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心理】藏在父母心中的控制欲,是家庭里最大的灾难

 01 
今年国庆节,我与妈妈爆发了自我生完孩子以来最大的一次矛盾,这次冲突之大,不仅导致妈妈对我动了手,也让我终于下定决心,离开她,离开这个家。
事情的起因是我3岁的儿子。
国庆期间,因为先生要出差三天,所以我带着孩子回到了娘家,因为本就在一个城市,所以跟父母的来往也很密切。
十月一日当晚10点,我给孩子讲完了故事书,跟他约定好,再玩10分钟玩具就熄灯睡觉了。
1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儿子很乖的开始收拾自己的玩具,这时,妈妈冲了进来,并开始冲我和儿子大吼:
“几点了还不睡!都11点了!不睡觉想干嘛!”
儿子跟我都吓了一跳,我很不满的解释:“他下午睡到快6点才起来,这才10点他肯定睡不着,而且,这不是已经开始…”
妈妈不听我的解释,继续冲我发泄不满,“我以前带淘淘的时候,我们从来都是9点半睡觉的,你看你带个孩子,啥都不让人满意,你说你干啥能行!”
我内心的愤怒彻底被妈妈点燃了,从小到大,她总能用各种讥讽、侮辱性的话语来羞辱我。
在情绪平复后,她都会说这是“为我好”,而每当我下定决心离开家后,她又一次一次的打电话,用亲情和眼泪将我绑架回来。
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我收拾好东西,带着儿子准备走,老爸过来劝我,说大过节的,又是晚上,先睡觉,有什么事明天早上再说,妈妈依然在一旁不依不饶的说:
“让她走,看她有多大的本事!不过说好了,孩子得给我留下,淘淘跟着你,我不放心!
那一夜,我搂着儿子,默默的哭了一晚上,而这样的场景,曾经无数次出现在我成长的画面里。
 02 
知乎上有一篇高赞回答,题目是:“一个女人真的可以毁了三代人吗?”
下面五花八门的答案不外乎是自己强势的奶奶、外婆或者是婆婆、妈妈怎样用强势的姿态和打着“为你好”的旗帜,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控制着子女的人生,窥探着他人的隐私。
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父母的控制行为,和孩子以后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关联。
家长控制欲过强,对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与痛失至亲产生的负面影响程度相近。
过度的控制,是孩子独立的绊脚石,让他没有机会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难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连社交恋爱,都不敢去尝试,离开父母后,极易活成一座孤岛。
前一期的《圆桌派》中,嘉宾们在讨论一个话题,为什么有些父母爱说孩子不是亲生的,是垃圾箱里捡来的?
窦文涛提出一个观点,家长们之所以爱这么逗孩子玩,其实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对孩子的控制欲,即我让你哭你就得哭,我让你害怕你就得怕,我让你笑你就得笑。
父母需要随时掌握和控制孩子的情绪,其实只不过是满足自己对于操纵子女人生的快感和满足。
前段时间热播的青春剧《小欢喜》看的我是感同身受,热泪盈眶。
其中有一个场景尤其让我揪心。英子为了圆自己的梦想,决定报考南京大学天文系。
妈妈宋倩却坚决反对,甚至还私下直接改了女儿的高考志愿。
面对这种让人无法呼吸的控制欲,绝望的英子来到海边,想要跳海彻底摆脱妈妈的控制。
她哭着对妈妈说:
“因为你对我太好了,给我做饭吃,照顾我的生活,我觉得我不配,不配得到你对我这么好。”
“因为你,我已经34天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我现在只想要逃离你!”
许多没有看过剧的观众,可能会觉得英子是个被父母惯坏、不知感恩的孩子,殊不知这样的父母其实就在你我身边。
宋倩的控制欲到底有多强呢?

为了能随时知道女儿在房间里干什么,她把女儿卧室里的围墙改造成透明玻璃;

她严格控制英子的饮食,麻辣烫、麦当劳等这些垃圾食品一律禁止,每天还要喝各种养生的药膳。

在高考誓师大会上,英子在气球上写下“中国国家航天局”的心愿,最终在宋倩的逼迫之下,改成了:清华、北大二选一,高考分数700分…...

 0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