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干货】菱形肌——让你肩胛骨内侧疼痛,如负重物的一块肌肉!
菱形肌
现代人经常出现体态的问题,圆肩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也叫含胸,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菱形肌薄弱导致的,菱形肌薄弱同时会引起另外一个问题:翼状肩胛,当代女性视其为性感标志,其实这是一种病态,需要改善,否则会使肩关节等出现很多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菱形肌。
菱形肌是背部深层肌肉,表层被斜方肌遮盖形状似菱形。菱形肌分成二块:大菱形肌和小菱形肌。
起止点:
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面,一端附着于肩胛骨内侧缘,另一端附着于第6-7颈椎棘突和第1-4胸椎棘突。
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C4~C6)
主要功能
菱形肌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胸段伸。强壮的菱形肌可以降低发生驼背的可能性。可以通过锻炼菱形肌来避免出现身姿难看和减少潜在的受伤几率。
协同肌 |
拮抗肌 |
肩胛骨上提 |
|
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前锯肌(上部肌束) |
斜方肌下部、胸小肌、前锯肌(下部肌束) 止点位于肱骨、间接起拮抗作用的肌肉:背阔肌、胸大肌 |
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
|
斜方肌、肩胛提肌(作用弱) 止点位于肱骨、通过使肱骨内收而间接起协同作用的肌肉:胸大肌、背阔肌 |
前锯肌 |
具体定位
大、小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面,肩胛提肌的下方,小菱形肌在上,呈窄带状,大菱形肌薄而扁阔,呈菱形,大小菱形肌均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
小菱形肌向内附着于项韧带、C7-T1棘突,向外在肩胛冈根部附着于肩胛骨脊椎缘;大菱形肌向内附着于T2-T5棘突,向外在肩胛冈和肩胛下角之间附着于肩胛骨内缘。
损伤原因
1、肩部负重。
2、上臂上时间处于前屈内收位,如伏案工作。
3、胸大肌紧张牵拉。
4、侧卧位睡觉挤压菱形肌。
5、不良姿势,圆肩驼背。上胸椎长时间后凸、侧凸。
6、肩胛背神经卡压时,也会出现菱形肌无力。
相关症状
1、发病时,疼痛位于肩胛骨脊椎缘,并可向上蔓延到冈上窝,局部肿胀感,2、背部沉重如负重物(感觉像背了一盘磨),但不限制颈椎活动。
3、严重者痛得不能入睡,翻身困难。
4、上肢不敢提重物,无法自由活动。
5、肩胛骨活动时发生摩擦音或弹响音。
激痛点与牵涉痛
1、 菱形肌疼痛可能源于:起止点病、圆肩姿势、胸大肌短缩紧张、手向前或向下拿东西牵拉菱形肌导致疼痛加剧、长时间外展或屈曲超过90°,身体长时间前倾、上胸椎侧凸。
2、菱形肌激痛点是因为胸肌内有潜伏或活化的激痛点,痛点多在肩胛骨内侧缘,多由不良姿势造成。
3、肩胛骨发生运动时的咔嚓声,可能是由菱形肌激痛点引起。
4、菱形肌疼痛集中在肩胛骨和椎旁肌肉之间,靠肩肩胛骨内侧缘,向上可蔓延到肩胛骨的冈上区。
康复手法
在菱形肌的附着点和激痛点上,都可以进行轻手法松解;也可以辅助肩胛骨“抬起”,更深入的松解菱形肌。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旨在传播医学知识。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
重要看点
和派圆针治疗膝关节重大突破!
中医专利针法一绝
中华和派圆针疗法为广大医师提供了一种广泛治疗软伤科、骨伤科的新型治疗技术,尤其可以免于膝关节置换、关节镜清理术等西医手术创伤性治疗,是一种可轻松治疗膝关节病痛的中医针法微创治疗技术。
充分将中医外科针刺治疗和西医外科手术有机结合的,由拥有25年中医针刀临床疼痛治疗教学经验专家何峙君教授在传统古九针的基础扬长避短、改进升级而来,在安全性、灵活性、广泛性、针对性、有效性、持久性取得显著提升!专利针具可以让针体进入更深的关节腔,彻底解决膝关节的骨组织粘连问题,这个是目前临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大突破!
圆针的绝对优势
一、圆润弹头形和扁铲钝口形针尖的设计,不易伤及神经血管,安全系数极高。
二、出针即见效,治疗彻底,近期和远期疗效十分显著持久!
三、1~3分钟甚至是十几秒钟左右即可操作完毕,只有一个进针点,容易恢复基本无痛苦、无需住院、随治随走,不影响生活,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四、治疗成本低,只需皮肤常规消毒,无菌治疗操作,无需昂贵的仪器设备和高昂的药物费用。
五、无需深厚解剖基础,一般医师也可以学会操作大部分常见病症。操作简单,将开放性治疗和复杂性操作,变为闭合性治疗和简单操作。将难治或不治之症变为易治或可治之病。
“拒绝关节置换,把患者拦截在去医院手术的路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圆针并不是一把冷冰冰的工具,而是有生命能量的,不仅是医者手的延伸,更是能量与治疗心念的呈现,这就是仿生能量学设计赋予和派圆针生命的意义。
——和派圆针发明人何峙君
全国免费统一咨询热线
400-636-8001
网址:www.hepaiyuanzh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