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成王收鲁卫、伐齐宋,眼看要成为春秋五霸,为何最后功亏一篑?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14)

主笔:闲乐生

晋文公重耳即位后,晋国虽然安定了,但整个中原仍然相当混乱。

公元前635年春,卫国攻打老冤家邢国,战斗相当激烈,邢军守将国子正在巡城,他身边的礼氏兄弟突然发难,一人抓一只手,将国子丢下城去,活活摔死。卫军趁机进攻,大败邢军,并将邢国吞灭。原来,礼氏兄弟正是卫文公派去诈降到邢国的间谍。

众所周知,在齐桓公时代,齐国就是邢国的保护国,如今齐国霸业虽衰,但仍是大国,卫文公胆子很大呀!另外,邢国也是姬姓诸侯,与卫国同姓,卫文公却无视礼法以诡计灭之。看来,这位老兄也是也是个狠人!

然而,正当卫文公雄心勃勃,想干一番大事业的时候,时间这个最大的杀手逆袭而来,这年冬天,卫文公病逝,其子太子郑即位,是为卫成公。

卫成公年少即位,威望与手段都远比不得乃父,如今又得罪了齐国,再不想办法就别想混了。于是,卫成公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就是与鲁、莒二国结成同盟,以抗衡齐国。

卫成公即位后的第二件事儿,就是将妹妹嫁给了楚成王,与楚结成姻亲关系。如此,有楚国这位老大撑腰,又有鲁国、莒国两个盟友,大家联手,当可与齐晋抗衡。

面对楚、卫、鲁、莒的同盟,齐孝公有些慌了,这不是把我大齐国给包围了吗?不行,我齐国霸业虽衰,但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于是,在晋文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634年夏,齐孝公不顾群臣的反对,亲自率领兵车二百乘,侵犯鲁国的北部边境。

鲁、卫早前同盟,自然守望相助,于是卫军攻齐,齐腹背受敌,不得取胜,只好听从鲁国辩士柳下惠的建议,与鲁卫议和,怏怏然撤兵而去。

齐师虽退,鲁国的君子们还是心有余悸。结果,这个素以礼仪之邦著称的华夏正统,竟然丝毫不讲华蛮夷之辨,遣使去向楚国蛮夷求援了。与此同时,曹国国君曹共公也派人去讨好楚成王,表示要归附楚国。只有一个宋国,对楚国并不服气,毕竟当年宋成公的父亲宋襄公就是死在楚军手里,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但凡有辙,宋国绝不可能归顺楚国。

总之,如今中原再也没有能够挑战楚成王的对手了,楚国的势力遂迅速扩张,地理偏南的陈、蔡、郑等国早已归附于楚不必说,靠近北方的卫、鲁、曹如今也一下子投入了楚国的怀抱。楚成王感觉自己取威定霸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加紧训练兵马,筹备攻打齐、宋。

就连曹、鲁、卫等老牌姬姓诸侯都归附了楚国,看来,齐桓宋襄之后华夏诸侯已再无团结可言。如果楚国这次再搞定齐、宋,恐怕中原就尽在其掌握了。

公元前634年冬,楚军正式出动了,大军出方城隘口往东,横穿汝、颖流域,经过陈都宛丘(今河南淮阳东),来到宋国,然后,一路兵马由司马斗宜申率领,围攻宋国的缗邑(今山东济宁金乡县);一路兵马由申侯(即申国的国君,申被楚灭后为楚大夫,仍称申侯)率领,继续向东来到鲁都曲阜,然后联合鲁军,北向伐齐。另外,对齐国,楚则有一笔政治筹码在手。那就是齐国内乱时逃到楚国,后被楚成王全部封为上大夫的齐桓七公子。在这七位公子中,实力最强的就是公子雍。所以楚国和鲁国准备扶持公子雍上位,他们很快就攻克齐国的谷邑(今山东聊城市东阿县),将它作为公子雍的封地,派当年那个害死齐桓公的易牙辅佐他,并派申公领甲士千人协防。这就是齐国在战略地缘上的劣势了,归根结底,齐之领土被渤海、济水、泰山所挟,其兵力向中原方向的投送因此受到限制,只能在一个不够宽阔的正面来运动,难以展开。而楚国正是利用这一点,联合鲁国和卫国对齐国进行封锁,使其无法染指中原事务。

果然,齐人对谷邑莫如之何,只有任由这头恶狼酣睡在其卧榻之侧随时威胁自己的本土。第二年(公元前633年)夏,齐孝公在无比的抑郁中悄然离世,齐国再次爆发内乱,齐孝公的弟弟公子潘与奸臣卫开方联手杀死齐太子,篡权夺位。如此,齐国自顾不暇,就更不敢管楚国闲事儿了。

连齐、宋这俩前任霸主都如此窝囊,还有谁敢出头呢?当是时,荆蛮的阴影已弥漫中原,华夏的危机,从来都没有如此紧迫过,怎么办?怎么办??

第二年冬天,楚成王再接再厉,又拜成得臣为大将,并“御驾亲征”,纠合自己的四个小第陈、蔡、郑、许四路诸侯,一同伐宋。宋国当年连楚一国都打不赢,现在哪里是这五国联军的对手,宋成公想起自己老爹襄公的遗言,便赶忙派司马公孙固去晋国告急。

晋文公听说宋国快挺不住了,立刻召来他的一干心腹大臣,商量对策。

晋国大将先轸说:“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

所谓报施,是指当年重耳落魄流亡宋国时,宋襄公对他礼遇有加,还大方送他二十辆马车,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所以,这次答谢宋襄公之恩、解救宋国危难、示威于诸侯,成就霸业四件事可以一次性搞定!

然而,晋文公仍是犹豫,因为晋、宋之间隔着亲楚的曹、卫两国,劳师远征,有侧背遇敌的危险;而且楚军实力强大,当年齐桓为霸时,率领八国联军都不敢与楚国正面对决,只能妥协退让。可以说,近一百年来,楚国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而如今更是又多了一大票中原小弟,而晋国这边目前只有宋一个盟友,双方若决战,晋国胜算实在不大。为祖宗基业负责,晋文公有所退缩是正常的。

谋士狐偃眼珠子一转,想到一条妙计:“楚始得曹而新婚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

狐偃这个办法正中文公下怀,既能救齐、宋,又能给当年欺负过自己的卫、曹一点coler see see,并可以此举杀鸡给猴看,警告那些聚在楚国麾下的诸侯要认清形势,不要再跟着楚国一条道走到黑,弃暗投明才是上策。

战略方针既已确定,晋国君臣随即进行了战前准备,将原来的两个军扩编为上中下三个军,按国际惯例,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晋国如今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大国了,又逢战事,扩军势在必行。此三军实为六部,将佐各掌其一。其位次:中军之将第一,中军之佐第二,上军之将第三,上军之佐第四,下军之将第五,下军之佐第六。将三军之一者称为将军,而在这些将军中又以中军将地位最尊,统率三军,故称为元帅,将军、元师之名,即始于此。中军元帅既掌军又治民,是仅次于国君的最高行政长官。文公在群臣之中最信任的人就是赵衰,便想让赵衰担任中军元帅,赵衰是个老好人,最喜欢干的事就是谦让,他跟文公建议说:“郤穀老同志德高望重,好学不倦,而且熟读《诗》、《书》、《礼》、《乐》,理论水平比我高多了,打仗是要靠脑子的,他来当这个元帅最合适不过了!”

扩军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进展神速,很快就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公元前634年十二月,晋三军在被庐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三军将士整齐威武的走着正步,一面敬礼一面齐声大喊:“主公好,晋国必胜!”

文公轻挥手臂,笑着说:“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大家又喊:“为主公服务!”

阅兵已毕,文公开始授勋拜将:郤穀是中军将,打虎亲兄弟,那这个中军将佐自然就是郤穀的弟弟郤溱了;同样的,上军的一对搭档也是亲兄弟——狐偃狐毛两兄弟,狐毛是老哥,狐偃自然也要谦让一番,便让狐毛当上军将,自己担任上军佐;郤、狐两家都大丰收了,轮也该轮到赵衰了吧,可是谦让达人赵衰又开始推辞了:“栾枝比我谨慎,先轸比我有谋略,胥臣比我知识渊博,他们都比我更适合当下军的将佐。”

文公明白赵衰一直谦让的真正用意,郤穀是文公复国前旧臣中最有势力最有威望的一个老臣,郤氏家族也是晋国的实力派贵族,如果让他们掌管中军,能更好地团结晋国六套领导班子中的旧势力;而赵衰之后的再次谦让,是为了让更多样的人才担任要职,也让更多的家族紧密地团结在以重耳为首的晋中央周围。称霸中原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事业,不仅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也需要各方势力更加团结。在利益和权力面前,赵衰同志能够团结同事,大公无私,表现了良好的政治素养和精神觉悟,文公从此对他更加信任了。

在这种情况下,文公便让栾枝当了下军将,先轸担任下军佐。最后,胥臣排在第七位担任司空(主管后勤),赵衰排在第八位当了个司马(晋之司马为主管军法之官,并非统帅),荀林父(荀息之孙)排在第九位担任御戎(即晋文公的指挥车司机),魏犨排在第十位担任车右(晋文公的贴身侍卫兼卫队长)。

阅完兵、拜完将,晋文公又发表了一通战前总动员,然后,三军正式开始实战演习,以训练战阵、熟悉配合,准备大战。总之,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已箭在弦上,枕戈待旦,一触即发!

(0)

相关推荐

  • 华夏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公元前632年,分别以晋国和楚国为首的两方势力在城濮展开决战,结果晋军以少胜多,挫败了楚国进一步北上的意图,晋文公也由此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个霸主.城濮之战当之无愧地成为改变华夏历史进程的一战. 后 ...

  •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背后的历史:晋楚争霸里的夹缝生存

    最近,有句话因为某个事情,被人们普遍提及,也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段话,最有名的出处是<左传·成公四年>中季文子对鲁成公说的话.而这句话的背后,却是东周礼乐崩 ...

  • 春秋五霸之一宋国,为何在战国却最早灭亡?

    春秋五霸之一宋国,为何在战国却最早灭亡? 爱上文字的人 发布时间: 20-08-0310:31文化爱好者 宋国(公元前1114年-公元前286年),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 宋国国都 ...

  • 齐桓公简介 春秋五霸之首诸侯盟主齐恒公生平

    2014-01-10 11:22:05 齐恒公简介:齐恒公,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首,在位与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禄甫的三儿子,春秋时代齐国 ...

  • 春秋五霸之秦穆公、齐恒公

    时间:2016-06-13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小白杨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其中春秋战国又分为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开始的标志是 ...

  • 宋国凭什么是春秋五霸之一

    宋国凭什么是春秋五霸之一 三哥侃战国 发布时间:18-02-0211:55 春秋战国时期,是旧秩序变更,新秩序建立的一段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周天子的威慑力大大减弱,不足以诚服诸侯,而诸侯们也因为没 ...

  • 宋襄公被楚成王欺负成渣,为何仍是春秋五霸,而楚成王不是?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宋襄公篇(7) 主笔:闲乐生 公元前639年春,宋国.齐国.楚国三个大国在鹿上(宋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会盟,宋襄公在会上请求齐楚两位大佬广邀天下诸侯,举行一次有史以来最盛大的衣裳 ...

  • 战国系列106:齐国灭宋 众国会盟欲伐齐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狂妄自大的宋康王,在国内掀起了一场造神运动,让自己登上了神坛.在一系列荒诞至极的举动之后,也彻底地把宋国推向了灭亡. 在宋国臣子密谋政变失败之后,宋国的政局出现了巨大的动荡 ...

  • UC头条:齐国灭宋后遭到五国伐齐,那韩国灭郑为何没有诸侯讨伐?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 ...

  • 《孔子家语》卷37屈節解诗解2说吴救鲁使越伐齐

    <孔子家语>卷37屈節解诗解2说吴救鲁使越伐齐 题文诗: 子貢遂南,說吳王曰:王不滅國,霸無強敵, 千鈞之重,加銖兩移,今以齊國,私千乘魯, 與吴爭強,甚為王患.且夫救魯,以顯名以, 撫泗 ...

  • 东周列国故事54之鲁郑伐宋

    宋庄公听闻自己不去,鲁候发怒了,想着这个事情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又听说了齐僖公不愿意帮助公子突,一听正好.派了公子游去齐国结交,告诉他们公子突负德(没有按照约定的割让城池等)的事情,说寡君现在后悔当初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