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针灸治疗下腰痛经验撷要

下腰痛是指主要位于腰4至腰5、腰5至骶1棘突间、髂后、臀后、腹股沟、股前、股后、大转子等处疼痛,活动受限,持续时间长(可达数月以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国外每年有因下腰痛而导致工作缺勤的人数高居疾病第二位,下腰痛导致的经济 损失仅次于癌症和心脏病。而在我国,下腰痛发病率11%,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下腰痛的病因中最常见的有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下腰痛,慢性下腰痛最常见病因为腰肌劳损。综合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中以非手术保守治疗为优先选择,因而中医在下腰痛的治疗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孙志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尤擅针药结合治疗疑难病证,治疗下腰痛效果甚好,且远期观察少有复发,总结如下。

01
病因病机

1.1 经络受邪 

腰痛病位在腰府,基本病机为筋脉闭阻,腰府失养。

《灵枢·经脉篇》中对循行于腰骶部经络有描述:“膀胱足太阳之脉……其支者,从巅入络脑……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至小趾之端外侧。”“肾足少阴之脉……贯脊属肾络膀胱。”膀胱两条支脉及肾经从腰中循行贯穿,直接联系腰府,而足太阳经筋亦“上挟脊上项”,经筋病可致“脊反折,项筋急”,足太阴经筋“著于脊”可致“膺中脊内痛”。

《素问·脉解篇》对太阳、少阴腰痛的解释为“太阳所谓肿腰椎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椎痛也……少阴所谓腰痛者,少阴者,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

同时从腰部正中循行经脉还有奇经八脉之督脉,《素问·骨空论》中有“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督脉循行于腰背,通过其支脉与膀胱经及肾经络脉相连,另一支脉络脑下挟脊柱两侧肌肉达腰。

足少阳胆经从躯干侧面循行,联系于侧腰部,并从环跳穴出走,延大腿外侧下行。“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贯膈络肝属胆, 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 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 出三毛。”《灵枢·经脉》同时又有“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认为少阳之痛证多发于环跳及腰腿外侧。

足阳明经“旁约太阳之脉”,“下交承浆”与任脉相交,“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与足少阳经联系于上关穴,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阳明经与诸经相连,诸经受邪皆可传于阳明经脉,其经筋“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阳明经“循发际,至额颅,”其络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经别“还系目系”,与脑府联系密切,故而阳明经腰痛“不可以顾, 顾如有见者,善悲”,腰痛时勉强回顾可眼花缭乱,且常伴情志改变。

足厥阴肝经循行在《内经》中未明确指出与腰相关联,但通过其络脉“别走少阳”,以经别“合于少阳”,厥阴肝经受邪时则“腰痛不可以俯仰”(《素问· 脉解》)。《素问·刺腰痛论》云:“厥阴之脉令人腰痛, 腰中如张弓弩弦”。以腰部拘急疼痛为主症。

带脉之循行路线在《内经》中有描述,《灵枢·经别篇》指出:“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指出带脉与足少阴相交于肾俞穴处,当属腰间。《素问·痿论》指出:“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 其腰痛特点《素问·刺腰痛论》主要有:“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难经·二十九难》又有:“带之为病, 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素问·刺腰痛论》云:“散脉令人腰痛而热,热则生烦,腰下有如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溲。”此散脉即足太阴经之别络,其所述症状与《素问·刺热篇》脾热之症大致相同。

1.2 外感内伤 

腰痛以肾气亏虚为本,经气闭滞为标。

《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气虚衰则腰府不得濡养,《诸病源候论·腰痛候》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且认为其他致腰痛病因皆与肾虚有关。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房室劳伤,肾虚腰痛者,是阳气虚弱不能运动故也。”房室不节,年老体衰,过度劳累,皆可致肾虚腰痛。

同时感受外邪致经络阻滞亦为腰痛发病重要病机之一。 《内经》认为,邪气有阴阳之分,“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云:“夫邪者,是风热湿燥寒皆能为病,大抵寒湿多而风热少。”这是《内经》对致病因素的大抵认识。《素问·痹论》有云:“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将致病因素大致分为风、寒、 湿,除此之外,尚有他邪。

风邪致病,《素问·骨空论》 有:“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腰痛不可以转摇。”《素问·风论》描述肾风的表现:“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 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寒邪致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寒邪易袭肾脏,致使肾病腰痛;湿邪致病,如《素问·五常 政大论》云:“太阴司天,湿气下临……反腰椎痛,动转不便也,厥逆。”

热邪致病,《素问·刺热篇》云:“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 痛不可用俛仰,腹满泄,两颔痛……肾热病者,先腰痛痠,苦喝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脾热、肾热皆可致腰痛,腰痛发病不仅与邪气、经络有关,与诸脏腑亦关系密切。

时疫致病,如《素问·疟论》云:“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坐,寒栗鼓颔,腰脊俱痛。”

02
诊断及治则

孙教授在下腰痛的临床治疗中,多以辨经辨证为指导原则。诊治过程大致可分为以问、望、循、切、 辨五步。问诊即问患者现病史,如腰痛诱因、腰痛部位、腰痛特点等现有症状,个人史尤其是患者职业特点,以及既往史、辅助检查等,明确西医诊断。

望诊即望面色、望体态及望肤色,望面色即通过五色及部位辨脏腑寒热,望体态辨其疼痛特征,望肤色即观察腰骶部以及双下肢相应脉络上的脉络瘀阻情况,颜色主要分为鲜红及暗紫,鲜红色脉络多见于双下肢膀胱经、胆经等络脉处,暗紫色脉络多见于委中、委阳、阳陵泉等穴位。循即触诊腰痛部位,按照经络索循其压痛点,辨别经络。切诊即以寸口脉辨别证型, 明确其寒、热、虚、实等。辨即根据前四步所得信息确诊患者病变经络及证型,以制定治疗方案。

《灵枢·刺腰痛论》对诸经腰痛特点及治疗方法有详细论述,正经腰痛主要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其中着重阐述了足太阳经腰痛,如有颈项脊背的疼痛并如负重物时可刺委中放血,足太阳之中经为会阴之脉, 其腰痛以痛而汗出,口渴欲饮,为饮已欲走为特点, 治当予承筋穴处刺充盈之血络,血出痛止。足太阳经分支称为解脉,解脉腰痛,痛可引肩,时有视物不清,常有折腰状,可取委中旁瘀滞脉络刺而放血,通则不痛。太阳别络腰痛,痛处经脉突然怒张肿胀,可刺筑宾穴。《灵枢·经脉》说:“足太阳之别……实则鼽 窒头背痛。”可认为太阳别络腰痛时伴有鼻部症状及情志变化。余诸脉如足少阳经之腰痛可于阳陵泉穴放血,其别络腰痛可刺悬钟穴;足阳明腰痛于足三里穴放血;足少阴腰痛于复溜穴放血;足厥阴腰痛取腨踵鱼腹外处凸起络脉;足太阴别络腰痛可取阴陵泉穴处点刺;阳维脉腰痛可取承山穴;肉里之脉为少阳所生,阳维脉气所发,其致腰痛可取悬钟与跗阳之间点刺。《灵枢·刺腰痛论》实为对腰痛病的放血论治,《灵枢·经筋》中所记载经筋病多以火针治疗。

《灵枢· 经脉》云:“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孙教授认为, 临床治疗中应以《灵枢·九针十二原》“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为基本治疗原则, 在临床针灸治疗过程中当辨证辨经。孙教授在下腰痛的治疗中,寒证以灸法,多取背腧穴以温针灸益气温阳,或以火针温阳通脉;热证以采血针疾刺;瘀血证以三棱针或采血针放血;虚证或湿盛时便以中药调之。针灸基本取穴以局部取穴配远端五输穴效果明显。

03
病案举隅

3.1 足阳明经腰痛案 

女,43 岁,述日前上牙痛,就医拔牙后始见腰痛症状,痛势剧烈,不可俯仰,回顾时有眩晕感,触诊足三里压痛明显,面色暗黄,舌红苔薄黄,脉弦紧。辨经为阳明腰痛,辨证为气滞血瘀。取穴:肾俞、大肠俞、秩边、委中、昆仑、足三里。足三里点刺放血。

患者足三里针感明显,放血后腰痛减轻,两日后复诊可俯仰回顾,治疗3次痊愈。

按:患者腰痛不可俯仰,按之痛剧,因为足阳明胃经“下循鼻外,入上齿中”,故辨阳明腰痛,拔牙后瘀血阻滞,经络不畅而致腰痛。肾俞、大肠俞为腰部穴位,为膀胱经之背俞穴,可疏通腰背部经络,为腰痛常用穴,《针灸大成》有云大肠俞“主脊强不得俯 仰,腰痛,腹中气胀,绕脐切痛。”远端昆仑为太阳经之经穴。足三里针刺后局部点刺放血,《素问·刺腰痛 论》云:“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前三痏。”

3.2 足太阳经腰痛案

男,75 岁,近10 年腰痛反复发作,由以劳累或阴雨天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项背疼痛,髀不能曲,双下肢震摇不定,行走不稳,舌淡红,苔薄,脉弦。辨经为太阳腰痛,辨证为阳虚受寒。取穴:脾俞、肾俞、大肠俞、秩边、八髎穴、腰阳关、委中、昆仑、束骨。肾俞、大肠俞以温针灸。中药处方:熟地黄24 g,山药12 g,山萸肉10 g,黄芪30 g,当归 10 g,女贞子10 g,杜仲10 g,川牛膝12 g,独活6 g, 半夏 12g,陈皮6 g,茯苓6 g,炒白术10 g,石菖蒲6 g,生晒参6 g,甘草6 g,远志6 g,川芎3 g,骨碎补15 g。7 剂,水煎服,日1 剂。

针灸隔1日1次,治疗7 次为1 疗程,1 疗程结束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按:患者年老体虚,又腰痛多年,舌脉为阳虚受寒之象,当以中药温阳补虚,辅以针灸益气通脉,肾气充盛则不易受寒。《灵枢·经脉》认为太阳经痛是动病,云“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患者太阳经腰痛症状明显,以太阳经穴为主,远端取穴与局部取穴相配合, 近端以脾俞、肾俞调理脏腑气机,八髎穴通络止痛,《素问·骨空论》云:“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远端取病变经络之输穴。

3.3 足太阳合足少阳经腰痛案

女,50 岁, 因长期劳累而腰痛反复,近期加重,不能俯仰,不能侧弯,站不能坐,触诊腰背肌肉拘急,大腿外侧肌肉拘急僵硬,腓肠肌疼痛明显,面色晦暗,舌质暗,苔薄白,脉弦。初诊辨经为足太阳合少阳腰痛,辨证为寒湿阻络。取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命门、环跳、委中、 阳陵泉、申脉、肾俞。腰阳关温针灸,委中、阳陵泉刺 络放血,余穴平补平泻。

治疗两次后患者腰痛明显减轻,可稍俯仰,由坐位转俯卧位自如,但仍不可侧弯,随以火针点刺其肾俞、大肠俞、京门、带脉,发现少阳经之京门、带脉两穴处有明显水珠,阳陵泉点刺出血,两日后患者复诊述腰痛较前好转,可活动自如。

按:患者腰痛不能侧弯,少阳经循行处筋脉拘急,并背部太阳经循行处压痛明显,遂辨经络为足太阳、少阳腰痛。患者常年工作于寒湿凝重处,其舌脉确属寒湿阻络之象。除局部取穴外,远端取太阳经之委中、申脉,《针灸甲乙经》云:“腰痛不能举足,少坐若下车踬地,胫中矫矫然,申脉主之。”取少阳经之阳陵泉,《素问·刺腰痛论》云:“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辨证患者属寒湿阻络,当灸之。

04
结语

综上所述,孙志教授认为,下腰痛的针灸治疗原则主要以辨经络为主,辨证型为辅,治法以毫针选穴留针为主,同时根据病情需要结合以温针灸益气散寒,火针温阳通脉,药物补虚泻实,点刺放血活血化瘀等,临床效果甚好。孙志教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以《黄帝内经》为指导,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辨证选穴,因人而异,因病施治,针灸与中药疗法相结合,经络通则药效至,极大地提高疗效。孙志教授认为中医学习应深刻领会经典,以经典为基础进行临床实践,方可发挥中医优势。

文章节选自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图片来源于沙沙野官网,由海上杏林寻珍编辑整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文中涉及治疗,仅供学习参考,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0)

相关推荐

  • 治疗急性腰扭伤有哪些特效穴位?

    在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时候,有一些特效穴位,如肾俞穴.环跳穴.承山穴.后溪穴.人中穴.腰痛穴.我们可以用手法及推拿的方法,也可以采用针刺.治疗原则:急性腰扭伤常因骶棘肌或棘间韧带等腰部软组织损伤,而致气血 ...

  • 拓睿教育||针灸治疗学头痛、面痛、腰痛、坐骨神经痛

    头痛 ⒈辨经络 ①阳明头痛 疼痛部位以前额.眉棱骨.鼻根部为主. ②少阳头痛 疼痛部位在侧头部,多见于单侧. ③太阳头痛 疼痛部位在后枕部,或下连于项部. ④厥阴头痛 疼痛部位在巅顶部,或连于目系. ...

  • ​腰痛的理、法、方、穴、术

    患者男,27岁 主诉:腰痛1周 现病史:患者家属代诉1周前因贪凉就地铺席而坐,头两天未感觉异样,第三天自觉腰部疼痛,不能转侧,不能入睡.因家中为一楼,故家人疑为受凉,嘱患者于家中床上睡觉,并用棉被包裹 ...

  • 天元止痛散治疗慢性下腰痛经验 组成:当归...

    天元止痛散治疗慢性下腰痛经验   组成:当归.川芎.生地.白芍.骨碎补.防风.木香.地骨皮.合欢皮.乳香.没药(去油).血竭   [按]慢性下腰痛属于中医学"腰痛""痹证 ...

  • 门诊最常见的“下腰痛”,其实并不简单

    下腰痛是指下背.腰骶部及臀部的疼痛,是骨科患者常见的症状.每年因"下腰痛"就诊的患者约占骨科门诊患者的一半.下腰痛只是一种症状,亦可以说是一种综合征,而不是疾病的名称.下腰痛的发生 ...

  • 干细胞能治疗下腰痛吗?有效果吗?机制什么?

    干细胞能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吗? 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中,椎间盘营养供给减少,周围环境缺氧.酸化,椎间盘抗负荷.抗损伤能力下降:细胞外基质成分改变,合成与分解代谢失衡.椎间盘是软骨性,是人体内最大的无血管 ...

  • 下腰痛的生物力学分析及康复训练

    来源:大康复 责编:予梦

  • 叶天士《未刻本叶氏医案》治疗腰痛经验精细总结!(建议收藏)

    <未刻本叶氏医案>(以下简称<未刻本>)是叶天士门人所录的叶氏门诊医案. 程门雪评价说:"虽系寻常门诊之作,寥寥数语,而处方之妙,选药之精严,有非他人所能望其项背者. ...

  • 盘源性下腰痛课件

    中国疼痛找桑迪 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临床依据,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 针灸治疗慢性腰痛案

    作者 王居易 病案概要 吴某,女,38岁,2010年5月15日初诊. 主诉:慢性腰腿痛,加重1个半月. 症候:有腰痛病史,经住院治疗好转.但久行则左下肢痛酸凉,感觉障碍,足跟冷,脚外侧麻,行路有跛行. ...

  • 骶髂关节错位是下腰痛的原因之一

    2021年版本讲课-操作视频资料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认可,在此发表只为大家学习交流!平台不负责解释. 下腰痛来的猝不及防,让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下腰痛的一个原因,那就是经常出现却又不甚 ...

  • 不同人群下腰痛的种类有何不同?

      下腰痛的发病率很高,导致下腰痛的疾病又很多,但就不同人群而言,其导致下腰痛的疾病种类又有所不同.    (1)不同年龄导致下腰痛疾病的种类不同     少儿或青少年导致下腰痛疾病的常见原因,主要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