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你们,都深深鼓舞了我
学校公众号“你鼓舞了我”专题,从2020年6月6日刊发第一篇《又见明眸》开始,至今已有21篇。
“你鼓舞了我”,源于疫情期间县委宣传部关于“大思政课堂建设”的一次讨论,面对初中生三观还未完全确定的现状,陈校长亦有引导初中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责任意识,于是,2020年4月15日开会推动“崇尚英雄,做时代楷模”活动展开。
开展什么活动让同学们由追求那些身价不菲、生活奢侈的明星,开始崇尚那些为了让更多人平安幸福生活着的平凡英雄?
当我们说英雄、做英雄时,孩子们也会模仿。若形成文字,那些大英雄的故事往往搜索就可完成。为力求人物真实可感,陈校长建议,先挖掘身边真实的人物,老师、同学,认真关注他们的言行,叙写日常,在平凡的点滴行动中,认识到他们美好的心灵。
每次读到一篇文章,我们大都能点评出一二,但要写出这样一篇真实人物的2000多字的文章,却并不容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一想,我们确实不曾读过万卷书。从读到写,从输入到输出,还有好大一段距离呢。
熟悉的人物,乍想肯定不难,扳着指头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可是落诸笔端却寥寥数言,这要如何起笔?如何提升?
确实不容易,没有几天的斟酌构思,没有一改再改的文字推敲,哪里会有洋洋洒洒的两千多字文稿?
对“鼓舞了我”的那个老师的了解,往往还流于表面,有时不得不深入到他的课堂,倾听他给学生谈话,甚至要去“采访”他,或者“采访”别人,得到些零零散散的材料。然后像建造一座房子一样:搭起架构,填充材料,逐渐建造起房子。最后再粉刷外墙,室内略加修饰,最后成为一所看起来高端大气、住起来温暖舒适的房子。
但无论怎样困难,大家还是亲自“捉刀”,“泥瓦匠”一般辛苦起来。何况,校长率先写出,并第一个发出《又见明眸》,让所有人无话可说,只有埋头干的份儿。
再忙,大家也会如期交稿,按时发表。偶尔受到“穆仁智”般追着屁股催稿的事儿,也都歉意一笑“马上,马上.....”,熬夜定点赶在12点前发出文档,才长出一口气......
真感情就是好文章。只要展示了人物的真实、善良、美好,就能鼓舞我,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
专题“你鼓舞了我”开始以来,作者们披荆斩棘,给大家奉献了篇篇佳作。这20位作者,从校长、副校长到主任,全都是中层及以上领导,他们除了上课,管理自己的班级,还管理着学校的大小事务。在这样繁杂事务的间隙里,细细构思、琢磨文稿,哪一篇没有经过深夜的思索?不是在夜深人静的当儿才画上句号?
写作,于绝大多数人都是困难的,尤其是大文大理的跨越,让善于深究数学物理的老师以细腻的笔触写出熟悉的同事,真是难为他们了。
不过,经过了这一次“下水”,后面再大的写作困难都是“毛毛雨”了。
有些文稿本身,就已经文采斐然,无需润色,排版后就可以直接发出;有些文稿还需要修剪整理,略加修饰,令他活色生香。就像是某些质朴狭小的房子,需要稍微将框架扩展,材料再细致丰富一些,里外墙略加修饰,就成了高大亮堂的房子了。
学玲老师能够胜任此般“化腐朽为神奇”的重任,她不止是一个“粉刷匠”,她先是以“鲁班”的眼光去审视这个房子,能够看出框架结构的核心问题,且能巧妙的纠正过来,实在不行卸掉重搭,然后恰当填充材料,做到严丝合缝,后期的外墙粉刷和内里装饰更是美到无与伦比。你看到的每个房子都是全新的,且每次都不雷同。
正是有了学玲的帮助,公众号才得以推出这样高质量的文章,篇篇珍宝,字字珠玑。就像陈校长说过的,学玲,能成为作家。
“你鼓舞了我”专题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实验中学年轻老师的快速成长,看到了他们的热情和朝气,看到了他们的尽职尽责;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他们勇挑重担,善于担当,带领着实验中学走向更光明的前方;同样看到了一批老教师,他们经验丰富,“传帮带”着年轻教师,一步不落的快步向前,他们是曾经的中流砥柱,是实验中学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跟随“你鼓舞了我”大半年来,我也被深深鼓舞着:被写的老师,真实、善良、踏实,对学生有爱心、有方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写作的老师,将一腔热情倾注笔端,字斟句酌,细细琢磨,可谓付出了心血;修改者,默默工作于幕后,或大刀阔斧,或精雕细刻,将每一篇都做成可以装订成书的程度,非人人可为也。所有的你们,都深深鼓舞了我。此阶段的文章告一段落,新的阶段将会开启,愿意看到更好的你们,读到更多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