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源头第一村--朗际--宁都古村

宁都县位于赣州市最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也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县。去朗际村,本来只是冲着一座牌坊--朗际牌坊的。谁知最后拾到宝,竟然演绎成一次意外的艳遇之旅,这可是事先没有预测到的。

当时是从广昌的甘竹镇出发前去朗际的,要开近九十公里的路程,这也是我开始是有点摇摆的原因:路途遥远,而且看看地图上那些弯弯曲曲的线条,就知道山路必不可少。这时强迫症倒成了好东西,说走就走,先别想困难的事。

路边忽然出现一座丹霞地貌的山峰,有牌子标注其名字--戈镰石,原来这里已经是南丰县地界了,白舍镇池渡村。停车瞧一瞧。

这张是网上图片,没事的话倒是可以看看。当然我就不在此列了。


好在总体路况还行,就是在宜黄县与宁都县交界处有一段土石路,长达几公里,坑坑洼洼的,普通轿车的底盘还真过不了。最后进朗际之前也有一段非常弯曲的山路,无论怎样,平安到达才是硬道理,当看到村口矗立的这座牌坊时,“赣江源头第一村”几个字就让我惊喜了一把。

肖田乡朗际村处于宁都、宜黄、乐安三县交界处,距宁都县城90余公里,距肖田圩镇30公里,是赣州的“北极点”。据史料记载,朗际村始建于唐朝末年,历史悠久,人文绘萃,距今己有1000多年的历史。原来是千年古村,失敬了。


村口有一座小石拱桥,对面有座小小的观音庙。桥除了栏杆之外应该是老的,过桥后有石子路通往村里,估计应该是古驿道了。


村门牌坊后过个两三百米,就看到这番景象:村口屹立着十几株高大的古枫香树,透过树丛隐约可见一排老宅,十分惊艳。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古树就是古村的最佳搭档。


影影绰绰的马头墙

赣江源头--朗际

路边的小溪就是赣江之源了

这里居然还有一座古桥

两墩三跨石梁桥,船形桥墩头部做鸟头状。

过来看更明显

源头的水清澈透明。

村后的王陂嶂高耸云端,海拔达1266米。朗际村海拔近1200米,是一个高山古村落。


适才看到的这一排古宅原来就是村子的“三祠一庙”古建筑群。


第一座是“淳仁公祠”。顺带说一句,朗际村民主要为萧姓。

大门门额有“赐进士奉政大夫历任泸州严州二郡”和“淳仁公祠”字样,萧淳仁为明朝进士。

大门的灰塑装饰图案


团花图案灰塑十分精美


两侧开有小门,一门匾书“乡贤”,另一边书“名宦”。


又见到这种烧制有花纹的砖叠涩。


屋角的出挑用的是砖斗拱


从旁边巷子里的小门进入,里面是一个两进一天井祠堂。


里面摆放有许多轿子,这些都是过年时节村里搞客家民俗“奉神灵”活动所用。届时,村里是旌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男丁则不分老幼抬着神轿在村中游弋,最后回归平山古庙。这跟之前介绍过的南城的游老爷类似。

二进寝堂看来刚维修过。

两边墙壁分别书写“忠孝”、“廉节”,乃朱子字体。

紧接着是“淳粹公祠”,为萧淳仁之兄萧淳粹所建。

外表是一个高大的牌坊式门楼。

以砖叠涩出挑

同样以灰塑图案装饰

“淳粹公祠”内部,也是二进一天井。

门厅屋顶有一个八卦藻井

像鳌鱼图案的撑拱

柱础相当别致

寝堂门扇的通花木雕


接下去这座祠堂叫“云山公祠”,为萧淳仁同宗所建。

这座祠堂有别于前两座,祠堂前面建有围墙,围成一个院子,开有两个牌坊门供出入。

后边就是村子的古枫香林了。碧树粉墙,相映成趣。

牌坊门为石块砌筑,脊角有鳌鱼装饰,最上方中间是太极图案。

“云山公祠”字样模糊。

两边小门门额同样分别是“名宦”和“乡贤”

祠堂院子里有夹石一对

“云山公祠”的木构看来保存得不错

结满青苔的天井

里面还有人居住,所以摆放了许多老物件

“云山公祠”后面,就是村里的古庙--平山古庙。

里面供奉的神仙不少,这个石制香台看起来倒是有点年头了。

村口的古树老的有六百年了,这绿色,简直亮瞎眼了。

枫香树美丽的叶子

让人对于金秋的美丽有了格外的憧憬...

这就是以前进村的卵石路了

曾经的村门只留下几块石头...

山间的这么一小块平地,辛勤的客家人又怎么会错过?

又到了城里孩子的扫盲时刻--水蚊子。

小蝌蚪找妈妈...

不远可见村口牌坊

村口的这片古树,除了枫香,还有松树

美丽的田园风光让我心旷神怡

原路返回,继续往村里深入

村里新建的文化广场,一座古牌坊矗立眼前。

广场的表演台。照墙上是一首诗《请兵道中作》:八表同昏草露深,西风愁绝不成吟。申包胥有伤时泪,南霁云无食肉心。日月重光天与子,山河正统古犹今。微生千里间关意,净洗妖氛待相霖。

作者萧立之(公元1203年~?),原名立等,字斯立,自号冰崖,朗际村人,晚宋入元的遗民诗人。理宗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进士,官至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南宋危急时期,参预保卫本朝的战争;南宋亡后,对元代的统治极端憎恶,遂而归隐。诗作品大多爽快峭立,自成风格,为谢枋得所赏。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敏《识后》,明嘉庆《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副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萧立之可以说是一个被忽视了的牛人。现存作品有《冰崖公诗拾遗》3卷,收其诗400余首。诗风爽利明快、简劲深峭,自成一体,被誉为“南渡以后之高品”。钱钟书先生对其格外重视,《宋诗选注》中选他五首诗作为终卷,并在小传中高度评价其人品和诗歌:“这位有坚强民族气节的诗人没有同时的谢翱、真山民等那些遗民来得著名,可是在艺术上超过了他们的造诣…不像谢翱那样意不胜词,或者真山民那样弹江湖派的旧调”(《宋诗选注》,三联书店2002年版),对其人品与文学造诣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开始参观朗际牌坊

朗际牌坊,全名应该叫“朗际节孝牌坊”,座北朝南,面阔5.7米,通高7.7米,青灰麻石垒砌,四柱三间五楼,底设石门槛,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

朗际节孝牌坊为江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坊顶两端饰鳌鱼,中间有一葫芦形状的雕饰,中间雕刻的是魁星;龙凤板刻“圣旨”二字。

戗鼓石线条简洁利落

下方座石雕有精美花纹

字板刻有“旌表儒童肖行三之妻黄氏坊”。

相传,黄氏生有三个儿子后,18岁丧夫,从此没有改嫁,而是凭一己之力,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成人。当三个儿子考取功名衣锦还乡之时,她却因积劳成疾去世。儿子们感念母亲的德孝,奏报朝廷,乾隆皇帝知道后,特下诏立节孝牌坊,以旌表黄氏贞节,子女孝道。


中间字板刻“节孝”字样,字迹应该是朱子字体;上雕刻有龙门图案。


龙凤板刻“圣旨”二字


转到牌坊背面


装饰的雕花略有差别


比较奇怪的是,背面龙凤板刻的居然是“恩荣”。前后不一致啊


脊吻有鳌鱼装饰

怪面兽?分明是人好吗...

在节孝坊后不远,还有一座进士牌坊,这可是意外收获。

这个牌坊上部已经塌毁,还有一门被房子挡住。


等到了后面,看见进士牌坊全貌之际,我几乎是高兴得跳了起来...

因为这座牌坊的构造前所未见。据介绍说,此牌坊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原分两层,下层为四柱石质,上层为木质结构(已毁),牌坊主人就是之前介绍过的萧淳仁。

萧敏(生卒不详),字淳仁,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丙辰科进士。初知浙江归安县。严明刚介,不避权势,以贤能召入朝。因忤时贵,出知泸州县,后升严州同知。丁忧归,病卒。名入乡贤。

戗鼓石十分巨大,给人稳固厚重之感。


我说的此牌坊结构罕见,单就残留的这三门石质部分都与众不同:石柱分两段叠加,上架石梁,其上才是门楣,与石库门构造类似。

看完了两座牌坊,继续前行

这房子的山墙每边四坡,脊部有鳌鱼装饰。


转到正面


墙上开有扇形漏窗

古宅大门书“紫气恒瞻”。

门侧有精美砖雕

龙头图案

拐子纹

非常少见的团凤图案砖雕

入门是一天井,大门与正厅呈90度角,应该是有风水上的考量。

天井照壁

照壁上也有精美的砖雕,图案罕见。

下面这图案应该是莲花吧

万字纹

门扇雕花

正厅藻井

龙撑拱

正厅后有一狭长天井

后有寝堂

后座为两层楼房,五开间

从侧门出来,山上一片高大的古松像卫士一样守护朗际古村

这也可算是赣江之源

还能见到雕刻得如此繁复精美的砖雕漏窗

最后往村口走去,这片翠绿令人陶醉、不舍离去

村口古驿道,边上可算是风水林了

还有这些小型梯田

水色山光、景致绝佳

离村不远的一条岔道上,还有一座精致的古凉亭

脊吻处饰以鳌鱼,顶部中间有一个葫芦。

凉亭门匾刻有“悠然亭”,古人劳作之余仍然不缺生活情趣啊

中部木构已经不见

田间的一群小鸭子惶恐的盯着我...

再见了,朗际...和那一片难舍的绿

(0)

相关推荐

  • 龙川古村,尽占天下风水的徽州古村落

    龙川,又称坑口,它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城东,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徽州古村落.龙川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村落如一叶舟船北依登源河,村头有龙须山耸立,与村西的凤山对峙,整个村落地势如舟船出海,堪称风水 ...

  • 福州林浦村:一座富有传奇历史的古村

    在福州,有一座鲜为人知,却又富有传奇色彩的古村,那就是林浦村.林浦古村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会展岛东南隅,北临闽江,南靠九曲山,隔江与鼓山相望,有内浦环绕成岛,原本以村内濂江取名为濂浦,后来迁入大量林姓的居 ...

  • 林浦古村 —— 活史书

    林浦村位于南台岛东北部闽江沿岸,古村落内分布着多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景点.但最让村里人引以为傲的是村内的尚书文化,明朝闻名八闽"七科八进士".中国几千年封建史中唯一的"三 ...

  • 每座村庄都珍贵 | 周华诚

    文/ 周华诚 到金源古村去的时候,我带了一本书--余华的<活着>.余华在序里写道:"我相信是时间创造了诞生和死亡,创造了幸福和痛苦,创造了平静和动荡,创造了记忆和感受,创造了理解 ...

  • 董家介山村:生态硒谷书香里

    行驶在富硒路上,两旁草树葱郁,生机盎然.富硒农业加工企业比肩而设,现代厂房与传统民居融为一体,山水风光中透着勃勃生机.沥青路面黝黑而洁净,连绵冬雨洒在路面,泛着清新的亮光.虽然已是深冬,置身于这样的环 ...

  • 江南第一宗祠村--东龙古村(下)--宁都古村

    出来继续 又见木栅门楼.原来这是位上祖祠,又称上大屋. 位上祖祠是座支祠,建于康.雍年间,为东龙李氏26世元举公所建.位上祠又称"上大屋",位于村中心,祠为砖木结构,呈围屋状,座东 ...

  • 江南第一宗祠村--东龙古村(中)--宁都古村行

    从东圃侧面通廊进入百间大屋的最重要部分-仁方公祠.这也是整个大屋的精华所在. 最前面是一个天井 天井照壁上书大大的"福"字. 天井屋檐为砖叠涩出挑,檐下有精美砖雕. 正中图案为双凤 ...

  • 江南第一宗祠村--东龙古村(上)--宁都古村行

    东龙古村,位于宁都县东大门田埠乡境内,东接石城县小松镇,离宁都县城50余公里,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东龙是个聚族而居的古村,全村几乎全部为李姓,目前有村民400余户,人口2000余人. 历史上的东龙富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浙江省楠溪江古村

    楠溪江的古村,他们岁月沧桑,但完全不会让人觉得严肃.沉闷.置身古村,不仅可以欣赏诗意山水风光,还能探寻楠溪江独特的人文精神,领略深厚的瓯越文化. 小编这就将楠溪江古村人文游地图奉上,按照这个地图走走吧 ...

  • 江背古村--宁都古村

    江背古村,位于宁都县县城正北方,石上镇西北方向约10公里. 江背古村建村历史久远.早在公元949年,从山西.河南一带为避战乱迁来的了七八户刘姓人,在这里居住了六七十年后,认为这里群山环绕,交通不便,也 ...

  • 杨依古村--宁都古村行

    杨依村位于宁都县黄陂镇东北部,四面为丘陵地,中间低洼平坦,黄陂河经境内流入梅江.杨依古村是著名的客家民俗文化村落之一,也是谢姓聚居的大村落.唐乾符年间(公元874-879年),江南谢氏五郡始祖谢衡(东 ...

  • 秘境--旸霁古村--宁都古村

    看过介绍晹霁古村的资料,几乎无一例外用了"秘境"这个词语.其实资料很有限了,毕竟知道这些古村的人本来就少,而喜欢这些古村,愿意专程去一趟又是另一回事.很多古村落的发现发掘,倒不如说 ...

  • 华南管氏发祥之地--带源古村--宁都古村

    从朗际村出来,就近赶去同属于肖田乡的带源古村. 带源古村在肖田乡政府东约三公里许,同样是一个千年古村,是一个以管姓为主的村落,过去曾经是个兴旺富庶的世外桃源.村中流传有"九井十三巷,一百零八 ...

  • 图片日志:婺源汪槎村(一)——古村与古树

    从庆源去汪槎不远,顺路,只是乡道好似更加陡峭崎岖.汪槎分为里汪槎.外汪槎,旅游出彩的点--夫妻树在里汪槎.这对夫妻树,入了婺源县志,是两株500年以上树龄的古银杏,它们一雄一雌,长在溪岸上,一左一右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