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五)“诗中有画”与“动静相生”
相关推荐
-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唐宋绝句欣赏⑤
本文的主人公,乃唐代官运亨通的诗画大家王维.此君河东蒲州人,祖籍山西祁县,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尚书右丞.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 ...
-
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是盛唐最"佛系"的诗人:他,半生纵游山水,留下众多经典的诗篇. 苏轼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读他的诗,如沐春风,如听泉鸣. 他叫王维. " ...
-
八年级上册三单元诗词赏析(习题)
(一)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2.从"景"与" ...
-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五) “诗中有画”与“动静相生”【谭汝为】
(读诗心解之五) "诗中有画"与"动静相生"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一.诗中有画 诗与画是艺坛的孪生姊妹,互相取资,相济互补.宋人蔡绦<西清诗话& ...
-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十三)顶针类说【谭汝为】
(读诗心解之十三) 顶针类说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一.对面写来 顶真是指用前一个语句的末尾,作为下一个语句的开头,使邻近的句子上递下接,首尾相衔的一种修辞格,可分为句中顶真.联珠顶真.联环顶 ...
-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十四)诗词作品两种不同的比较句式【谭汝为】
(读诗心解之十四) 诗词作品两种不同的比较句式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不如"这个动词性结构在古今语言实践中极为常见.它常用在比较句中作谓语,表示前者不及后者,即A比不过( ...
-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十二)视听通感【谭汝为】
(读诗心解之十二) 视听通感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人的感觉是通过感官产生的.眼.耳.鼻.舌.身是分别司视.听.嗅.味.触的五种官能.各官能分工很明确,但其间往往可以互相沟通,彼此相生.钱钟书 ...
-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十一)列锦句式【谭汝为】
(读诗心解之十一) 列锦句式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古代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在诗句中,凡是对语意表达无甚重大影响的词语都可一概省去,句与句之间的一些说明性的中介环节亦可略去不表.这样,在诗 ...
-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七)喻之二柄·喻之多边【谭汝为】
(读诗心解之七) 喻之二柄·喻之多边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一.喻之二柄 "喻之二柄"是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提出来的.钱氏指出:同此事物,援为比喻,或以褒, ...
-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六)“化虚为实”和“貌离神合”【谭汝为】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一.化虚为实 宋人范晞文<对床夜话>卷二引文:"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此处所言之"虚"指思想感情:所 ...
-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二) 意境与意象【谭汝为】
(读诗心解之二) 意境与意象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1.意境生成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从诗歌创作角度上看,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 ...
-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十)互文见义【谭汝为】
(读诗心解之十) 互文见义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互文是汉语传统修辞格之一,一般称为"互文见义".就是在上下文中各省去一部分有关词语,而上下文的语意却可以相互包含.映衬.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