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用的这两样东西,都是名医的所创的名方,为何功效却大不一样
白术和枳实这两味药物可以说都十分普通,也不是什么罕见药物,既不是什么名贵药物。但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用这两个药物组成了枳术汤,而录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的枳术丸用的是同样的两味药物。初一看这两个方子只是剂型不同,一个是汤剂一个是丸剂,但组方思路却大不相同。
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白术和枳实两味药物。
枳实,味苦、辛、酸,性温。归脾、胃经。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能。用于治疗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一般用量为3~9g。
而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用于治疗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病症。一般用量为6~12g。
枳术汤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原文记载“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到,枳术汤证的病位在心下,即胃脘处,表现为痞满积滞如盘,边界清楚。病机为水饮停滞,“水饮”的由来为气滞脾弱,津液转输失常,气滞饮停而形成聚积,停滞胃脘,则痞闷疼痛,水饮不行则小便不利,饮停化热则舌淡红,饮聚为湿,则苔腻,脉沉。
《金匮要略》记载枳术汤方:“枳实七枚,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方子中枳实为君,行气散滞,佐以白术健脾化饮。二者相配,功在行气散滞,健脾化饮,消中兼补,使气行饮化,则心下痞坚得消。方中枳实量倍白术意在以消为主,除心下痞满。
枳术丸的组成是,用白术二两,枳实(麸炒)一两。将两药研成细末,用荷叶裹烧饭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时服。这个方子适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运化无力,饮食停聚,出现腹胀痞满,不思饮食等症状。这个方子当中的白术的剂量是枳实的一倍,作为君药,起到健脾除湿的作用,再辅以枳实,下气行滞、消除痞满,两个药物搭配起到健脾而消滞的效果。枳术丸以荷叶裹烧饭为丸,荷叶升清养胃,且助白术健脾胃,与枳实相配可升清降浊,调和脾胃。
由此可见,张仲景的枳术汤主治气滞脾弱,水饮内停,心下坚满等症;而李东垣的枳术丸主治脾胃气虚,饮食停滞,纳少脘胀痞满等症。枳术丸虽然源于枳术汤,但二方的主治已全然不同,张仲景的枳术汤治饮、治气、治积,而李东垣的枳术丸治虚、治食、治痞。前者枳实多于白术,且为汤剂,以消散为主;而后者白术多于枳实,以补为主,所以古人称这两个方子“一急一缓,一行一补,其用有不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