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陇西 | 赵国宝
活在陇西
某宝上关于陇西腊肉的宣传照
活在陇西有多好?有腊肉夹馍,有“柳汆鱼”。
甘肃十四市州,要选出一样最具特色的美食,定西只好拿出“陇西腊肉”。而作为市府所在地的安定,竟不知以何为特色。也不知新中国成立以来,何以将安定作为市府所在地:论人口,不及陇西;论气候,陇西温润,安定风大、干冷;论地理位置,安定在定西的边子上,而陇西恰恰位于定西市的中心地带;在论山川形胜,安定无一条可叫得上名字的河流,而渭河横穿陇西全境;论历史渊源,元明清以来,陇西即巩昌府治所在地……说也无意义。陇西,做为一个市辖县,实则有些委屈。
但陇西人一直固守着传统,似与“定西”一词无关。当安定人早上吃着“盗版”兰州牛肉面,陇西人早上依然是 “担担面”、“饸饹面”。那些外地来的冒牌“牛肉面”、“岐山臊子面”、“山西刀削面”等,往往“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几日,就关门大吉了。就像兰州人固守着“兰州牛肉面”,陇西人总是固守着“巩昌”、“陇西”或“李氏”的什么什么,这不能不说是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然而,舌尖上的事,谁能管得了呢?窃以为,从舌尖上,可看出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大而言之,就像北京人固守着“北京烤鸭”,成都人固守着“麻辣烫”,徽州人固守着“毛豆腐”;小而言之,就像临洮人固守着“热凉面”,岷县人固守着“尕面片”,通渭人固守着“荞圈圈”。如果某一地方的“舌尖”被外来的食物占据了,恰恰说明文化底蕴不够。
叫得最响亮的就是陇西腊肉。伍修权在《兰州漫忆》中赞称: “陇西火腿却别有一番风味……与金华的、云南的比起来毫不逊色。”这“火腿”,指的就是陇西腊肉。这位出生于湖北武昌,走南闯北的将军,所说的应该不是虚言。也就是说,陇西腊肉,可与响当当的浙江“金华火腿”、云南“宣威火腿”媲美,难怪人们趋之若鹜了。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兰州上大学的姐在春季返校时,说医学院的教授让捎带点陇西腊肉——可见,陇西腊肉之名,远播省城久矣。就像“静宁烧鸡”、“靖远西瓜”、“兰州百合”一样,陇西与“腊肉”一词长在一起了。
据记载,陇西腊肉腌制约始于清朝乾隆年间。制作陇西腊肉宰杀的生猪主要来自漳县、岷县一带,尤以岷县蕨麻猪为佳——这是一种放养猪,食草,多运动,瘦肉多。腌制腊肉时,用的是漳县“雪花盐”,加上花椒、小茴香、良姜、桂皮、八角等十多种佐料,放在池中腌泡一月左右,再在太阳下暴晒二月左右,大量油脂脱尽,因此色泽鲜艳,味儿适口。
但腊肉,也不是随便就能吃得香的。上街卖时,须将熟腊肉放在一张干净案板上,案板置于有水沸腾大铁盆上,大铁盆下面一个煤炉子长时间加热。远远望去,那腊肉上云蒸霞蔚,诱人食欲。行人路过,不由驻足,不得不说“夹个饼子”。卖肉人就用一把极其锋利的刀“片”下薄薄一片递给顾客尝,问道:“香着吗?夹肥呢还是瘦呢?”尝了腊肉,多数人都会被那味道俘虏,不但“夹”了自己吃,也会“夹”了许多带回家去,全家一起吃。
腊肉好吃的秘诀在于“片”。须“片”得薄,“片”得有型,才好吃。如果你买一大块回家,用钝菜刀切得厚了,太咸,肯定会失去醇厚的滋味。因此,吃腊肉的行家一般要求现场“片”了,拿回家去,加在刚烙的热饼子或刚蒸熟的热馒头中,泡上一壶茶,慢慢享用。
除了最典型的腊肉夹馍,腊肉还可做成一道菜,也会让你的舌尖难忘,那就是“柳汆鱼”。这个名字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因为这道菜既无柳,亦无鱼,更无“汆”。“汆”是将食物放在开水里稍微一煮,如“汆丸子”、“ 汆萝卜”等。这却是一道时令小炒,即腊肉炒韭菜粉条。
说起“柳汆鱼”,不得不说“西北李爷”。“西北李爷”名唤李空谷,字至忠,甘肃武山人氏。自幼聪明好学,长大后入道家一派,法号篱嵩峰道士。清同治年间出山布道,隐陇西玉皇观(俗称天爷庙),被民间尊称为“西北李爷”。西北李爷平生饱学,平日除颂经演法、广施民众之外,还炒得一道拿手好菜“柳汆鱼”,并有《柳汆鱼》一首传世:
红白青绿珠宝色,玉盘盛来欲百增。
真灵万宰同下箸,各领风味数千秋。
“柳汆鱼”别具风味,若是陇西腊肉、漳县红韭、武山粉条合炒,味道更绝。其奥妙是漳县红韭苗短、叶宽、辛香味足,翻炒不变形、色泽鲜艳;武山粉条浸泡发软后表皮不粘,似晶玉一般,吃起来柔软筋道;再加上陇西腊肉,实乃“三绝”合炒。此菜趁热卷在荞面摊饼中,就更香得无法形容了。因此,陇西有个顺口溜:“腊肉韭菜粉条子,香烂你的嘴皮子。”
有了腊肉夹馍,有了“柳汆鱼”,谁说活在陇西不好呢。
小编-双隆
邮箱-362920553@qq.com
所有赞赏转交给赵国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