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云:丹青逐梦成就无悔人生
《山水小品》
《牡丹小品》
《金陵十二钗》
《苍天造物》
《古色古香古韵》
《梅花小品》
《春来》
《云海》
《云雾山》
《缤纷翡翠》
-人物简介
刘惠云,1949年生于湖北武汉,毕业于成都无线电工业学校,进修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山水高研班,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画研究院一级画师、甘肃省诗书画协会高级画师、中国人民大学甘肃校友会书画院顾问、甘肃丝绸之路协会理事、兰州老年书画协会副秘书长。
作品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质奖、第二届“世纪精英”中国书画大赛金奖、兰州市委市政府“金城文艺奖”二等奖、“伏羲杯”全国诗书画大展二等奖、第四届全国群众书画交流展二等奖、毛泽东诗词全国书画大赛银奖。多幅作品被专业机构和个人收藏,入选入编香港《世纪画坛》山水画卷、《当代中国女画家作品集》等。
“与画画结缘,终归还是发自内心的一份喜欢。”交谈伊始,刘惠云的思绪回到了久远的童年。“1956年,我上了个‘双份’的小学一年级,先是从武汉读了一遍,但自我感觉还是个‘傻乎乎’的幼儿,还没有成功地‘蜕变’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于是,随着家庭的变迁到了兰州,就重新上了一遍。”
“记得小学的时候上图画课,我画了一棵树,回来竟然得到了姐姐的表扬,我开心极了。”说到这里,这位已71岁高龄的老人,脸上竟然难得的露出了孩子般甜甜的笑容,记者好似又看到了当年面对家人鼓励时,那个捧着作业、充满信心的稚气女孩。可见,60多年前的这一句简单赞美和鼓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她毕生追求艺术的力量源泉。
“那时姐姐已经是一名军人,在自家姐妹里排行老大,而我是最小的,所以经常觉得她像家长一样。”原来,刘惠云与大姐的年龄相差十几岁,几乎是一代人的年龄,所以直到今天说起大姐,话语中依旧流露出一份深深的牵挂与敬意。
上学的时候,刘惠云在班上属于少言寡语的那种,喜爱静享岁月的她总喜欢将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留下来。可是,那时身边也没有可以去学习画画的条件,所以她的手总是在桌子上轻轻的拨动着,就好似在心中藏着一个看不到的画板,上面则是永远都画不完的画。
1965年,刘惠云考上了成都市无线电工业学校,在这里她度过了4年的中专学习生活。平日里,学校有固定的黑板用来出墙报,也总会看到有高年级的同学一边嬉笑着,一边用粉笔勾画出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图案。而刘惠云则经常会远远地望着这一幕情景,眼中流露出的是一份浓浓的羡慕。
在女同学里,刘惠云的一笔字写的很出众,于是被挑选出来去写大字报。每次写的时候,都有专门的同学负责提着一大桶颜料,刘惠云则拿着一把刷子,一边走,一边写。就这样,那一堵堵围墙又好似成为了她笔下龙飞凤舞的宣纸,每一笔都倾注了一份对艺术的喜爱。
说到这里,刘惠云不由自主地笑了一下,也许回忆中的千般酸甜苦辣回头品来皆为美好。她由衷地说:“那时候,写的是什么真的没在意。因为,我喜欢的就是那种笔下流淌着美好与舒适的感觉,既像是写字,又好似在画画,横竖撇捺皆为心中的山水花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铁饭碗”,这说的是进入一个好的单位或部门工作,收入稳定,一生无忧。其中最好的,恐怕就是国有企业的“铁饭碗”。
那时,有个“铁饭碗”可受到他人的羡慕。就这样,本来留校工作的刘惠云于1972年调到了甘肃电视机厂工作,回到了母亲、姐姐生活的城市——兰州。舒坦的生活一年又一年,在这里成家立业的刘惠云没有想到,在不久的将来,怀抱“铁饭碗”的她也迎来了一场可怕的巨变……
上世纪90年代,不少老牌国有企业都迎来了市场的冲击,甘肃电视机厂也没能幸免。刘惠云也没想到,自己的“铁饭碗”竟然就这么无情的、轻易的消失不见,生活随之变得无所事事,人生也一下子跌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低谷。此前,总是忙忙碌碌的刘惠云,突然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可是她却并未因此而感到喜悦,而是变得愈发的空虚、焦灼。
“像我们这样多年在工厂上班的人,‘三点一线’的人生轨迹极大的局限思想意识,说白了就是比较‘傻’。”品味着时代变迁带来的人生起伏,刘惠云也是感慨万千:“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后,突然发现原来这个世界还是很丰富多彩,眼中的每个人似乎都在忙碌着,而自己却陷入了无尽的迷茫,看不到生活的方向。”
就这样,在随后的7、8年里,带着一份骨子里的倔强和坚强,刘惠云修过电视、改过遥控机,也当过保险业务员,为了生活她用最平和、自信的笑容迎接遇到的所有人。没人知道的是,每天出门前,她都会对着镜子抹一把眼泪,然后再拿出最坚强的表情,去打开门面对一切。毕竟,刘惠云也是一个女人,而且是一个已过中年的女人。
“这些我没有向任何人提过,虽然干的并不是自己喜爱的事,但却每一样都干的还不错,基本能赢得周围人的信任和赞赏。”说到最后,刘惠云依旧笑了起来,记忆的困苦也许对如今的她来说只是一种收获,因为那磨砺了她人生的坚韧。
“每当无所事事的时候,我就会拿出一个简易的画板,画人像,画风景,画明信片,画所有看到的、想到的。总之,每一笔下去,都会帮我赶走心中的颓废与焦虑,让我相信生活依旧能够美好起来。”她平静地说。
的确,那段岁月所显现出的成果似乎微不足道,实际上但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心里都清楚,作为一个女人,只要能从中从容走过,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微笑面对生活,生活必不负你;坚强面对生活,生活也必为你馈赠胜利。实际上,凭借着良好的心态以及积极的态度,刘惠云真的用努力和勤劳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之后,53岁的刘惠云迎来了自己的退休生涯,这下子她真的“闲”了下来。
有一天,刘惠云在锻炼身体的时候遇到了在老年大学上课的一位老朋友,二人闲聊了起来。
“听说你在老年大学上学,那里都学些啥?”“啥都有,写字、画画都行。”“画画?报名学习的话要考试么?”“不考,只要爱学都能来,交学费就能上。”“哦,那还真好。”
几句闲聊,让刘惠云的心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她的朋友绝没有想到,第二天她就跑到了老年大学报了名。因为,这是刘惠云心中由来已久的一个梦想,虽平淡无奇却历久而弥香。
2001年10月,刘惠云“硬生生”地成为了甘肃省老年大学国画学习班的正式学员。为什么要说“硬生生”,因为实际上这学期的课已经开课了两个多月,但对她来说这都不是事。
“面对专业学习,我就要求自己要从头开始,所以我选了一年级的初级班作为起点。”刘惠云告诉记者:“期间,我跟过好几位老师,我记得有一位叫王炳云的老师印象特别深,她教的是山水画,令我受益匪浅。后来,又去报了花鸟画老师的班。”
老年大学的学习,就像打开了刘惠云人生的另一扇门,从此开始不断攀登自己艺术创作的高峰,成为了她生命中的唯一目标。之后,经人介绍她又开始跟随刘恩军的提高班学习画牡丹,一个月的学费是15元。不过,到今天来看当时的这份“小灶”学习还真的很“香”,因为如今刘惠云笔下的牡丹真的已经颇具大家风范。
刘惠云告诉记者:“可能是因为心中对梦想的迫切,所以我几乎什么都想学,学的很杂。数十年来,我一直边看书,边临摹,只要看着喜欢我都会去琢磨、学习、领会。等到了各种临摹已经不能满足我学习的需求时,我就约着画友们到处走,边看边画。之后,就到了兰州市老干部书画协会,算是为梦想找到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从刘惠云的身上可以看出,年龄绝对不是梦想的桎梏,对于她来说反而成为了动力。也许正因为错过的太多,因此她也愈发追逐的迫切,画画几乎占据了刘惠云生活的全部时间,而勤奋成为了她唯一的仰仗。
刘惠云的名字里有“云”,而她最后竟然最爱的就是画“云”,也许是冥冥中的缘分,也许也是她用画笔解析人生后的一份细腻的体会。
“每逢雨后,我都会去写生,因为最爱那种云山雾罩的景色。”其实听得出,由于不是科班出身,因此面对真正的书画艺术圈,本性质朴的刘惠云心中总还有着一丝胆怯,为此她也始终处在一个“自我修炼”的状态中。她说:“一眼望去真的太美了,而且望着望着也总能与我心中的一些东西产生共鸣。我记得有一次去九寨沟旅游,一路上看到云彩简直美的不得了,于是一路走,我就一路画了过去。”
回头看来,无门无派的“自我修炼”恰恰让刘惠云收获了博采众长的一份难得经历,而勤奋的学习又让她将众人所长逐渐地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独属自己的艺术风格。
如今,刘惠云的艺术创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一眼望去那丹青之美亲切、自然,细细品味画中意蕴又细腻绵长,就好似她那历经70余载的百味人生。
“刘惠云是一位具有当代文化精神的女性艺术家。”兰州画院副院长裴林安评价说:“她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就是她具有理想意境的风景画,也不是外在自然景观的简单描绘,而是她的心灵空间与自然空间的精神融合。因为,她是由艺术引导着一步步走向人性中心的,这是她人格完整和艺术深化的标志。”
“也正因为如此,她的艺术才呈现出人性、女性、文化性的递进层次。”他由衷地说:“刘惠云的表达语言和表现主题是水乳交融的,她将西方艺术的早期表现主义大师蒙克的语言转换成了具有个人色彩的语言方式。在画家简约了的造型和单纯的色调中,我们可以看到女画家的内在激情,而最宝贵的是她一直保持着敏锐而又真纯的天性。”
“人生的起点我们无法选择,人生的终点亦是无法预测,而时间不会容许我们停留。所以,既要学会选择、学会忘记,更要学会欣赏自己,在追逐梦想中成就无悔的人生。”最后,刘惠云微笑着用一句感言结束了这次交谈,既像是总结岁月,又好似展望了人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