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精神分裂可能存在潜伏期,“荒诞人生”或许就在我们身边
现实生活中,很多戏精人格由于擅长自我黑白对话以及跳跃的思维逻辑经常被人嘲笑“精分”。
精分(精神分裂)这个词其实真的不能乱用,“你有没有精神分裂”这句话真的不要乱说,因为真正的精神分裂患者是非常痛苦的。
由于病因复杂难以治疗容易致残,精神分裂也成为世界精神疾病头号杀手。
我们先看一个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案例~
案例
1953年的一天晚上,开国大将张云逸把所有上过战场的队友们请到家里来跳跳舞,热闹热闹。
不想五十岁的妻子韩碧得了失心疯一样说我不跳了我受不了了,静待一群众人。要知道,这可是大将的舞会。
随后韩碧被诊断为精神分裂,众人建议把韩碧送到精神病院去治疗,张云逸拒绝了。
张云逸觉得要把韩碧带自己身边治疗,他觉得,韩碧跟着他苦了一辈子,不能就这么放弃他,何况,战争都过来了,死都不怕难道会怕精神分裂吗?
的确,好端端的韩碧怎么会突然出现精神分裂症状呢?
原来这个只是一个最后的崩溃时刻,八年前韩碧生了个女儿,特别喜欢,不想一年半后得病发烧这一烧就烧没了。此后韩碧再也不笑了,天天郁郁寡欢。后来韩碧生了个小儿子,这才回到从前的样子,日子也就不紧不慢地过着。
之后韩碧进入了更年期,一时半会没有适应,加上自己在异乡的弟弟突然告知她自己好像被人划成地主了,突然间这个人就垮了。
精神分裂是最难治的精神类疾病,大部分精神分裂患者都是由父母遗传而来。而目前精神分裂以用药为主,有很高的致残率。
精神分裂者一般由遗传而来也会由外界环境刺激。早期只是会性格变冷漠,自言自语,然后就会发展成思维不连续,逻辑混乱进而出现幻觉甚至是被害妄想或者身份进阶。
比如,自己成为某个部落的酋长。
由于缺乏和周围互动,因而多表现为社会行动缓慢或者意识不清产生暴力行为。
精神分裂大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并且在不同的我之中苦苦挣扎,也分不清哪个我是真的我。
甚至会觉得自己的灵魂已出鞘,肉体的我被幻想中的我控制着,而且两个我彼此对话,分裂的我可以主导真正的我的思想,也就是说患者的思考模式被切成多个断面,而每个断面都可以作为独立的思考模式存在。
大部分精神分裂治愈者都本身性格比较外向,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由于偶然事件受到刺激,之前并无家族病史或者其他精神疾病或者身体疾病。
所以,只要及早发现加以观察并进行及时疏导沟通,配合用药,加上家庭呵护和社会理解容易治好不复发。
现在的精神分裂症治疗主要是靠医生诊断用药诊治。
人们无法真正去追溯病因或是真正倾听到患者声音,去明白他们古怪举止后面的含义,只是单纯觉得这些人不可理喻,赶紧吃药吃病,因而无法从根源上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
很多时候其实精神分裂是被医生给诊断出来的而不是患者本身应该就有的。医生诊治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去询问患者的病情,代入式的提问很容易让患者做出相关配合并且证明出医生的结论。
医生如果只是单纯把病人当作病人,没有把心理类疾病当成心理的疾病,用情感的角度去思考患者病发的背景和发展加重到最后大崩溃的过程,因而只会说,这个人有精神分裂而不会去治好这个精神分裂症。
坦白说现代的心理疾病增加的案例都以情感创伤,突发事件为主,无论抑郁症,焦虑症还是最可怕的精神分裂,因为医疗科技的发达,遗传类病史其实不难测出。
由于现代社会的急剧发展,长期心理压力或者突然生活环境改变等,而这种困惑和不适应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波动,影响日常生活,而孤立的社交容易造成心理的失落,缺乏情感的沟通就会产生心理疾病倾向,随后发展成心理疾病。
我们来看一下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行为吧。
现代网络都很发达于是自己开始上网乱搜甚至自己给自己做诊疗方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绝望的患者和患者家属就是在网上发帖子找答案,久了之后发现没办法治疗才去医院就诊。
医院里的心理医生永远都排不上号,因为被大量来找医生谈心而不是治病的人占掉了名额,于是拖拖拖拖到了中度以上的心理障碍或者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尤其是精神分裂)。
再去看病时医生基本是以四十五或者更短为治疗时间对着症状分析一遍之后跟你说来吃这个药要定期吃你们家属也要盯着他吃。很多时候药其实都是那几种,但病人的症状病因都不一样,更不要说心理疾病了。
发烧的病人都需要跟医生说,需要自己去表述,那为什么心理疾病患者就不好好听一下人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医生之所以不听,其实是因为没时间听,因为没有耐心听。
你不把自己带入一个精神疾病患者的世界而是用正常人的想法去考虑他们的言行,只有一种结果,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病,因为什么而得病。
这个时代不缺人才,不缺高科技,缺的是过去医师的耐心和人文关怀。
过度依赖仪器诊断,药物治疗,忽视对病人的本身的理解和真正的同情。
所以,对于精神分裂症,我们需要正视这个依旧属于精神类的疾病,用修复内心世界的方式来认知,用恢复病人生活能力的想法来思考,而不是只是单纯治病,这样才可以真正为患者考虑,达到治疗的效果。
你们可能想问韩碧是怎么好的。那天之后张云逸想了又想,决定还是让亲情去感化韩碧,让她的心情好起来。
张云逸经常把所有孙子都叫过来,围着韩碧,韩碧看着孙子们叽叽喳喳地,感觉自己也不孤单了,也就没有那么激动了。后来只要韩碧精神分裂发作,张云逸都会把孩子给韩碧抱一抱,也就降低了发作的风险。
慢慢地,韩碧就没那么易怒易激动了,甚至还有了一点笑容。
看到韩碧又恢复了从前的样子,张云逸就把韩碧叫来做生活秘书,两人的感情和工作也让韩碧逐渐恢复了从前的生活能力。不过,韩碧的病好了,张云逸却在1971年得了脑血栓不能自理。后来两人互换角色,韩碧又重新担负起了照顾张云逸的角色。
方法还是那个老方法,把孙儿们都叫过来围着爷爷吵着,闹着。
其实这不是一个精神分裂患者康复的故事,这更像是一个抗战伉俪相依为命,互为拐杖的故事。
几十年前,咱们的先辈都是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去感化治疗精神分裂病人,新的世纪,我们难道还要用最冷血的方式去治疗这群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吗?
精神疾病确实是病,而且严重者不仅危害自己,家人甚至是周围人,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把他们发作时的状态当成是傻子、疯子,送到精神病院一了百了。
要知道人是社会的人,人也会受周围人的影响,假设一个只有早期症状的患者被送往精神病院去和一群中度甚至重度精神分裂患者一起吃睡,结果会怎样,真的不敢想象。
所有因爱的精神碎片都需要用爱去修补,所有的精神类疾病都不是绝症。我们都希望自己可以继续和我们爱的人在一起生活,那么就一起思考,一起努力。
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真实了解他们发病的原因。
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精神病院将不会是治疗精神类疾病患者尤其是精神分裂患者的最终归宿。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Psychological medicine》
Hatfield, E., Cacioppo, J. T., & Rapson, R. L. (1993). Emotional Contagio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 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