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九四至九六)

九四(包世臣、何绍基)

无端石刻似蜂窝,摸索低昂聚讼多。

身后是非谁管得,安吴包与道州何。

【启功自注】

人之情性源于秉赋,而识解则必资于见闻⑴。佛寺道观,满壁鬼神,纵或三头六臂,其每头每臂,固皆取象于人之一体。遗腹子不梦其父,未曾亲见其父也。顾陆张吴⑵,丹青绝世,然未闻能画世所未见之物焉。书法习尚,代有变迁。所谓“臣无二王法,二王亦无臣法⑶”,并非谐语。以时世既异,其法亦必两有不能⑷者。复古创新,同借所因⑸,心目苟无,豪杰莫能措手。徒逞龂龂之口,悻悻之心⑹,多见其无益耳。

有清中叶,书人厌薄馆阁流派,因以迁怒于二王欧虞赵董⑺之体。兼之出土碑志日多,遂有尊碑卑帖⑻之说及南北优劣之辨。阮元⑼、包世臣⑽发其端,何绍基⑾、康有为⑿继其后,于是刀痕石舋⒀,尽入品题;河北江南,自成水火。暨乎⒁石室文书⒂,流沙简牍⒃,光辉照于寰区,操觚之士⒄,耳目为之一变。于是昔之龂龂然累牍连篇者,俱不足识者之一哂。此无他,时世不同,目染有所未及⒅已。

【译者附注】

(1) 资于见闻:借助于所见所闻。

(2) 顾陆张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画家。

(3) 臣无二王法,二王亦无臣法:南朝梁张融语。意思是我的书法不像王羲之、王献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也不像我。

(4) 两有不能:二王的技法有张融不能达到的,张融的技法也有二王不能达到的。

(5) 复古创新,同借所因:不管是复古还是创新,同样需要凭借。

(6) 龂龂(yín yín)之口,悻悻之心:善于争辩的嘴,固执狭隘的心。

(7) 二王欧虞赵董: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赵孟頫、董其昌。

(8) 尊碑卑帖:尊崇碑志,贬低墨帖。

(9) 阮元:见第九三首【译者附注】(11)。

(10) 包世臣:见第二十首【译者附注】(1)。

(11) 何绍基:见第六首【译者附注】(2)。

(12)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岛。

(13) 石舋(xìn):石头的裂缝。舋:同“衅”,裂痕。

(14) 暨(jì)乎:等到了。暨:到,至。

(15) 石室文书:敦煌石窟出土的文书。

(16) 流沙简牍:西北边陲出土的魏晋简牍。

(17) 操觚( gū)之士:执笔书写的人士,指书法界的人士。觚:古代写字的木简。

(18) 目染有所未及:见闻有所不足。

【原诗题解】

此诗批评包世臣、何绍基等人的南北书派论。认为出现这些争论主要是由于见闻不足,因为这些争论的人都没有见到过后来出土的前代墨迹。

【原诗译释】

1.无端石刻似蜂窝,摸索低昂聚讼多:无端的石刻出土的像马蜂窝一样多;大家摸索石碑上刻痕的高低,褒贬不一,争论不休。无端:没有明确的书法源流。

2.身后是非谁管得,安吴包与道州何:安徽安吴镇的包世臣和道州的何绍基等人活着的时候争辩得面红耳赤,他们死后,他们的理论主张已经无人过问了。身后是非谁管得:语出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此处指包世臣、何绍基的理论主张在他们死后无人过问了。安吴包:安吴镇的包世臣。道州何:道州的何绍基。这两句是倒置句,“安吴包与道州何”是“身后是非谁管得”的主语。

【附图】1.清包世臣书法

http://image95.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2/2116/68138644_2.jpg

2.清何绍基书法

//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11/1308/207267406_1_20201113082301696

九五(怀素逆笔字)

秦汉碑中篆隶形,有人傅会说真行。

逆圈狂草寻常见,可得追源到拉丁。

【启功自注】

书体之篆隶草真⑴,实文字演变中各阶段之形状,有古今而无高下。譬之虫豸,卵子圆而小,幼虫长而细,蛹如桶状而微椭,蛾同蝶形亦能飞。虫先于蛹,并不优于蛹也。卵小于虫未必美于虫也。贵远贱近,文人尤甚。篆高于真,隶优于草,观念既成,沦肌浃髓⑵,莫之能易⑶焉。

然真行之体,行来已千数百年,久为日用所需。仓颉复起,亦必回天无术⑷。若乾嘉时江声艮庭⑸,所书文稿笺札,莫非小篆,见者不识,竟成笑柄。亦有既不得不用真行今草,又不甘其不古者,于是创为篆法隶法、篆意隶意之说。笔圆而秃者,谓有篆法,笔方而扁者,谓有隶法,并不计其字体之今古繁简焉。于无可征验之中,收指挥如意之效⑹,遂有谓右军之书,必如二爨⑺始称真迹者。

怀素自叙卷中狂草,间有行笔反圈,作逆时针方向者,余每戏指示人,谓为得拉丁笔法⑻。盖崇洋媚古,其揆莫二⑼,惜谈篆法隶意者,见不及此耳。

【译者附注】

(1) 篆隶草真:篆书、隶书、草书、楷书。

(2) 沦肌浃髓:浸透肌肉,深入。比喻受影响极深。

(3) 莫之能易:没有谁能改变。

(4) 仓颉复起,亦必回天无术:即使仓颉复生,也无法改变这种状况。

(5) 江声艮庭:江声(1721~1799),字鳄涛,改字叔坛,号艮庭,清元和(今江苏吴县)人,曾创立艮庭学派。

(6) 于无可征验之中,收指挥如意之效:对于无法验证的事情随口任意地说。

(7) 二爨:《爨龙颜》碑与《爨宝子》碑。

(8) 谓为得拉丁笔法:这是作者开玩笑的说法,意在批评对篆法隶法胡说的人与此同类。

(9) 崇洋媚古,其揆莫二:崇洋和媚古,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揆:道理,准则。

【原诗题解】

此诗批评那些拿所谓篆意隶意来评说楷书、行书的人,认为他们的作法就如同拿拉丁笔法来评说怀素的自叙帖一样可笑。

【原诗译释】

1.秦汉碑中篆隶形,有人傅会说真行:有人牵强附会,硬拿秦汉碑中篆书隶书的形态来评说后代的楷书行书。傅会:同“附会”。说:评说,衡量。真行:真书(楷书)和行书。

2.逆圈狂草寻常见,可得追源到拉丁:怀素的狂草中经常可以见到逆时针行笔的字,这难道要说是从拉丁笔法学来的?

【附图】怀素自叙帖逆笔疑字

//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11/1308/207267406_2_20201113082301884.JPEG

九六(包世臣、康有为)

贬赵卑唐意不殊,推波南海助安吴。

纡回楫橹空辞费,只刺衰时馆阁书。

【启功自注】

历代俱有官样书体,唐代告敕⑴,若颜真卿体⑵,若徐浩体⑶,其后各卷俱冒称颜徐真迹,然而尚未全归一致。至宋则一律作怀仁集王圣教序⑷体,以其风格出自御书院,当世遂号曰院体。明代告身,所见者全是沈度⑸一派。翰林馆阁之书,若姜立纲⑹、程南云⑺,亦是沈度一体之略肥者。有清康熙时风行董其昌体,似尚无统一之规格。至乾隆时张照⑻体出,御书采之,遂成所谓南书房体,可谓初期之馆阁书。然殿试策尚不尽如是,所见钱大昕⑼、戴震⑽之策,固甚简便也。嘉道⑾以后,标举黑大光圆⑿之诀,白摺大卷⒀,全同印版⒁,号曰卷摺体,则后期之馆阁书也。蓬山清秘⒂,尊之若在九天;而世人退而议其书风,贬之如坠九地。何以故?以帝王一人之力,欲纳天下之书于一格⒃耳。

包世臣《艺舟双楫》⒄讥赵孟頫书如市人入隘巷,无顾盼之情。验以赵书,并非如此,盖借以讽馆阁书体耳。至康有为《广艺舟双楫》⒅,进而痛贬唐人,至立“卑唐”一章,以申其说。察其所举唐人之弊,仍是贬赵之意而已。

《双楫》论文与书也,《广双楫》但论书,时人号之为“艺舟单橹⒆”。

【译者附注】

(1) 告敕:告身和敕令,都是朝廷。

(2) 若颜真卿体:像颜真卿的书体。颜真卿:见第四九首【译者附注】(1)。

(3) 徐浩(703~783): 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唐代书法家。少举明经,肃宗时,授中书舍人,四方诏令,多由徐浩所书。后进国子祭酒,历任工部侍郎、吏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封会稽郡公。著有《论书》(又称《法书论》)1篇。徐浩擅长八分、行、草书,尤精于楷书。

(4) 怀仁集王圣教序:见第四八首【译者附注】(6)。

(5) 沈度:见第八二首【译者附注】(3)。

(6) 姜立纲(1444年—1499年):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他是我国明朝一位书法家,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日本京都国门上的大字亦为其所书,被誉为“一代书宗”。清代《三希堂法贴》收有他的墨迹。

(7) 程南云:明代书法家,字清轩,号远斋,江西南城人。永乐(1403-1424)间以能书征,修《永乐大典》,正统(1436-1449)中为南京太常卿。诗文奇古,精篆隶,为时所尚。

(8) 张照:见第八七首【译者附注】(7)。

(9) 钱大昕:见第九十首【译者附注】(3)。

(10) 戴震:见第九十首【译者附注】(4)。

(11) 嘉道:嘉庆道光年间。

(12) 黑大光圆:墨要黑,字要肥满,笔画要光滑,笔体要圆润。

(13) 白摺大卷:白摺子和大卷子。两种书写纸,白摺子字小点,大卷子字大点。

(14) 全同印版:谓字字样式一致,像排印的一样。

(15) 蓬山清秘:翰林院的官署。蓬山:秘书省的别称。清秘:清净保密之地。

(16) 欲纳天下之书于一格:想把天下人的书法风格归于一体。

(17) 包世臣《艺舟双楫》:见第二十首【译者附注】(1)。

(18) 《广艺舟双楫》:又名《书镜》,近代书法论著。为康有为所著,是晚清最重要的书法专著,曾影响了整整一代书风。

(19) 艺舟单橹:因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兼论书、文,故称“双楫”,即两支桨;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只论书,不论文,故被称为“单橹”,即一支桨。

【原诗题解】

此诗评价包世臣和康有为的书法理论。认为他们贬低赵孟頫和唐代书家,其用意是在批评被朝廷定于一格的馆阁书体。

【原诗译释】

1.贬赵卑唐意不殊,推波南海助安吴:包世臣贬低赵孟頫,康有为又推波助澜进而贬低唐代书家,二人用意并没有不同。殊:不同。南海:康有为是南海人,代指康有为。安吴:包世臣是安吴镇人,代指包世臣。

2.纡回楫橹空辞费,只刺衰时馆阁书: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和被称为“艺舟单橹”的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绕来绕去白白费了很多口舌,其实只是在讽刺清朝政治衰败时的馆阁体而已。纡回:绕来绕去。辞费:费了很多口舌。

【附图】清董诰小楷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9128347904&di=863851d4a2b2eb7c307b43448d87de24&imgtype=0&src=http%3A%2F%2Fwww.yidulive.com%2Fupload%2Fimage%2F20180605%2F1528188008945850_3339.jpg

(0)

相关推荐

  • 书法交流圈 他当着梁启超的耐说:你老师康...

    他当着梁启超的耐说:你老师康有为的书法就是一盘炒杂碎! 说出这话的人叫张宗祥,曾经做过天下第一社西泠印社社长!而这话竟是当着康有为鼎鼎大名的学生梁启超的面说的.说话时候还拿着康有为的作品用手指着说:某 ...

  • 吴熙载的篆隶

    研究前辈书家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书家或家学渊源,或后有奇遇,这才在书法上有了一番成就.可今天讲到的这位却是一生平凡,并无值得大书特写的人生经历,惟以艺鸣,而颇为时人所重.他就是晚清篆刻大师-- ...

  • 吕文明|古法的复活:清代碑学运动的实质——兼论邓石如的碑学实践

    中国书法的发展自二王以后,一灯相传,直至清代中晚期,随着阮元.包世臣和康有为等一大批书法理论家的宣导和实践,碑学开始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碑学在民国以后逐渐衰退,帖学重新振兴,到今天已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九)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九) 译释:于铁江 9 宋元向拓汝南志, 枣石翻身孔庙堂. 曾向蒙庄闻谠论, 古人已与不传亡. [作者自注] 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⑴,汇帖中曾见之,近代流传一墨迹本,曾经影印.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一)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一) 作者:于铁江 1 西京隶势自堂堂, 点画纷披态万方. 何必残砖搜五凤, 漆书天汉接元康. [作者自注] 汉晋简牍. 此首作于一九三五年,其时居延简牍⑴虽已出土,但为人垄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三)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三) 作者:于铁江 3 大地将沉万国鱼, 昭陵玉匣劫灰余. 先茔松柏俱零落, 肠断羲之丧乱书. [作者自注] 王羲之丧乱帖⑴. 帖首云:"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⑵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四)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四) 译释:于铁江 4 底从骏骨辨媸妍, 定武椎轮且不传. 赖有唐摹存血脉, 神龙小印白麻笺. [作者自注] 王羲之等若干人在会稽山阴兰亭水边修禊⑴赋诗事,早有文献记载,兰亭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五)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五) 译释:于铁江 5 风流江左有同音, 折简书怀语倍深. 一自楼兰神物见, 人间不复重来禽. [作者自注] 楼兰出土晋人残笺⑴云:"()(无)缘展怀,所以为叹也.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六)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六) 译释:于铁江 5 蝯翁睥睨慎翁狂, 黑女文公费品量. 翰墨有缘吾自幸, 居然妙迹见高昌. [作者自注] 六朝碑志笔法, 可于高昌墓砖墨迹⑴中探索. 绍基蝯叟⑵得魏张黑女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七)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七) 译释:于铁江 7 砚臼磨穿笔作堆, 千文真面海东回. 分明流水空山境, 无数林花烂漫开. [作者自注] 智永⑴写千字文⑵八百本,分施浙东诸寺,事见唐何延之⑶兰亭记. 千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八)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八) 译释:于铁江 8 烂漫生疏两未妨, 神全原不在矜庄. 龙跳虎卧温泉帖, 妙有三分不妥当. [作者自注] 唐太宗书碑有二,曾自以二碑拓本赐外国使臣,其得意可知. 温泉铭⑴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10)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十) 译释:于铁江 10 书楼片石万千题, 物论悠悠总未齐. 照眼残编来陇右, 九原何处起覃溪. [作者自注] 见敦煌本化度寺邕禅师塔铭⑴,乃知翁方纲⑵平生考证,以为范氏书楼 ...

  • 『于老师畅读启功』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11)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十一) 译释:于铁江 11 乳臭纷纷执笔初, 几人雾霁识匡庐. 枣魂石魄才经眼, 已薄经生是俗书. [作者自注] 唐人细楷,艺有高下,其高者无论矣,即乱头粗服⑴之迹,亦自有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