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争鸣|“用笔千古不易”别解~
“用笔千古不易”别解
吴正前
元代书法盟主赵孟頫身为元代大臣,书法实践的热情极高,可惜理论相对薄弱,影响比较好的要数《兰亭十三跋》了。“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段语录式的题跋,一直被许多书法家奉为经典,“用笔千古不易”更是议论的焦点。清代周星莲《临池管见》说:“所谓千古不易者,指笔之肌理言之。非指笔之面目而言之也。” 何谓“肌理”?何谓“面目”?他接着指出:“谓笔锋落纸,势如破竹,分肌劈理,因势利导。要在落笔之先,腾掷而起,飞行绝迹,不粘定纸上讲求生活。笔所未到气已吞,笔所已到气亦不尽。故能量无旁沉,肥不剩肉,瘦不露骨,魄力、气韵、风神皆于此出。书法要旨不外是矣。”这段话既神秘莫测,又有跑题之嫌。近代沙孟海也有不同见解,专门撰文析理:元赵孟頫曾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后世奉为金科玉律。一般称“用笔”包括执笔与运笔。赵孟頫的话,如指执笔,说明他没有历史知识。如指运笔,那么变化更多,他说“千古不易”更不对头。我的意见,今天我们执笔姿势是积累历代祖先的经验,特别是宋代以后应用的高案高椅,坐式不同,执笔姿势自然而然相应的改易,今天的姿势可说是适应今天生活用具的一种进步形式。沙老先生很执着,结合历史事实深刻阐明了“不易”的道理,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当下有用线条美说事的,有用行笔疾涩说事的,表面体现的是别出心裁,但切中要害者甚少。对“用笔千古不易”的分歧,多缘于“易”字的多义性。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相信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赵孟頫身居官场数十载,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会差到哪里去,稍有联系、发展、全面的思想,就不会掉进孤立、静止、片面看问题的泥坑。是赵孟頫的经验出了问题,还是后人理解出现了偏颇,值得深入研究。
为找到一种合理的解释,我们采用便捷的方式,寻求字典的支持。199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字典》,有关“易”的解释有八个不同意项,第二项和第五项有参考价值。第二项“改变”之前加否定词“不”,就是“不变”;第五项“容易”之前加否定词“不”,当然就是“不容易”。单独把“用笔千古不易”拿出来说话,既可以理解为“不变”,也可以理解为“不容易”。就书法用笔来讲,稍微有点辩证思维的人,都不会盲目得出“千古不变”的结论。假如第五项的意思有参考价值,那么“用笔千古不易”,就可以理解为“用笔一直不容易”。下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用笔不容易”的关节点,或许能够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理据。
书法用笔,历代大师都有一套自己的说词。比如,唐代欧阳询《用笔论》,张怀瓘《结裏法》,韩方明《授笔要法》等,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汉字书写徒手作业,用笔的关键在于用锋,概括起来不外乎“提按顿挫”、“转折摆动”等动作,这些动作都是在笔锋运动过程中完成的。实现理想的用笔效果,既有对时间节点的合理把握,也有对空间位置的合理确定,既有速度的快慢,也有力度的大小,控制与反控制,施力与反施力的难度很高。
用笔动作的时机选择问题。根据字形结构的不同,书写者在笔锋运动过程中,适时把握用笔动作的时机很重要。这个时机既是无形的,又是有迹可寻的。无形指用笔动作的随机性,纯粹个体体验;有迹指字形结构的规定性,写多大的字,用多大的笔,点画曲直粗细,字形如何连贯都有一定之规。书写者必须根据已知条件和平时的肌肉记忆,正确把握笔锋提按转折的时机。用笔时机稍纵即逝,抓不住就等于不会写字。比如,该提的时候没有提,笔锋依然按着前行,笔画就会等粗。该按的时候没有按,笔锋轻轻掠过,必然产生纤细乏力的笔画。该转的时候没有转,该折的时候没有折,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巧妙把握用笔时机依赖天赋和训练。就天赋来讲,有的人敏感,有的人迟钝,有的人激情,有的人木纳,不同的感觉决定着不同的用笔时机。比如,提按交错越复杂,点画形态就越丰富;转折越频繁,点画缠绕就越多。合理的时机选择可以增强书写效果,不合理的时机选择则损害书写面貌。善于制造用笔时机依赖审美能力。汉字书写用笔的时机可以创造,提前或延迟用笔时机,都可营造不同的字形组合。提前或延迟用笔时机,是书写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书写能力的具体体现。提前或延迟用笔时机,可以打破汉字书写的条条框框,摒弃陈规陋习,写出新的形态。可想而知,一个驾轻就熟的书写者,对提按顿挫了然于胸,无论用笔时机多么复杂,他都能灵活掌握和运用,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用笔动作的位置确定问题。时机难掌握,位置也难找准。位置指实施用笔动作时的纸面落点。比如,横折笔,下笔到收笔的折点位置在哪里,合适不合适,准确不准确。不合适,不准确,折点位置不同,字迹形态就会发生变化,轻则不入常理,重则难以辨认。其实,字形架构变化并不大,也不容易随意打破,有时为了审美的需要,必须做出相应调整,调整的动作与字迹的大小和点画的位置密切相关。大字笔画长,笔锋运动距离远,提按转折的位置相对偏长,反之亦然。实际书写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初学者的字迹,由于书写功夫不够,技术掌握不熟练,点画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提按转折位置不合理,汉字形体必然发生扭曲,结字就可能违反规律。用笔动作的发力位置流动性很强,即使书写功力极其深厚,书写技巧掌握非常娴熟,正确把握也非常困难。原因是汉字书写有个再创的过程,在原形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变化,创造新的视觉效果。同时,书写者都有一套个性独特的书写经验,这个经验既要符合汉字结构的书写特点,也要符合正常的审美要求。用笔动作的空间位置是个复杂的变体,如何把握因人而异。
用笔动作的速度把握问题。用笔速度,指笔锋运行的快慢。书法的点画讲究势力。势的形成与力的产生,依赖笔锋运行的速度,速度的快慢决定笔形和点画的形态。笔形意味与点画形态又取决笔锋速度与纸面的摩擦力。速度快慢与摩擦力并不成正比,决定因素在于锋面角度与运行速度的快慢。这是一个复杂难解的动态问题,很多书写者终其一生也没有弄明白。比如,点画爽利源于笔锋运行的疾涩,反过来笔锋运行的疾涩又不能完全达到爽利的目的。这种是是而非的概念,理论上难以说清,操作上也难以把握。因为理想的点画是多种要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强调一方,必然忽略另一方。比如,强调速度问题,那力度问题呢?汉字书写的速度极为重要,离开速度,其他问题无从谈起。笔画类型不同,字体要求不同,纸张生熟不同,墨汁浓淡不同,用笔的速度都会不一样。楷书点画的频繁间断,草书点画的连续绵延,对用笔速度的要求十分苛刻。比如,汉字走之的书写,既有提按动作,也有顿挫动作,还有转折切换锋面的动作。这些动作必须着眼于走之的构成特点,在笔锋运动的快慢中实现。这个过程短暂、微妙、复杂,多变。高明的书写者落笔时条件反射,意到笔到,鲜活的走之就会呈现在眼前。对于“生手”来讲,寄希望没练功夫就能完成理想的偏旁部首,简直不可思意。
用笔动作的力度掌控问题。用笔力度,指笔锋提按、顿挫、摆动、转折的力度。如前所述,一个字的形成有用笔的时机、位置、速度,但用笔力度是驱动用笔动作的力量源泉。试想,没有力量的驱使,笔锋不能运动,何来的用笔动作。这个力是肢体发出的,通过腰、肩、大臂、小臂、手腕传递到控制笔杆的手指上,驱动笔锋作上下左右运动。这个力量到不到位,最终决定用笔动作的到不到位。用笔力度是个硬功夫,必须通过后天的勤奋努力才能取得。书写功力转换成用笔力度关键在于技巧,技巧除了熟练之外,还要运思,通过天赋灵感加以美化,最后才能灵活运用。力度有大有小,有强有弱,什么时候用力,用多大力,因字形结构而定,因书写风格而异。但巧妙运用是个前提,书法呈现的是极至抽象的黑白线条,如果缺乏巧妙的用力,营造点画的视觉意味,书法的欣赏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书写者不光会用力,还要巧用力。用笔力度重要,但又不容易掌握。比如,提按的力度,就很难把握。我们通常所说的按,是将笔锋按向纸面,这个“按”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按,而是提着“按”,也就是将笔杆牢固地控制在手里,用挺的感觉将笔锋“按”下去,这样笔锋才不至于摊软地卧在纸上。这个动作看似简单,相信很多人不以为然,但是真正掌握并不容易,它需要日积月累的体验和感悟。
用笔动作的时机、位置、速度、力度四位一体,力度是驱使笔锋运行的动力,速度是寻求变化的基础,时机和位置的把握是用笔技巧的能力体现,四者相互交织,互相依赖,共同发挥作用。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字形结构和书写要求决定用笔的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必须着眼技术需要和审美要求作适当的调整和转换,使用笔的各种因素协调一致,焕发出各自的艺术风采。同时,又要强化用笔能力,巧妙化解矛盾冲突,突出不同的用笔特色,增强艺术效果。汉字书写活动是由前往后一次完成的。笔锋的运动常常跨越时空,肢体由内向外溢发动作,并以一种流动的方式不断延续。这种运动首尾一贯,一次完成,不可重复。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书法用笔在“难”,不在“变”,“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这种复杂多变的用笔模式,出现在徒手作业面前,似乎难以把握。因此,书法用笔难解易变,也不失为一种实际需要。我无意冒犯书法先贤,意在阐述一己之思,如有不妥,欢迎方家、道友“拍砖”。
2016/2/6
书艺公社是2002年创立的中国书法专业门户网站。书艺公社创建至今已有注册会员逾十万人;全站帖子量级达至二百万级;高清海量资料珍贵图片逾千万幅。推介传播历代及当代书画名家及中青年书画家近万人;纪录了从2002年以来业界几乎所有重要的人物、事件、展览、活动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上永不落幕的 展馆、“当代书画史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