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文丨李晨 编辑丨文姐
最早见黄河刀鱼是在1970年麦收前。那天我们十几个劳力自黄河北坐船回家。船到南岸有一人吆喝:左一大队的船打鱼了,咱去看看打得多吗?我们来到船跟前看到船工正在收网,刀鱼在网里金光灿灿、活蹦乱跳,船工兜着网把鱼倒在长柳条筐里,装了四筐足有二三百斤。船上甲长喊:有买的吗?三毛五一斤,没有买的我们就推去县城卖了。庄乡们面面相觑失望地转身离去。那时听老人们说:这种鱼就黄河里有,咱这个地方的最好,因为它逆流而上到东平湖产卵,游到我们这里已由黑脊梁骨变成了黄脊梁骨,肉最肥最好吃,籽也基本饱满了,再往上游就慢慢变瘦了。黄河刀鱼煎的时候只要用油擦一下锅,越煎油越多,煎到两面金黄出锅装盘,一层鱼一层盐;还可以把头尾剁下来,单独做成刀鱼丸子汤,虽然鱼身子不太当菜,但是丸子汤泡上窝头,一家人连吃带喝就是一顿好饭。那时生活困难,粮食基本和刀鱼同价,供销社散酒八毛钱一斤,一块钱揣在兜里就感觉挺富。庄乡们还流传着一个笑话:张大爷早上拾粪,在粪旁捡了一块钱后就急急地往家走,一边走一边盘算,买上二斤刀鱼六毛,剩下四毛再打上半斤酒,真是越盘算越高兴!回到家就给他老伴说:发了个小财,也有刀鱼也有酒。随即翻开兜一看,不但刚拾得一块钱没了,连原来自己兜里的一块钱也没了。懊恼地说:人坑人,钱坑钱,拾一块掉两块,倒霉大了劲了。1972年黄河开始出现断流,至1996年的25年间19年断流。1975年我参加工作后,食堂有时做黄河刀鱼每条两角钱,算起来还不算贵,大约在七八角钱一斤。但是自1987年开始黄河春季连续断流,极大的影响了黄河刀鱼的繁殖生长,地处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刀鱼彻底绝迹。市面上虽然有时见冰冻的黄河刀鱼,后经人们了解实际是从淮河流域进的货,每条只有一二两重。另外,长江刀鱼千元一斤的消息也经常见诸新闻,经有心人查询刀鱼实际是在海里生长,每年春季沿淡水河逆流而上产卵繁殖,并非仅黄河独有。刀鱼生性多疑、离水即死难以养殖。1997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黄河虽不再出现断流,但黄河污染尚未得到彻底根治,入海口的过度捕捞以及沿黄河太多的浮桥依然限制着黄河刀鱼的生长繁殖。市面上偶尔见到黄河刀鱼不但个头小且都是黑脊梁骨,实际都是在黄河口捕捞的,但尽管如此仍不失珍贵。去年我去济南看望几位老朋友,想来想去买了几斤较好的黄河刀鱼。几位老朋友中曾有一人是山东(黄河农场)的战士,待色泽金黄、香气四溢的刀鱼端上桌后他边吃边说:40多年了没想到还能吃到这玩意儿。想想在兵团的时候我们年轻顽皮,偷着买了黄河刀鱼,把铁锨头涮干净直接放在上边煎,那油滋啦滋啦的!经他一炫耀其他人纷纷称赞。期盼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示的落实,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黄河刀鱼也越来越多!
作者简介:李晨,原就职于山东省垦利县运输公司,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