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积极申报建设南沙邮轮旅游实验区,支持在黄埔老港开发中小型邮轮、游船旅游航线,探索开发广州至珠江口、西江、北江以及海南、西沙群岛等地以及沿海邮轮游船旅游。
航运需要资本,金融和保险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积极利用南沙国际金融岛、南沙现代金融创新服务区等功能区,整合各类航运金融资源,打造广州航运金融集聚区。依托现有航运交易要素平台,推进航运交易、航运指数、航运结算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大航运交易业务规模,积极向国家争取交易场所、交易结算、航运指数衍生品交易资质。
引导与优化并重 促物流产业发展壮大
高效的服务效率,优良的营商环境是促进港口生产稳步增长、物流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深化物流业降本增效工作,进一步降低进出口环节制度性成本。优化船舶调度和引航服务,打造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大力提升港口管理运营水平,提升装卸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提升口岸服务水平方面,全面应用新一代通关系统, 深入推进货物领域“查检合一”,深化口岸电子放行管理模式改革,完善港口口岸24小时智能通关,实现口岸“通关+物流”的一体化服务联动,推进口岸通关全流程无纸化、智能化,打造“一站式”贸易服务平台。探索推进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港澳在信息共享、业务监管等方面的对接与合作。
未来,
广州港将依托自贸区、保税区等平台,
强化临港产业集聚,
实现港口与城市产业互动,
集装箱物流、大宗生产资料物流、
商品汽车物流、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等业务快速发展。
——做大做强集装箱物流。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以及海南自贸港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协同联动,持续拓展优化内贸班轮航线。
——创新发展商品汽车物流。围绕汽车中规车进口、平行进口、二手车出口等业务,构建进出口汽车物流集散地和展销平台,把广州港打造成国际汽车综合服务枢纽。
创新与可持续共行 推进绿色智慧港口建设
未来,广州港在促进港口发展的同时,会更加关注绿色港口和智慧港口的建设,支持港口企业科技创新,让科技赋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推动先进技术在港口装备中的应用。通过5G、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的示范应用,在码头生产作业自动化、生产调度智能化以及信息服务数字化方面建立示范工程。
——强化港航数字化服务能力。打造“互联网+航运”信息化平台,建成广东航运交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二期),完善航运保险要素交易平台等平台建设。
——推动港口用能清洁化。强化新能源在港口行业的规划布局,构建多元能源应用体系,稳步扩大清洁能源设施设备的应用,大力推进LNG等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及配套供能设备的建造,多措并举推动岸电使用。
深化内外联通 不断提升影响力和话语权
未来,广州港将加强与国内及国际的港口城市、航运、贸易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广州在全球航运网络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积极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利用,以广州港集团为龙头,完成市属区属国有港口资源整合。
——提升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积极开展海外市场推介,完善海外营销网络,加强境外货源组织。
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室主任陈振春表示:“《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定位以及聚焦码头能力提升、多式联运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物流设施完善、航运服务提质、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目标和任务高度贯彻了国务院、国家部委、省市相关文件精神与要求,契合广州的发展实际,对于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固强项、强弱项、补短板具有重要意义,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将迎来新的一轮大发展。”
千年古港开启新航程
珠江浩荡,奔腾向海,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近日,《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出台,千年古港广州港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启新航程。
港城融合发展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纵观全球,港口城市里涌现出众多国际大都市,比如伦敦、纽约、东京等城市崛起的背后,都离不开世界级的港口。港口的兴衰成败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而像广州这样拥有长盛不衰千年古港的城市,则极为罕见。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广州古港(黄埔港)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1300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广州通海夷道”是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至清朝,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和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
千年商都,沧海桑田,城以港兴,港为城用。广州港与广州城发展相生相伴。
今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再次明确了广州的“核心引擎”“综合交通枢纽”定位,《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广州要提升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坚持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这个立市之本、强市之基。
如今,广州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脉的重要节点。广州港成为国内最大内贸集装箱港和通往非洲、地中海和亚洲地区的重要枢纽。
向内,连线成网——广州港与全国密度最大的铁路、公路、航空等立体交通网络无缝衔接,设有无水港办事处36个,海外办事处6个,以广州港为枢纽的多种联运体系成熟完善,集疏运网络十分发达,总辐射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
向外,通达五洋——截至2021年6月底,广州港共有集装箱班轮航线240条,其中134条外贸航线,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与全球53个港口缔结了友好港关系。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如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份《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具体而清晰:紧抓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强国、世界一流港口建设等带来的发展机遇,重点聚焦码头能力提升拓展新空间、多式联运建设拓展新增量、信息技术应用拓展新效率、物流设施完善拓展新领域、航运服务提质拓展新优势、营商环境优化拓展新动能,固强项、强弱项、补短板,广州国际航运枢纽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航运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
优化营商环境 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生活要素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和市民生活有什么关联?
这份《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从2021年至2023年,广州将做优做强水上休闲旅游,引导珠江游绿色发展,支持珠江游电动船示范项目建设。研发多样化的景点与珠江游联游产品,倡导在珠江游船上开展广州特色文化休闲活动,提升“珠江游”城市旅游品牌吸引力。据悉,未来三年,广州将扩大口岸开放,推进琶洲港澳客运口岸、穗港客运码头、黄埔国际邮轮城、南沙邮轮母港的对外开放建设。水上高速客船公共交通航线的陆续开通,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
其实,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不仅仅将为市民带来旅游上的便利,和市民的衣食住行等诸多生活方面也息息相关。
举例来说,南沙港的智利车厘子快线,实施“提前申报、船边分流”措施后,从卸船、通关、放行并抵达华南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江南水果市场,仅用2.5小时,可以给华南地区的“吃货”带来福利。
再如,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广州港将创新发展商品车物流,构建进出口汽车物流集散地和展销平台,把广州港打造成国际汽车综合服务枢纽。这意味着,将来消费者可以用优惠的价格挑选更多品类的汽车。
构建“连通世界、辐射全国”的综合运输保障体系,港口是重要支撑,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广州港集团副总经理宋小明介绍,当今全球90%的外贸物资通过海运方式运输,目前广州港已发展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及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集装箱干线港,是广东省能源物资、重要原材料和外贸物资的主要中转港,是华南和西南地区广泛连接国际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支撑,一直发挥着大港口、大枢纽、大通道的作用。
目前,广州琶洲港澳客运码头主体工程已完工,广州正全力打造年吞吐量3500万吨华南粮食仓储物流集散中心和年通过能力超200万辆全国最大汽车物流枢纽岛,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扩建工程、南沙港区近洋码头、南沙港铁路、南沙国际物流中心等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南沙港区已形成集装箱、滚装汽车、粮食、水上休闲旅游和客运连片开发格局。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
全速前进!
跑出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加速度
新起点,再出发!
近日,
广州印发《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面向深蓝,再度进发。
广州,襟江带海,向海而兴。“千年商都”“一口通商”“西来初地”,广州身上的这些标签,都与港口直接相关。根据编年史记载,广州作为港口城市的定位,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确立。从那时起,广州的航运业和造船业声名鹊起。而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到隋唐时设“市舶司”、清初“一口通商”,广州始终承担着国家对外通商口岸的重大使命,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从未关闭过的通商口岸。如今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光塔路上,曾经“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莲花山下,“参天大舶”千百年来望塔而行;扶胥古港、南海神庙、怀远驿、琶洲塔、明清古码头、石刻碑文,无不见证着广州作为世界大港的千年辉煌。
从历史深处,走向广阔未来。近年来,广州以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为目标,谋篇布局,持续用力,推动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36亿吨,国际排名升至第4位;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中广州从2017年的第23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13位……作为国际大港,广州国际航运枢纽能级持续提升,已具备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全球影响力。
当前,“十四五”开局,新征程开启。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大局,广州就必须在综合城市功能上挖潜、发力。再将视野放宽——纵观全球,但凡经济高地,一定是功能高地。在网络化的全球城市体系中,要进一步跻身前列、体现卓越,就要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难以绕开的“高端节点”。加快建设国际航运枢纽,这是广州巩固提升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的题中之义,是进一步增强综合城市功能的关键一环,也是国家中心城市的使命所在。
《三年行动计划》站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肩膀”上,再谋划、再部署,提出建设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等八项主要任务。描绘全景图,搭好“四梁八柱”,明确目标、路径——接下来就是主动认领,逐一细化分解,将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接下来就是立足于早、立足于快、立足于实,抢抓机遇,谋定快动,只争朝夕地干起来。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
以2021年为新起点,
把干劲鼓足、将发条拧紧,
一年接着一年干,
跑出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加速度,
广州国际航运枢纽能级将再度跃升,
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四个出新出彩”提供坚实支撑!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妍 通讯员:唐旭妍、牛书 广州日报评论员 夏振彬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妍、庄小龙 通讯员:邹井棋、黄永安、刘玺亚
一图:全媒体编辑中心出品
统筹:麦蔼文
设计:张妍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贺风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