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保定——找寻中西合璧的建筑风

我们定位的是保定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风,这是我们迷恋的一道风景,我们努力去拼接去完善,虽然可能永远无法做到完美,尽力就好。保定民国建筑风——参酌古今,兼容中外,融会南北,堪称西风东渐时期东西合璧建筑艺术的缩影。

它从何时而来,到何时而终,它体现在教育建筑、教会建筑、图书馆建筑、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各种类型建筑之上,是保定历史上建筑特色的一大亮点,虽然和天津无法媲美,也是保定城市建设史上浓重的一笔。

保定拥有众多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中西合璧的建筑风从清末开始、民国至1949年建国前,他们的设计、构造和风格,既保持了传统建筑特色,又体现了近代西方建筑风格对保定的影响,全面展现了保定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的演变过程。

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记录和见证,可惜的是很多民国时期的建筑今天已经不存在了。今天我们就来探求保定中西合璧的建筑风。

十九世纪后三十年,伴随着清末新政,清廷力图在军事、官制、法律、商业、教育和社会方面进行一系列系统性改革,新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也为辛亥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准备条件。在这个大背景下,保定城市空间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西方的教堂、医院、诊所、药房,以及近代化的工厂、学堂、金融机构、铁路、火车站、邮局、电报局等建筑都己出现,虽然整个城市建筑特色仍以传统的建筑风格为主,但已夹杂了各种引入的外国建筑和近代建筑,又有中西合璧的洋式店面,整个城市的建筑面貌不再统一,虽然这些建筑数量不多,已经开始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传统城市保定已经创办了近代的工业、教育、金融、交通、邮政、通讯等事业,虽然刚刚起步,但毕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保定北方建筑的粗犷浑厚,与西方古典建筑的雍容典雅、现代建筑的简洁明快既互相共存,又互相交融,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都市繁会图卷。

老农大校园——保定最璀璨的中西合璧建筑风,不逊色水木清华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直隶总督在城西南灵雨寺创办畿辅大学堂(直隶高等学堂),为保定第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学校。清末民初,保定的高等教育兴极一时,仅高等学府就达十余所。后畿辅大学堂改称直隶高等学堂,农业学堂在保定西关外与直隶高等学堂仅一墙隔。

1902年,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新政”颁行中,直隶农务学堂在保定创办,它便是河北农业大学的前身,这是我国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农务局开始时划定西关灵雨寺北的土地四十余亩,后来在建起教室、宿舍、食堂、会客室、实验室、办公室等一百一十多间房屋后,又购置校园周围民地一百多亩,作为学堂实习和实验场地。这两所学校的先后建设为这方土地开辟了奠定了中西合璧建筑的风格。

▲这是灵雨寺老农大建筑组经典的建筑,坡屋顶,拱形百叶窗。

▲这是灵雨寺老农大建筑组经典的建筑,坡屋顶,拱形百叶窗。

▲这是灵雨寺老农大校园内的建筑。

经大量老照片考证,河北农业大学灵雨寺老校区(今八中校址),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畿辅大学堂与直隶农务学堂的建设为这方地域定了中西合璧的基调,图书馆为传统建筑,校门是传统建筑,气象观测台为中式建筑,园林为中式建筑,而二门及教学楼,实验楼为中西合璧折中建筑风格。

毕竟这是慈禧太后批准而建的中国第一所农业院校,有点像清华校园的中国古典园林与欧式建筑并举的例子。

▲这是灵雨寺老农大气象观测站,经典的传统建筑样式。

中西合璧的建筑风,从晚清、民国至1949年建国前,随着西方思潮的引进,变得“洋气”之外,装饰材料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晚晴开始,西方工业国家用于建筑的材料,如砖块、水泥、石材和玻璃等随着殖民者传入我国,打破了木材在建筑中建造和构造的主导作用,红砖、石材、水泥和钢筋混凝土被大规模的运用,现在保存于世的民国建筑中,砖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石材立面是主要的建筑形式。

▲上世纪九十年代,老农大的大礼堂建筑还在,伴随着家乐超市的兴建被拆迁,是一大憾事。

教会在保定建设的中西合璧建筑

清末,天主教、基督教先后在保定设西医诊所,西药商业随即产生,最早有中英、中外、范阳药房,到光绪二十二年,西药业己有相当规模,并超过了中药业。

▲法国人在西大园附近建设的修道院。

▲ 保定西关的小修道院。

▲教会在南城墙和北城墙附近建设的学校,左侧这个是妇幼保健院曾经的宿舍楼,右侧还没考证出来。

▲八十年代,思罗医院旧址——保定市第一人民医院。

西方传教士在保定创办教堂、开办医院、学校和慈善事业,使保定的建筑形制起了变化。如保定思罗医院是基督教长老会投资创办的一所教会医院,是除北京、天津之外,在华北创办最早、设备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医院,思罗医院的医疗设备尤其先进,在华北除协和医院外可说是首屈一指,医院有一台当时少见x光机。

▲美丽的思罗医院的建筑。

▲最有影响力,今天保存完好的还是裕华路上的天主教堂。

东西南北大街上的商业建筑、古城内的民国风

保定逐渐形成了以马号和东西南北大街为中心的商业街,各大商号纷纷在西大街设店,建成一批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店铺。其建筑形式既保留了中国的民族特色,又融入了西洋建筑风格,形成“中西合璧”式,集中体现了民国初期的经济和建筑文化。

保定东西大街商业建筑开始中西合璧演变的时间经过我们推敲是1912年间的壬子兵变,归咎于一场兵灾。1912年3月1日,京师兵变消息传至保定,市面不稳,乱兵以煤油将城门烧毁后 ,一拥而入,到处劫掠,纵火焚烧,东西南北大街破坏严重,我们根据老照片判读,兵变前商业主街是传统商铺形式,兵变后西式建筑风格成为主导。

▲我们根据老照片判读,兵变前商业主街是传统商铺形式,兵变后西式建筑风格成为主导。

▲西大街完全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了。

▲民国及建国初期的稻香村。

▲民国西大街上的商业建筑。

▲贡院位置的办公建筑。

▲府河航运社。

民国虽然只有几十年,但同样也是中国历史上精彩丰富、风云变化的时代。中西碰撞、新旧更迭,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本,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民国时的建筑也有其与“前”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民国保定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各个民国建筑的风格各不相同,而说起民国保定建筑其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洋气”。

从复古风格到现代主义,建筑形式风格的变化并不是突变和跳跃式的,民国时期的建筑大多数风格处于这两者之间的过渡状态。既注意到保留中国的传统风格,又吸收了一些西洋建筑风格,具有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阶段的特点。

▲光园是曹锟总统修建的中西合璧居住建筑的典型。

▲保定女师也是中西合璧建筑的代表。

▲保定女师也是中西合璧建筑的代表。

▲保师附小也是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大代表。

▲直隶图书馆是公共建筑的代表。

▲清河道署是民国王占元时期改建的民国中西合璧建筑的典型,今天改建成了清式建筑,是对保定整体民国建筑风格定位和过程的缺失。

▲被拆掉的数不胜数的民国风的保定经典住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