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的科布尔:一个弥漫着芬芳的地方

本文作者:李云彪


小时候心目中的中旗是个大地方,到底有多大也不知道,就知道是个好地方。记得每年过完大年,生产队的队长都要去中旗开三干会,就知道中旗当官的人不少,官还挺大。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才知道中旗有个科布尔,人们一说上中旗实际上就是去科布尔。再后来,才知道中旗是察哈尔右翼中旗的简称,是个同县平级的行政区划;才知道科布尔和中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科布尔是旗政府所在地,是察右中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下面的公社是平级单位。由于中旗的政府设在科布尔,所以人们习惯上把中旗当科布尔,把科布尔当中旗叫,也把去中旗说成是“上街”。也有老年人叫中旗叫“陶林”的,叫科布尔叫“康巴儿”的。

努力在记忆仓库中搜索与中旗科布尔相关的故事,你别说,还真不少,犹如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我们村东有一条公路,那时候叫汽路。我们几个小伙伴常常相跟上在路的附近拾粪、玩耍。偶尔看到汽车经过,有时还能看到摩托,挺稀罕,听说都是从中旗来的。摩托是绿色的,骑的人衣服也是绿的,是专门送信的 。有一次,我们又看到一辆摩托从南面过来了,我们飞快地跑到路边,高声喊:“冒烟猴——冒烟猴!”那家伙扭头就追我们,我们就往路边的山坡上跑,他上坡挺费劲,就不追了,返回去了。我们又喊:“冒烟猴!”他又追,反复几次,气得那人没办法。

小学毕业的那一年,我第一次去了中旗。那时候,农村没有照相,我们十几个学生在校长王尚山老师的带领下,坐着去呼市的顺车到了中旗照相,照完相我们又一起去中旗西街的国营饭店吃饭。饭店很简陋,摆的是长桌子长凳子,挺干净。我们要的是面条,一会儿面就做好了,穿白大褂的师傅端着热气腾腾的面,放在我们面前的桌子上,每人一碗。记得那是臊子面,面上面放着些小肉块块儿,还夹杂些葱花啥的,飘着油花花儿,闻着好香好香,直咽口水。面条长长的,白白的,倒了点醋,顾不上搅拌搅拌就吃,烧得嘴吸溜吸溜的,也不管,三下五除二就吃光了,好像是花了一毛七分钱。至今那碗面条的滋味还在记忆中萦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吃了饭没事干,我们几个男生就在中旗的街上转悠,逛街的人稀稀拉拉,偶尔有骑自行车的,看不到有小汽车。参观了西街的大修厂,工人师傅正在修理一台大拖拉机。从大修厂出来又溜达到了一中的校园,学生们正在托土坯,干得热火朝天。

街不大,从西走到东也没用多长时间,在东街远远望见有个二层楼,听说是电影院;接着走进了旗政府大院,蓝色的砖墙,蓝色的瓦顶,一溜平房,挺整洁;随后看了看二中的大门,眊了眊教育局的院子;顺便我还找到了在街东面修路的二叔,他还从伙房给我们拿了些馒头吃。二叔那时是队长,是公社派他领导修路的,修的是中旗到集宁的路。

我们边走边看,街道整齐干净,路两旁都是些平房,做买卖的也不多,总之,比村里好。

在中旗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吃了个锅盔。记得锅盔特别好吃,甜甜的,长方形的,颜色挺深。第一次吃。

没有车坐,老师只好带我们步行回家。为了少走路,我们走得是小路,翻山越岭,沟沟坎坎,一路颠簸,乏了就歇一会儿。走到黄羊城时,天已黑了,实在走不动了,饥渴难耐,只好找吃住的地方。黄羊城中学有我们认识的学生,王老师就领我们去了那里。好几个学生都是我们那里的,见了我们非常热情,到伙房给我们买了些大馒头,虽然是凉的,就着开水,也吃得津津有味,终于解了饥渴。住了一晚,第二天回家。

这就是我第一次去中旗的经历。

第二次去中旗我已经是个青年了。那是1979年的秋天,我和表妹从呼市坐客车到了中旗,已经是下午了,天又下起了雨,没有回家的客车了,只好找旅店住。在旧汽车站西北方向找到一家小旅店,实际上是家庭小旅店。是一个小脚老太太接待了我们,走开一扭一扭的。老人大概六十多岁,牙白生生的,穿着很精干,笑嘻嘻的,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碗白开水,让我们上炕坐,我们就坐在炕沿边喝水,我渴得厉害,那水也不怎么烫,我咕噜咕噜一口就下肚了,还想喝点儿又不敢说,那温壶就在碗柜上放着,瞟了几眼,没再喝,咱乡下人就是胆小。

一会儿,雨停了。我们出去转悠,碰巧遇到了同村的伙伴。他说有一辆汽车要路过我们那里,司机他认识,不如坐上一起回吧,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返回店里跟大娘说了原委,大娘说,能回就回吧,省得花店钱,不过得给两块钱,我说什么钱,大娘说喝水钱。我们也没说二话给了人家两块钱。心想,喝了两碗水怎么还要钱?我们村里别说喝水了,过路人吃了饭也不好意思要钱。听说洛阳的纸贵,也许是中旗的水贵吧。

出来搭上敞篷汽车回到家,天已黑了。

第二年,我去中旗参加高考,和同学在大街上走着,迎面过来一个疯疯癫癫的人,横行霸道的样子。走到我们跟前时,我瞟了他一眼,谁知道那家伙上来就在我头上给了一巴掌,生疼生疼的,睁眼再看,那货却大摇大摆地朝后面走了。我觉得无缘无故挨了一巴掌很憋气,想找那家伙理论,又一想那家伙不是一个正常人,算了吧。找谁说理去?摸不着头脑。后来才知道那是一个疯子,是中旗有名的吉黍子。

摄影:傅哲

几年后,我当了老师,去中旗领着学生参加中考。那是1987年,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中旗变化也很大,比以前繁华了许多,商店多了,饭店多了,旅店也多了,街上的行人也多了。街道两边有了摆地摊的。

晚上,没事干,我和另外一个老师在小饭店还喝了点儿酒,觉得挺舒畅,好幸福!美滋滋的,还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第一次。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村里人还没有小汽车,娶媳妇送亲都开的是四轮拖拉机。我们学校的领导算是有头脸的人,他的闺女聘到了中旗,人家娶媳妇雇的是一辆小汽车,说是叫桑塔纳,黑色的。听说那时候中旗的小汽车也不多。小汽车停在了领导的门前,我们没多见过这玩意儿,就去看看。明光直烂的,想伸手摸一摸,有人说可别摸,摸一下就得赔三十块钱,吓得人们也不敢摸。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几年后,中旗不但小汽车多了,去中旗的班车也多了,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以前去中旗不是没车就是车太少。坐班车要去指定的站点坐,其他地方是不给停车的。我们村的人坐班车要走七八里的路,有时候误了点就得等明天的车。现在,随时都可以往返中旗。

有一年,我们几个从中旗坐班车回老家办事,办完事已误了班车,于是,站在路边想拦个顺风车,拦了几辆没停。终于有一辆停了,司机问我们去哪里,我们说中旗。他说,上车。车开了,走着走着忽然停了下来,一看有一根绳子横穿马路,再细看是一匹马笼头上的绳子。绳子另一头在路的左边用一个橛子固定着。司机下车慢慢地把马赶过路的左边。原来,司机是怕把马惊跑了。我不由得对他产生了敬意。到了中旗,我给人家五十元钱,人家硬是不要。我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广播局。”请人家吃饭也拒绝了。心想,广播局的人就是不一般。

不过,我对中旗去呼市的班车没有好印象。捎一个纸条就要二三十元手续费,问司机个话,牛逼哄哄爱理不理的,有的司机还动不动就张口骂人甚至打人……

再后来,去中旗的次数一年比一年多,见证了中旗的变化。一中的楼房是中旗最早的高楼,特别显眼,一进街远远就看到了。

年年去中旗年年有变化,楼房增加了不少,店铺更多了。商店、饭店、旅店都变成了私有制。西街卖面条的饭馆,东街的电影院、政府大院……都被拆了。市场繁荣了,呈现出一派生机。有了专门的菜市场,有了以卖衣服为主的步行街,有商品齐全的超市……特别是逢年过节,乡下的人也上街买年货,商业街车水马龙,路两边摆满了地摊,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车流人流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壮美的风景线。比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也有烦心事,有那么几年,路修得特别频繁,路也烂得挺快。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的繁荣,人们越来越羡慕城市人的生活,尽管城里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而乡下上班的人总是想方设法调到城镇工作。中旗乡村工作的干部教师调到科布尔的越来越多。农民也纷纷放下锄头进城打工,乡下的姑娘也以找上个城镇人为荣。

2006年,我家搬到了中旗。妻子在旧车站附近开了个小饭店,早上卖早点,周围商铺的老板们三五成群相跟上常去我们店里吃早点。最常吃的是手把羊肉奶茶,还喝点儿烧酒。他们吃肉喝酒品茶那种场景太让人艳羡。吃得那个潇洒,喝得那个畅快,不由得让你觉得这大概就是享受生活,抑或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吧!酒足饭饱之后,他们就忙各自的生意去了,优哉游哉,好不自在!闲聊当中知道这些买卖人都很有钱,不少人在中旗呼市买了房,买了店铺。他们大多数都是从农村来的打工者,经过自己的努力打拼才一步步走到今天,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是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佼佼者,是眼光远大的土地上的精英。

中旗人爱吃喝,好下饭店,酒量一个比一个大,也舍得花钱,性格豪放,仗义。

一天晚上,有几个小混混在我们店里吃了饭,故意找茬,不想给钱。旁边坐着一个顾客,是汽车站的领导,常来我们店里吃饭。看见这几个混混想闹事,大喝一声:“滚!”吓得那几个家伙灰溜溜地跑了。

还有一次,晚上,一个醉鬼拿着一根木棍砸我们的门窗,被正在店中吃饭的我们的邻居老板赶走。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旗加大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招商引资,机关学校都盖起了崭新的楼房。兴建了许多住宅小区,第一次有了公园、广场、歌厅,人们有了休闲、娱乐、锻炼的场所。

中旗的行业面貌也在逐步改善。今年,我去某银行办卡,正遇上机器坏了,我问什么时候能修好,那个年轻的主管说,已经联系了集宁的人来修,什么时候能修好不知道。我就只好坐在那里等。另一位年纪大一点的营业员问我从哪里来,我说呼市。她就跟主管商量应该特事特办,从远路来的应该照顾,不能让人家老等着,最后这位营业员启动了另外一套程序,不一会儿就给我办好了卡,在此十分感谢。

去中旗的政务大厅办事,也让你特别舒心。工作人员笑脸相迎,办事效率高。大厅装饰得美观大方,有卫生间,有来客休息的地方,还有饮水机。

中旗南面的辉腾锡勒景区,距离科布尔15公里,与科布尔遥相呼应。盛夏到来,这里绿草如茵,鲜花遍地,白色的大风车随风自在地翻转着;油光闪烁的马儿在远处吃草;红男绿女在草原上嬉戏;雪亮的蒙古包、起伏的山恋、缭绕的篝火、曼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这一切构成了一幅迷人的图画。

这里蓝天白云,气候凉爽宜人,特别适合夏季旅游避暑。这里没有交通拥堵的等待,没有空气闷热的烦恼,没有蚊虫叮咬的痛痒……

南来北往的游客欣赏完黄花沟的美景,必来中旗住上一住,避一避暑,品尝中旗的美食。中旗的手把羊肉、奶茶、莜面、羊肉包子、馅饼可是十里飘香!特别是莜面,能做出二十多个花样。

每年我都要回中旗与亲朋好友相聚。晚上,酒足饭饱之后,漫步在科布尔的大街上,清凉舒爽的晚风,五彩缤纷的街景,欢声笑语的行人,让你流连忘返,久久不忍离去,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中旗科布尔,一个辉腾梁下的美丽小镇,正在以饱满的热情和宽阔的胸怀迎接八方来宾,正在以奔放的姿态阔步前进!

中旗科布尔,一个弥漫着芬芳的地方。朋友,来吧,来吧!


该文作者曾为内蒙古察右中旗第四中学教师,现居呼和浩特市。

【本期幕后】

策划:王丹

编辑:王丹

校对:敏敏

(0)

相关推荐

  • 察右后旗白中岁月——记我的老师们【三】

    〓第 1528 期〓 文|殷煌文    编辑|王成海 樊镇国老师初二时教我们平面几何,樊老师个大腿长,第一节几何课,两步就迈到讲台上,放教案时顺势把腰一弯算是还礼,接着在黑板上写下几何两个大字,开始讲 ...

  • 我印象中的科布尔:站在草原望北京

    本文作者:王建明 有人说过,童年时代对事物朦朦胧胧的认知才是最美的,美得令人陶醉,美得令人无法形容,美得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只有在童年的记忆中搜寻,才有答案. 中旗政府大楼前的喷泉广场,夏日晚上市民多聚 ...

  • 我印象中的科布尔:初到科布尔(下)

    本文作者:张孝 我印象中的科布尔:初到科布尔(上) 1972年夏季的一天,父亲突然来到我办公室.春节过后,我半年多没回家,父子难得在科布尔相见,十分高兴.转念又想,他是村里的大忙人,生产队的菜园离不开 ...

  • 印象中的科布尔:昔日的新华书店

    本文作者:彭富梅 徜徉在科布尔镇十字街口,昔日热闹非凡,景致靓丽,最聚人气接地气的新华书店让人流连忘返,感慨万千. 新华书店在科布尔镇西侧,东边是转角,斜对面是花纱.书店坐南向北,四块大玻璃镶嵌在窗框 ...

  • 我印象中的科布尔:真情永在

    本文作者:卢丰 蒙古语意为"土地松软"的科布尔,是察右中旗旗政府所在地.她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阴山支脉的辉腾锡勒北麓,属中温半湿润气候.所处位置四面环山.中间平坦,既有藏龙卧虎的气 ...

  • 我印象中的科布尔:时空之变

    本文作者:白桂林 我对科布尔的最初直观印象是1970年春季,当时后山的人们不知科布尔,只知中旗街上,去中旗街上的任务是取少半袋水泥,目的是抹窗台.锅台和炕沿用. 第一次去中旗很新鲜,在十字街转了一圈, ...

  • 我印象中的科布尔:那街那巷

    本文作者:贾来全 一叶飘零,飘不去四季轮回:花开花落,浸润着禾土的生命.时间的考验和生存的环境维系着景色的一处处,生活的一幕幕,融入其境,情油然而生.这时,你便是花的一叶.枝的一朵,虽经荣枯却风韵犹存 ...

  • 我印象中的科布尔:职业中学

    本文作者:梁禄胜 为了孩子们的求学,一九九九年的春天,我举家迁往中旗--科布尔镇.因为我儿子在一中读高中,便在离一中不远的职业中学附近租了房子.毕竟离开了祖辈几代生息又生我养我的地方,心里生出了许多的 ...

  • 我印象中的科布尔:一些散落街头的记忆

    本文作者:靳焕珍 离开科布尔已有十几年光阴,于是,这个当初曾离我那么近,与我家生活关联那么紧密的镇子,真的就只存在于我的印象中了. 科布尔就是家乡察右中旗的旗政府所在地,离我家其实也没那么近.从村里出 ...

  • 我印象中的科布尔:林业站大院

    本文作者:王志明 在科布尔镇西南疙蛋西有一条由南山下来的洪水冲刷而成的河流,叫纳令河.纳令河由南向北穿过中呼公路,经一片茂盛的树林进入科布尔镇,贯穿半个城区后,在科布尔二队改向东北流入大海滩湿地,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