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 “烂嘴角”并不一定是缺乏维生素
小心,
“烂嘴角”并不一定是缺乏维生素
安徽 芜湖市/汪居安
在日常饮食中,孩子往往会有挑食和偏食的情况,不喜欢吃蔬菜、水果,导致口角发干、皲裂以及口生水疱,这就是老人常说的“烂嘴角”。这时候,家长们常常会给孩子食用复合维生素B、鱼肝油等。但是,有些家长会发现,这样并没有什么效果,甚至有时候孩子的“烂嘴角”更加严重了。这是因为,有的时候“烂嘴角”的原因是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认识、治疗和预防本病,本文将从中、西医两个角度为您一一阐述。
☆鉴别与表现
单纯疱疹多发于春秋季,初起局部往往先有灼热、轻度痒感,随即出现红斑,在红斑的基础上迅速出现簇集小丘疹,并很快发展为粟粒大的小水疱。疱液澄清,后混浊,水疱擦破后糜烂渗液,数日后干燥结痂,愈后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病程约1周。本病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角、唇缘、鼻孔附近、外阴部,亦可发于面颊、唇、眼睑、眼结膜、口腔、咽部等处。簇集性水疱、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是单纯疱疹区别于口角炎的重要临床表现。
另外,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本病易于复发,如果机体不能彻底清除病毒,病毒会潜伏在神经细胞中,持续终生。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发热、消化不良、情绪紧张激动、月经期或其他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时,在原发部位或原发部位的周围再次发病。但一般来说,复发感染病程较短,表现较轻。
☆中医学病因病机
本病的记载首见于《肘后备急方》,隋代《诸病源候论》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有详细的论述:“诸阳气在表,阳气盛则表热,因运动劳役,腠理则虚而开,为风邪所客,风热相搏,留于皮肤则生疮。初作瘭浆,黄汁出;风多则痒,热多则痛;血气乘之,则多脓血,故名热疮也。”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外感风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有关。病变机制主要是素体蕴热,复因外感,热毒相结,阻于肺胃,上蒸头面而生;或因肝胆湿热,下注两阴而生;或因体虚及热邪伤津耗液,阴虚内热,熏蒸肌肤而生。辨证分型大致可分为肺胃风热型、湿热下注型和阴虚内热型三种。
☆治疗
1.内服
①西药:
初次发作可选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疗程7~10天;复发者最好在出现红斑等前驱症状时开始治疗,选用药物同初发;频繁复发者(1年6次以上)需连续口服6~12个月,耐药者可选择膦甲酸。
②中药:
肺胃风热型: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方用辛夷清肺饮或黄连上清丸加减,常用药物有辛夷、黄连、黄芩、栀子、菊花、桑叶、板蓝根、金银花、连翘、枇杷叶、玄参、知母等。
湿热下注型: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物有龙胆草、栀子、黄芩、黄柏、板蓝根、生地黄、车前子、泽泻、茯苓、木通、牛膝、六一散(滑石、甘草)等。
阴虚内热型:治宜养阴、清热、解毒,方用增液汤加减,常用药物有玄参、生地黄、麦冬、天花粉、知母、地骨皮、竹叶、板蓝根、紫草。
值得注意是,由于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在中医医师指导下进行。
③中成药:常用中成药有黄连上清丸、龙胆泻肝丸、三妙丸、知柏地黄丸等。
2.外用
①西药:
可选用阿昔洛韦软膏、炉甘石洗剂;继发感染可用夫西地酸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
②中药:
水疱未破,可外搽解毒搽剂(雄黄15克,枯矾15克, 炉甘石适量,上药共研细末, 以黄芩水加至100毫升,再加甘油5毫升)。
水疱已破、糜烂渗液者,可用蒲公英、大青叶、马齿苋、野菊花、虎杖等,煎水冷湿敷。
皮疹干燥结痂者,可外涂黄芩膏。
3.其他治疗
还可采用针灸、梅花针、激光照射等,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预防
1.食补:
前文已经提到,单纯疱疹在中医称“热疮”,病机多为“热”,而秋季气温较高,久晴无雨,气候干燥,属“阳邪”,容易损伤津液,是口唇疱疹的高发季节之一。因此入秋后家长可以给孩子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饮水,少吃煎炸燥热辛辣之品,常食养阴清热之品,如蜂蜜、牛奶、百合雪耳糖水、莲子百合羹等。
2.一般预防:
①积极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增强体质,防止感冒。
②不要过度疲劳,注意劳逸结合。
③保持情绪愉快,学会自我调节,缓解压力。
3.特异性预防:
①体弱者可适当服用玉屏风散、黄芪生脉饮等,阴虚者可常饮西洋参、菊花茶等,女性月经不调者可在医师指导下饮用中药代茶进行防治。
②单纯疱疹具有传染性,婴儿、体弱者应避免接触发病期单纯疱疹病人。
③患者家人应注意在患者发病期避免密切接触被污染的浴巾、不接吻等;外阴及肛门有皮肤黏膜受损者应避免共用马桶圈、进行性生活等,以减少感染风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本文作者:汪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