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心烦,不寐,懊恼——栀子豉汤医案五条

3、热郁胸痹(心律不齐)——聂惠民医案

金某,男,14岁。2004年11月2日初诊。患胸闷、心前区疼痛数月。病始于四个月以前,曾患病毒性感冒发热愈后。现证:胸闷不适,心前区时痛,运动后加重,气短,睡卧不佳,食欲不振,二便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不齐。经中西药治疗未效,前来求诊。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舌质略红,苔薄淡黄脉沉略数。中医辨证:外感热病,邪热入里,胸与表近,故前贤有“邪气传里必先胸”之说。热郁胸膈,气机不畅,血脉不利而致胸痹。治当清宣郁热。宗栀子甘草豉汤加味之。处方:生栀子10克,豆豉6克,生甘草6克,麦冬10克,五味子3克,党参12克,远志6克,炒神曲1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郁金8克,茯苓10克。予药七剂,水煎温服。

二诊:2004年11月9日,服药七剂,胸闷减轻,心前区疼痛未作,睡眠转佳,纳谷有增,唯时有头痛,舌质略红,舌苔薄白。宗前法进退,上方去远志,加丹参、葛根,继进七剂。

三诊:2004年11月16日,药后胸闷时痛消失,纳谷复常,上方去柴胡、黄芩,加炒白芍、金银花。14剂,善后收功。随访半年余,未见复发。《经方验案便读》

论;感冒之后的胸痹病,感冒是为重要线索,外感郁其里气之偏,此胸痹辨证也从外感内热研究论治,必竟是区别内伤的胸痹。胸闷,即是主症胸中窒塞,睡卧不佳,即是主症烦燥不眠。二便如常,病不在脏腑。心率不齐,是阳气上盛之阳促,还是火旺营伤之结代?不用炙甘草地黄,当是阳盛之促,舌质略红,心火不降,苔薄黄者,黄为土色,胃气不降而上盛也。此心前区时痛者,窒塞之闷痛。栀子豉汤,泻上阳之盛,吐胸窒之瘀塞。若不加味,大剂运用,此也能自吐。

二诊加葛根加的好。外感之郁,胸膈热盛,必阳明不降而经气郁热。栀子类证,都是阳气上盛,不是肺炎,就是胸痹,皆是外感之后的病。本条医案,同上面的急性心肌炎案。

4、神经官能症——闫云科医案

李某,女,45岁,干部。懊恼半年余,病发时心烦意乱,胸憋心悸,如坐针毡,欲卧不卧,欲便不便,颠倒不安,不能自主,约一二时,症状缓解。初,每隔五至七日发病一次。近,日日皆发,多发于中午。某医院诊断为隐性冠心病,住院后又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经治不效,遂来求诊。望其面色暗红,形容急躁,舌边尖红赤,苔黄腻。询知失眠,多梦,胸中烦热,咳痰黄稠,口苦便秘。切其脉,沉滑略数。诊其腹,柔软无压痛。

此懊恼证也,由热郁胸膈所致。治宜清宣泄热,栀子豉汤系专方也。拟:栀子10g 豆豉10g 二剂

二诊:懊恼止,继服二剂,症再未发。《经方实验录》

5、懊恼证——闫云科医案(情绪病)

王某,女,30岁,护士。邻人恶作剧,毒死家养母鸡五只,气愤难忍,然力小势薄,不得伸张,嗳逆叹息,胸脘胀闷,未几更增心烦不宁,坐立不安,吞咽时胸骨后灼痛难忍,及于后背。消化科诊为食管贲门炎,服用螺旋霉素、B族维生素等治疗,逾月不见转机,改求中药。望其舌边尖红,苔黄白相杂。诊其脉,沉滑略数。

观其脉症,此懊恼证也。因气郁在胸,肝木不达,日久化火,上逆而不降,填胸扰心。治宜清热除烦,宣郁宽胸。拟栀子豉汤加味:栀子10g 豆豉15g 紫苏10g连服三剂,懊恼不再,诸症俱失。《临证实验录》

6、烦燥不寐——闫云科医案

王某,女,68岁,哈尔滨人,患冠心病多年,冬季住海口疗养。王性暄,晨曦带领健身者学练太极拳、剑,一招一式,虽非炉火纯青,然其行可嘉,其情可敬。唯不快者,身在异乡,远离亲友,深感寂寞耳。近胸膺满闷,连续3晚心中焚热,烦躁难寐,后背疼痛,昼则症减。作心电图检查,提示VS V6 ST段下移。王持心电图云:“地奥心血康、心得安、银杏叶片、丹参滴丸,依时按量,从未间断,是冠心病加重?抑或复增他病?'时余亦在晨练之列,望其额顾泛红,舌质如殊。询知胃纳甚好,口干思饮,大便如常,小便灼热。诊其脉,沉弦略数,触其腹,软无压痛。凭脉论证,弦主肝,数主热。其年壬午,中运为木。如是则木郁生火,上扰心官,故而心烦不宁,心热移于小肠,是以小便灼热。治当清、宣、滋、利,四面合围:栀子10g 豆豉10g 麦冬15g竹叶10g二剂二诊;睡眠好转,心烦胸闷不再,背痛亦止。便仍灼热,此热邪下导之征也。

守方二剂。

药后诸症皆失。翌晨,气正神爽,身轻履撕,一动百应,俨若大将军也。《经方躬行录》

7、心烦——刘渡舟医案

袁某,男,24岁。患伤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予麻黄汤一剂,不增减药味,服后汗出即瘥。历大半日许,患者即感心烦渐渐增剧,自言心中似有万虑纠缠,意难摒弃,有时闷乱不堪,神若无主,辗转床褥,不得安眠,其妻仓皇,恐生恶变,乃复迎余,同往诊视。见其神情急躁,面容怫郁。脉微浮带数,两寸尤显,舌尖红,苔白,身无寒热,以手按其胸腹,柔软而无所苦,询其病情,曰:心乱如麻,言难表述。余日无妨,此余热扰乱心神之候。乃书栀子豉汤一剂:

栀子9克,淡豆豉9克。先煎栀子,后纳豆豉。

一服烦稍安,再服病若失。

按语:伤寒发汗后出现心烦,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表邪仍不解,表证仍在,可改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之法,如《伤寒论》57条: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另一种是汗后邪去,表证已解但有余热留扰胸膈,则用栀子鼓汤以清热除烦。本案汗后心烦,而身无寒热,舌尖发红,邪气入里化热之象,则属于后一种,故用栀子豉汤取效。《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论;本条之烦,皆是栀子豉汤提纲之主症。以手按其胸腹,柔软而无所苦,是排除宿食,燥屎等大承气证,此为虚烦,热盛伤神之候。

(0)

相关推荐

  • 医案11:一汤治两人

    成都学员杜亚鸿老师 医案11:一汤治两人 师啊! 您教授的桅子汤确实好用! 我家先生上周咳嗽,喉都咳痛,音都是沙的,昨天用餐时,唇角看着串红泡泡起.看他舌尖是红的,没有薄白苔,情急下,用了家中现有栀子 ...

  • 《深师方》——三黄石膏汤

    三黄石膏汤 石膏.黄连.黄柏.黄芩各二两,豆豉一升,栀子十枚,麻黄三两[. <外台秘要>卷一引<深师方> 石膏汤 外感表证未解,三焦里热已炽,症见壮热无汗,身体拘急,面赤目赤, ...

  • 《伤寒论》必学条文背诵班【坚持打卡第14天】

    <伤寒论>原文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

  • 小柴胡汤合黄连温胆汤合栀子豉汤治不寐医案

    医案 小柴胡汤合黄连温胆汤合栀子豉汤治不寐. 某某,心烦,口苦,入睡困难,时有头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吾师处方如下: 柴胡 15g.黄芩10g.黄连10g.枳实 15g.竹茹15g.半夏15g.陈 ...

  • 栀子豉汤应用的两例医案(一) ——一岁小儿燥扰不宁

    病案一: 患儿的母亲多年前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在我处调理,第一胎来个儿子,去年二胎潮,在我这调理,又生下二宝,因为孕前母亲身体调理的好,孕期很平稳少生病,二宝胎里不带病,生下以后,来我这又拿了大 ...

  • 茯苓四逆汤/栀子豉汤合方加味治疗失眠医案

    失眠属于睡眠障碍,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质量差的一种常见病. 蒋某,女,47岁.有10余年失眠病史,虽服用中西药,可未能达到远期治疗目的,近因失眠加重前来诊治.刻诊: ...

  • 栀子豉汤应用的两例医案(一))——一岁小儿燥扰不宁

                 --一岁小儿燥扰不宁                  蔡文举 方雅 病案一: 患儿的母亲多年前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在我处调理,第一胎来个儿子,去年二胎潮,在我这调理, ...

  • 栀子豉汤应用的两例医案(一)——一岁小儿燥扰不宁

    栀子豉汤应用的两例医案(一) --一岁小儿燥扰不宁 蔡文举 方雅 病案一: 患儿的母亲多年前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在我处调理,第一胎来个儿子,去年二胎潮,在我这调理,又生下二宝,因为孕前母亲身体调 ...

  • 经方医案之栀子豉汤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指因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外界致病物质后所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以发病前有明显的接触史及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限于接触部位,主要表现为红班.丘疹.水疱.糜烂及渗液,自觉瘙痒为临床特征.当发生接 ...

  • 小方治大病——栀子豉汤,心烦失眠,感冒咳嗽,便秘便血。。。

    栀子豉汤出自伤寒论,药仅两味,一般理解,栀子豉汤宣郁清热,为何能治这些疾病,而在于临床善于加减. 栀子豉汤 2味 肥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 ...

  • 黄连汤/栀子豉汤/戊己丸合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医案

    许某,男,59岁.有多年胃食管反流病病史,近因病症加重前来诊治.刻诊:胸骨后烧心,泛酸,胸膈烦热,胃胀,恶心,食凉加重,手足不温,畏寒怕冷,口苦,口渴欲饮热水,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略浮.辨为胃寒胸热证 ...

  • 排脓散/栀子豉汤合方加味治疗糜烂性食管炎医案

    排脓散由"枳实十六枚(16g),芍药六分(18g),桔梗二分(6g)"所组成,是清热排脓.行气散瘀的重要代表方,主治胃痈热证. 糜烂性食管炎是由于各种理化因素造成的食管黏膜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