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第十二讲:格律诗中的异数——六言绝句

格律诗第十二讲:格律诗中的异数——六言绝句

发布时间:05-1619:22总顾问,文化达人,优质创作者

大家好,前面十一讲已经巨细靡遗地讲清楚了常见格律诗五绝、五律、七绝、七律的写法,也就格律诗病、一三五不论、诗词意象选择,深入展开地作了讲解。如果能够吃透前面十一讲,学会创作近体格律诗就不是问题了,至于如何真正写好,还是需要大家多多去阅读前人佳作,进行意象积累,学会诗词展开思路,最后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创造出有自己风格的近体诗。

格律诗第三讲:格律诗的几条通则——替、对、粘、韵

格律诗第五讲:不必背诵,跟我一起来学律诗的基础平仄格式推导

格律诗第七讲:平水韵和新韵之争,如何使用平水韵写近体诗?

格律诗第九讲:七绝、五绝的构思和行文方法

格律诗第十一讲:排律、对联和诗词意境的盘活提高

这个专栏主要目的还是为初学者提供从零开始的格律规则讲解。学完这十一讲,应该是心中大概有谱。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只需要在十一讲的内容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考,实在弄不通的地方,也可以私信留言,确实有讲解必要的,我会进行回复。但是有些很简单的,完全是因为没有认真看文章发生的疑问,比如“为什么第一字平仄不对啊?”,“这句诗哪里就和平仄了,明明第五字就不对?”,“你怎么用后来的平水韵讨论唐诗?”,“你怎么用普通话来看平仄?”,这些问题看上去高级,但实际上在十一讲里面没有哪一个没有聊到。要么你没认真读,要么你没认真想,要么你根本就没看,看个标题就开喷。

这种私信和留言太多,没有精力一一回复。这里统一说声抱歉,格律诗其实不复杂,仅仅十一讲就已经讲得非常透彻,连音韵学的发展都讲了。不要相信有些专家,故弄玄虚说得神乎其神,其实都是很简单的音律知识,包括拗救也都讲了,请有心学习的人先看完,自己试着懂点脑子,就可以完全解决一些疑问。

既然规则和补充知识都讲完了,那么这一讲就主要回答一位朋友提出的疑问,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能够单独成章,对于格律规则都了解得比较清楚的朋友,这是一些进阶知识。

那就是关于六言格律诗。

我们在前面讲到的都是五、七言格律诗,对六言格律诗一带而过。诗歌的发展,因为单双音节的灵活性选择了单数字作为句数并且成为主要的格律诗写作方式。

但是六言诗也曾经大量存在,并且在平仄产生后也生成了自己的格律标准。只是随着整个六言诗的逐渐消失,无人提起。不过就像排律一样,无人提起,并不代表它没有存在过。

那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六言格律诗的格律标准。因为字数的不同,平仄关系自然就会发生变化,“二四六分明”这个原则就不再适用。

如果大家对前十一讲的五言、七言的四种基础平仄关系还没弄清楚,还没背下来。我不建议看六言格律,因为这会混淆我们已经理清楚了的格律知识系统。而且,这些六言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其实在今天的创作中来说,根本就不重要。

这只是一个知识增量,对不熟悉平仄关系的朋友来说甚至可能是个负面增量。

什么是六言绝句

何为六言?六个字一句。何为绝句?四句整饬的句子即为绝句。

六言古诗在唐朝以及唐以前是大量存在的,这是诗歌本身发展的探路,不仅仅六言,从《诗经》的四言,《楚辞》的杂言,整饬到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都曾经大量出现过创作,只不过随着音律的发展,诗人们发现五、七言最适合吟诵节奏感的突出,后期逐渐淘汰了其它言格式,只剩下了单字和双字互相配合的五、七言格式。

所以,六言诗同样存在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

六言的句式结构

而六言绝句,简称“六绝”,实际上是近体诗的范畴。也就是说,六言绝句有严格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要求。

但是六言绝句和我们熟知的五绝、七绝的格式有一些不同。五七绝的格律要求我前面有大量的文章和专栏阐述,这里就不再重复,我们重点看六绝的格律要求。

六绝因为每句六个字,是稳定的双音节重复三次的节奏,在创作过程中容易陷入慵懒、平淡的节奏。所以一般六个字采取二、四分法,或者四、二分法(正格),四句分法一致(加强节奏),每句两节拍(尽量不用三节拍、避免死气沉沉),仄起不入韵,尾字押平声韵。当然也有三、三分法,不过相对较少。变格有使用二、二、二分法的,明显可以感觉到节奏感的放缓,如李冶著名的《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其实仔细读下来,也可以看作是四、二分法,总的来说,节奏感与多变化的五七言诗歌是没有办法比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