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分三等,以德为上

在江西石塘,有“人分三等”的说法。

不过,这种差别并不是以出身划分,而是根据一个人是否诚信:一等人口头承诺就算数;二等人立字据才算数;三等人是口头、书面承诺都不算数。

这三等人的划分,与当地造纸业的繁荣紧密相关。

江西省石塘镇出产一种连四纸,这种纸以其柔软坚韧、不易变色而名扬天下,《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很多古籍,都是选用连四纸印刷。

石塘老艺人有一句话:“片纸不易得,措手七十二”。就是说一张纸从毛竹到最后成纸,大的工序有七十二道。一道工序稍有马虎,便会影响纸张的质量。

因此,纸商们只有严格遵循连四纸的制造工序,才能守护住自家的金字招牌。重信守诺之风,也因此在古镇中蔓延。

繁盛时期,小小的石塘镇密布着500多家造纸作坊、几千名手工艺人。码头上每天有上百艘满载纸张的货船进进出出,江南地区也就有了“药不过樟树不灵,纸不过石塘不齐”的说法。

明朝末年,古镇上有一个姓李的年轻人接手了父亲的造纸作坊。为了扩大经营,他向当地纸商预支了一大笔钱,在山上开挖做纸浆的新槽,商定好日后用五十担连四纸还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眼看纸浆就要出槽,连续几天的暴雨却将建在山上的纸糟全部冲毁,年轻人所有的努力毁于一旦

这让刚刚独立门户的年轻人欲哭无泪,由于制作连四纸的原料只能选用初夏的嫩竹,当年恢复生产已经没有可能,这就意味着他无法按时还清欠款。

在石塘,不信守约定,以后是没人愿意和他做生意的。于是,年轻人决定:变卖房产还钱

宁可变卖家产也要遵守约定的举动,让年轻人在古镇上赢得了名声。第二年,这个小伙子不仅借到了更多的钱,还有许多的纸商提前付钱向他预订连四纸,年轻人得以重整家业,生意越做越好,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造纸大户。

数百年来,正是凭借着重信守诺的传统,石塘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凡是当地生产的纸张,只要是盖上“石塘”二字,就能成为通行四海的免检产品

石塘的先人也把重信守诺作为安家兴业、家族传续的根本,将“做说话算话的一等人”,定为石塘人为人处世的标准。他们深深地知道,一个人只有真诚守信,才能立足于社会,只有被人所相信,才有可能得到周围人的扶持与帮助。

石塘人口中说话就算数的一等人,实则遵循的是道德的约束;立字据才算数的二等人,遵循的是法律的底线;而口头书面都不算数的三等人,在任何社会都为人所不齿

很多人习惯把利益与道德完全对立,但石塘人对一等人的追捧,让我们在更高层次看到商业利益与道德追求的完美融合、相互促进。石塘诚信为本的深厚历史积淀,使人们严格遵守着繁琐的造纸工序,让连四纸成为石塘一块闪亮的招牌,而重信守诺的经营理念,造就了石塘造纸业的长盛不衰、誉满四方。

编辑 | 王琳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