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的意境和内涵

中国诗歌报★有温暖有情怀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现代诗的意境和内涵

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得到读者的传颂、肯定和喜爱,很大原因是她意境的美妙和内涵的深邃。我们知道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她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真如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说的一样:“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诗,是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深化,产生了情感,感情沉淀、积累到倾注表达的一个心理过程。那么,一首好诗至关重要的是什么呢?

一、意境的优美

诗是很讲究意境的。所谓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诗贵在意境等,就是讲诗的意境的重要性。一首诗光有美的形式、美的语言、美的韵律,如果意境不美,诗就不会震撼人,也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何谓意境?意境就是诗人在诗歌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艾青说“意境是诗人对于情景的感兴;是诗人的心与客观世界的契合。”一个道理。意境依赖于意象而产生,又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的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丰富的想象。舒婷的《惠安女子》:“野火在远方,在远方/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以古老部落的银饰/约束柔软的腰肢/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啊,浪花无边无际 ”  诗一开头以流动的意象、柔和的色彩勾画出一副美丽的画面:一个纯真、美丽的少女亭亭玉立于海天之间。然而诗人不是肤浅地观察生活,实录生活,而是契入人的内心世界,从中发现更真实、更本质的存在。“天生不爱倾诉苦难/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唤醒普遍的忧伤/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一个“咬”字,十分生动,让读者浮想联翩,诗意曲折尽致。后五行奇峰突起,完成了诗情的飞跃,诗的份量骤然加重,诗的内涵也就厚实了。惠安女子由于“裸足”与“碱滩和礁石”的出现而多了些苦涩味,多了些悲凉。诗的意境更为丰富更为深远。“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诗,意境的优美在于语言的表达。文字要意象丰盈,关键还要有内在的逻辑的支配。如彧儿的《雨》:“甜美的声音/醉了我迷茫的梦/惊觉中,只一眼/便寻见你的芬芳    似娉婷的莲/一枝不染淤泥的美/亭亭玉立于掌中     怦然心动的眼眸/为你,绽开满腔的温柔” 意境是诗人苦心经营和刻意追求的。由于小诗巧妙地把声觉、视觉、感情三者融合为一,因而营造了一个线条清晰、柔和优美的境界。反之,如果诗意象凌乱,诗就晦涩或者让人看不懂。

无论是什么诗,或是含情委婉的,或是悲怆豪迈的,或是典雅唯美的,都要有感情的支撑。作者如果能把自己深厚的感情浓缩在精练的诗句中,又能较好地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色彩的意象里,诗美好的意境就会感染人感动人。如贪梦牛的《活着》:“今生加上来生,/还能不能回头?  此岸连接彼岸,/是否还要回眸?  古老的故事仍在继续,/微笑已渗出立春的暖流。  你呢,/有没有忘记我的谎言?   风无奈地掠过黄昏,/时间诚实得如一枚制钱。    那些我爱的人,还有爱我的人,/仍然在征服着冬天。  我的祝福和祈祷已经慢慢发芽,/于是,他们的美梦就在黑夜里泛滥。   幸福还需要理由么?/清晨我第一个起来,跑得很远。    喧闹的聚会,/酒醉一般柔软。    每天我都会刮掉胡须,/为了自己的名字,打印在纸上更加体面。   学会慢慢摆渡吧,/慢慢摆渡的不仅仅是生命;  还有延伸着的足迹,/活着的尊严。”

二、内涵的丰富、深刻

人们写诗,或是抒发自己的感情,或是为了反映事理,或是寄情山水,都是为了表达

自己当时的一种心境或对事物的认识。诗人的责任感,知识层次,感情的深浅,驾驭文字的功力等都决定着诗之内涵的厚重。诗的灵性,诗内涵的丰富、深邃,是会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在进行诗歌创作时,除了要注意意境的描述外,还要重视诗的内涵,也可说成是诗的质量。

现代诗从郭沫若、艾青、徐志摩、李金发、戴望舒等人的作品到朦胧诗、新生代诗,一路走来,佳作迭出。大气凝重有之,委婉柔情有之。但一首优美的诗、有质量的诗,无不折射出其厚重的历史美、深邃的知性美和丰富的人性美。现代诗的美感也因此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徐敬亚的《既然》:“既然/前,不见岸/后,也远离了岸  既然/脚下踏着波浪/又注定终生爱着波澜  既然/能托起安眠的礁石/已沉入了海底   既然/与彼岸尚远/隔一海苍天/那么/就把一生交给海吧/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四个“既然”连接的四组诗暗示出人类生存的艰难。渺小的人类如同在浩瀚的大海中,前也无岸,后也无岸。但要生存,必须踏着波涛前进。前进,或许会有新的发现。小诗所表现的正是诗人对生活本身宏观的、哲理的思考,也是对人类在历史坐标上自己位置的正视,从而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是从迷惘中觉醒了的一代人,对生活的重新选择和思考。

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不管用什么手法,或隐喻、通感,或错觉、幻觉、艺术变形,好的诗都离不开社会生活。因此,《关于朦胧诗的三味、三度及三品》中说,朦胧诗有三味:“思的迷惘”、“感情的隐秘”、“艺术的新异”,应有三度:“自我表现”、“打破传统”、“艺术创新”。并把诗分为三品:“凡有积极意义,艺术技巧上有创新的列为上品;内容一般的,或富有感情而尚未临于消沉,表现手法新颖的列为中品;内容不好,消沉颓废的,即使有比较新奇的表现技巧,列为下品。

艺术上,现代诗往往以象征手法为中心,巧妙地把想象力、情感、意象融为一体,从而表达出自己对生活,对生命,对大自然的感悟。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审美观,又决定了诗人对“人”的开拓更为直接,更为普遍的寻求。如昌耀的《车轮》“晨曦里,车轮/恍若是刚自太阳分裂的个体/旋转着健美的圆弧/耀动着生命的光斑/向我投来/于是,一阵泼辣的旋风/从我耳边掠过/我觉得似乎是一群群飞鱼/正朝向港湾之外跃去——/去追逐深海的舵叶/去追逐蓝天的帆影/去追逐未知的世界……/曾长久地沤渍于死水的理想/该是如何狂恋于这线条明快的旋律”诗不直接反映现实,但读者能从他诗中精细描绘的感觉世界中,看到现实世界的光影,听到时代前进的脚步。诗人运用通感手法,将触觉转化为视觉:车轮很小,但人心的领域很大。这是饱经磨难而心未冷的真实写照。

总之,贴近现实生活,走进社会、融入社会的诗,使人觉得亲切;反之,脱离生活,意象密度过大,一味追求哲理而抽象玄奥的诗,易走向晦涩和滞塞。

来源:一箭秋水博客

中国诗歌报(中诗报)平台投稿:1、投稿作品均须通过编辑审定后,方可在平台刊发。2、作品15天内没有采用的,说明作品文本不适宜刊发,请投往他处。3、优秀作品刊登在中国诗歌报纸刊。4、投稿统一邮箱为zgsgb2@126.com

中国诗歌报(中诗报)平台

中国诗歌报属下天安门文学平台

中国诗歌报下属中诗报朗诵中心平台

中国诗歌报下属中诗报诗词创研中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