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树树柿灯点亮山居的日子,野三关就是你的诗和远方
从一脚踏三县的银金山顶下来,吃过可口的农家饭,白建钢先生开车带着我们一行特意走乡村公路,具体路径就是黄莲坪—麻沙坪—鼓楼—故县坪—鱼泉河大桥—野三关,从黄莲坪到鱼泉河大桥,全都是很难会车的乡村公路,但,景色绝佳。
不说满山秋林,只说柿子。
峰回路转处,总是一树或数树火红的柿子映照山村,真是不忍心错过,立马停下车来,找一个好的角度按下快门。
柿子从大到小,有磨盘柿,个大,就像上下两扇磨盘扣在一起,这种柿子是可以用刀削皮吃的;还有一种是比鸡蛋大点的圆柿,熟后火红,我们常常说到的吃柿子拣软的捏,就是这种;还有一种应该直接称野柿子了,个小如鸽蛋,也是火红。
不管哪种,都是高高地悬挂枝头,与蓝天辉映,与黑瓦白墙辉映,与满山红黄的秋色辉映,它们像千万盏小型的红灯笼,点亮山居生活,让这片土地别具农家情味。
要说野三关的民居,已经具备所有美的元素了。农舍前后修竹一丛,如墨泼洒;屋后山岭,绿叶浴寒而红;门前平坝上,晒满金黄的玉米棒子;田畴阡陌,一只背篓闲散地躺在地上,附近必定有挥锄的农夫,或者掰苞谷的农妇。色彩已经够摇人心旌了,然而,几乎每一家,都会在房前屋后,在柿树上点亮千百火红的灯笼,把个乡居,硬是渲染得行人停车惊叹,用手机或者相机留下这擦肩而过的瞬间,带回家去百般回味。
于是想到了一个多月前来这里的几位摄影界朋友,他们收获过野三关的美景,可是现在正是他们该来的时候,这里就是他们的诗和远方。还有那些一直在大城市里拍摄繁华的摄友们,这里的一树深红,这里的一祯小品,会羡煞城里的他们。
昨天在高阳寨后面的路边,被数树红柿的色彩馋着了,停下车来,分别寻找拍摄的最佳角度,几个人走散了,成君忆喊我到车边去,我回应。这一嗓子不打紧,几户早已敞开的门,走出了绿女红男。一位年轻的妹子问我,来这里干什么的?我说,拍你们这里火红的柿子。她说“哦”,有点漫不经心,大概心里头在想,我们天天面对,并没有把它们当回事呢。
细看妹子,脸色白里透红,衣着不像下地的农民。我说我猜得出来你是城里回来的,她说她住在野三关,从镇上回家带孩子。我说,看你家门楣上“弄瓦之喜”的横披,我知道应该是个女娃?她嫣然一笑。人面柿灯相映红,那一时,很温馨。
野三关人很少有摘光树上柿子的习惯,他们留着,留一树鲜红,让它们进入冬季,客观上为飞鸟和猕猴留下了过冬的食物。如果硬要探究原因,或许是满树红柿高悬着一个乡村的难题:它是留守老人们无力采收的一树深红,他们的儿孙,远在大大小小的城市里生活,就让一树树红灯笼作为引诱儿孙们回家看看的诗意果实,让他们不愁路远还家错,记得柿灯照槿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