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箴:使人向往,使人迷恋~序《马继忠白描山水集》

马继忠教授和邵大箴先生

评品写实具象绘画的标准应该一是真实,二是生动。可是,现在有人一听说“真实、生动”便很反感,以为这是老掉了牙的审美趣味。在他们看来,人类进入科技时代之后,艺术凭借先进科学技术和凭借想象力振翅腾飞,大可天马行空,不必囿于传统审美的标准。从这种观念出发,绘画本身也应该被束之高阁而被观念艺术所取代,更不用说写实具象绘画了。这是当前艺坛很“摩登”的看法。这样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今继续创作绘画和对它继续提出真实、生动的要求,是否真的过时了?

这是一个大问题,要讨论和回答它不是这篇短文所能胜任的。我只是简单地说,绘画是人类经过长期探索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它有永久存在的价值,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失去自身的意义。当然,它要从时代变革的步伐中吸收养料

,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同样,写实具象的绘画是绘画创造中的重要样式,它的存在是不可取代的。只要有绘画和有写实具象绘画的存在,真实、生动的评品标准就会得到人们的认同和尊重。

我们要求的是艺术创造意义上的真实生动,并不是对客观自然的机械模仿,不是满足于表相的通真。所谓创造意义上的真实生动,包含了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在客观方面艺术创造要忠实于客观自然,反映客观的真实;在主观方面,要

求艺术家必须有自身独特的认识与感受,并要有与此相应的表现技巧一一描写、表现的能力。绘画创作是画家手、脑、心相协调的产物,不仅靠艺术家的思考和心智,还要靠手的劳动,要凭借几十年的手艺积累。现代有些人对要用头脑、用心灵做艺术是不怀疑的,但对用手、用手艺却有疑义。他们鄙视手艺,以为艺术家重视手艺便成了“手艺人”。如今艺坛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号称“艺术家”的人跪倒在“观念”之下,只会用五花八门的“点子”唬弄大众,而真格动起手来,便让人大掉眼镜。

上面这些话,表面上看来似乎与马继忠君白描山水的话题无关,但却是我阅读了他画作之在头脑中翻转的一些想法。因为不把评画标准这个前提弄清楚,面对他的画作便很难有共同语言。如果我们认可绘画(包括写实具像绘画)存在的价值,那么对马继忠的既忠实于自然又有强烈个性风格的白描山水肯定是赞赏和佩服的。他作品中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吸引和征服着我们。我们在他一幅幅看似随意但却匠心独运的画面上,看到了一位艺术家的真诚、执着,对大自然的无比虔诚和热爱,对创造境界顽强的探索与追求,对 民族艺术格调和趣味的深切领会和体悟;当然还看到他对绘画“手艺”的迷恋和自豪。

我一直以为,好画创造的境界往往使人向往,好画的构思和技巧往往使人“手痒”,也想跟着去画几笔。马继忠的白描山水中的情景让我们神游其中,乐而忘返;他精湛的手艺和技巧让我们感受到美感,也体会到一种精神,还迫使我们思考;在这高科技的时代,当我们在赞美科学技术创造奇迹的同时,是不是还要关注和重视人的创造的另一面直接反映人与自然关系和人的本性的手工技巧。需知人类依靠手工技巧创造过无数奇迹,也将会创造新的无数奇迹。诚然绘画是艺术的一种,不等同于一般手艺,它是含有精神内容的手工劳动,但是它须臾离不开手工。艺术家如果鄙弃手工,沉湎于观念的游戏之中,艺术创造是会蜕化、变质的。马继忠是一位有思考、有精神追求的“手艺人”。马继忠的这本白描山水集收录的是他近几年的新作,和十多年前我们看到的他相比,他有不变的一面,也有悄悄变化的一面。他仍在树茂草盛的秦岭中搜寻美,这一点没有变;但他更成熟、更老练、更自信了,他的艺术风格也更个性化,作品也更真实、生动了。我相信,这本画集定会在读者中引起积极的反应,得到他们的喜爱。

是为序。

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