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董岳峰:【登长城】(散文)
登长城
作者丨董岳峰 编辑丨水云天
登长城
八月的北京,正值酷暑,烈日灼灼。我们来到了八达岭,那连绵起伏、无限辽阔、峰回路转的青山,那一道道雄伟壮观的灰色城墙,矗立在眼前――这,就是长城给我的第一印象。
看着这条巨龙在群山间蜿蜒曲折,盛夏的青山映着灰白的城墙,在壮美的景色里蕴含着一份历史的沧桑。沿着绵延的山脉望去,山脊上,不时出现的一段段逶迤在崇山峻岭上的残长城和耸立在孤峰绝顶之上的破败烽燧,一丝幽古之情由然而生,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感慨的不仅仅是这令人敬畏的建筑,更是当初在这里守土卫边的将士们,我想起了“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诗句。也想起了孟姜女哭长城、戚继光坐镇蓟州等动人传说。据《吕氏春秋》上说,“天下九塞,居庸其一”,但当时的秦国并未统一中国。当时的“居庸关”是在燕国境内,显然吕不韦的意思是要把“居庸关”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便达到他“北却匈奴,南控中原”的政治目的。但是我这次的目的地,还不是“居庸关”,而是在它以北的“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顾名思义就是四通八达的意思。当初,成吉思汗曾带领着他的蒙古铁骑,攻入金中都;明成祖朱棣也率领着明朝的大军由此七出漠北,扫荡北元的残余势力;满清的皇太极,也曾被袁崇焕的“关、宁、锦”防线拦住去路,不得已借道蒙古,才实现了兵围北京城。难道说,偌大的北京城就只能依靠此处才能进入吗?带着这个疑问,我要一探究竟!
登上了“八达岭”,我才知道,“八达岭”城关,就设在一个很小的通道之中。这个通道就叫“关沟”。它是北京北部的燕山和西部的军都山,在北京西北部交汇形成峡谷,而“居庸关”就设在此峡谷中,“关沟”因此得名。当时南北交通,贸易和战争便不断地上演着。历史已经过了很久,现在,它的军事用途已不再有了,但是作为一处风景,还是十分够格的。因为但凡兵家必争之地,大都奇险绝丽,风景怡人。例如:四川的“剑门关”,甘肃的“嘉峪关”和河北的“山海关”等等,无不是历史悠久,景色壮观!
据导游介绍,过去的“关沟七十二景”现在已荡然无存了,只剩下“望京石”和“白凤冢”的故事还在流传!京剧《游龙戏凤》讲的就是明武宗朱厚照与民女李凤姐的这段感情故事。荒诞不经的武宗皇帝在山西私访,发现了相貌美丽的李凤姐,便强要纳为妃子。但行到“居庸关”时,李凤姐不幸染病,武宗决定让她在此养病,待病愈再归。于是,她便日日走到一块大石头上朝京师望去,下人将此情形禀报给了武宗皇帝,皇帝非常感动。下诏令其回京医治,但是很遗憾,此时的李凤姐已经病逝。武宗皇帝认为她是相思而亡的,所以为她修坟建墓,并将那块大石赐名为“望京石”。第二年春天,她的坟上长出了白色的草。因此“白凤冢”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长城的修建,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其中较大规模的有三个时期:秦始皇统在一中国后,面对北方强悍的匈奴,他一时无力出兵,只有通过修建长城,才能防御来自北方的威胁,消除边患。他将北方的燕,赵,魏和自己的边墙连在一起,组成了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长城;到了西汉时代,由于汉武帝开疆拓土,大将军霍去病领兵,封狼居胥山,打通了丝绸之路,于是,更长的长城又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明代修的长城。终明一代从未停止过对长城的修建,“八达岭”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一段。它不仅将长城的形制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如城墙,敌楼,烽燧和城关等;再有就是它的制造工艺之复杂,施工之艰难,是我们今人无法想象的!
我站在“八达岭”的城关前,一副遒劲有力的书法作品就展现眼前。“居庸外镇”四个大字格外的显眼。进入其中,仿佛又回到了哪个年代,城关里各色人等:有做小买卖的,有打制各种金属制品的,还有现做各种小吃的以及不停地走来走去的士兵。一切都被一种和谐友善的气氛所包融着,一片和平的氛围!
由此往上走,坡是缓的,楼梯是长的,感觉就连墙都是矮的。因为是旅游旺季,所以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再看内侧的女墙,真像女子一般优美;外侧的垛口则如男子一般刚毅;两边的山脉就像一个人的双臂,将你拥在中间,有一种“月作金徵风作弦,清声岂待指中弹。伯牙别有高山调,写在松风乱石间。”的感觉。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已然走到了北四楼。在这时,眼前突兀的是人山人海,真可算得上是“拖男挈女,呼兄唤弟”,究竟是那里冒出这许多的人呢?
原来,这北四楼正是“八达岭”滑车的起始站。游人可以从这里乘滑车上下,减少了从城台到北四楼的这段距离。这许多的人,沿着墙边走到一处仅能容下两人侧身而过的的小门,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拥挤在一个小过道里,真是大煞风景!想一想从前,这里说不定是谁都不乐意来的地方,由于没有办法才来服役的。可现在如此受欢迎,而且外国也来人凑热闹,不禁暗自好笑。想起高适的“霜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一个胡,一个羌,用得真是何其贴切呀!
北四楼是个交通拥挤的地方,数不清的游人要在这里上上下下,往来穿梭!而当时营建长城的工程师没有料到会有这么多的人来此游览,所以只是将门设计得又矮又窄,而且,只有一个门供出入,只好感叹北京交通做的表里如一了:城里塞车,城外塞人呐!
登上敌楼,远远的向北望去。还要翻过几座敌楼,才能到达最高峰—“北八楼”,也叫“好汉坡”。手扒垛口向下看,人潮如织;向上看,路程陡然间象是被天揪了起来似的。坡也变陡了,楼梯也变窄了,墙体也越发厚重了许多!真是“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想起清代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诗句,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回“好汉”。于是穿过重重的人群,我又朝着顶峰迈进了。
好一个“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呀!一路行来,只感觉气喘吁吁,不敢往下看,因为坡太陡了,好象一不留神就要滑落下去似的!但是有胆子大的,一路小跑儿往山下冲去,不仅不拿自己的安全当回事儿,也不把别人的安全当回事儿,只顾一个劲往下冲!从旁边的人议论才得知:原来这些人是赶旅游车的,因为怕车走了,所以才往下跑的,上来的时候没有一个是跑上来的!
有很多的人大概有这样一种感觉:当你走到北七楼的时候,想再往上走,没路了。其实你没注意到,在敌楼前不到几米的地方有一个出口的标志。上面标明了去北八楼的指示方向,只不过很少有人注意到罢了。远远望去,高耸的北八楼似乎是在半空中,看似遥不可及,可通向它的路就在你眼前,这时是考验你意志的时刻。走上去似乎很简单,可是惰性却又在叫你“别去了,省省劲儿往下来吧”!但是心里又不甘,马上就要到了难到放弃吗?“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看看上的人也不少,于是决定往上走吧!看一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照张相留念,以后也好对人说呀!于是又从北七楼下来,沿着路标的方向走去。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这是《清平乐 六盘山》里的上半阙。我想,今人附会的成分应该比较多。而且这句话在中国流传的这么广泛,大概也与这首词有关吧!长城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代表,是因为他有着悠久的历史,广博的内涵以及承载着千年的文明。这是一种精神,是形而上的。弄块石碑放在这里,其实是十分可笑的!这竟然是“八达岭长城”管理者们的作为!
站在北八楼上,临风而立。山脚下人声鼎沸,车笛喧嚣,抬头望去,另一边则萧疏暗淡,人迹罕至,零星有几个人在爬野长城,城墙上留下了来自全国各地游人的签刻。我想起了战国时期的“荆轲刺秦”,燕太子丹何尝就不是英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充满了豪情壮志,但是其中又有些许悲凉,而眼前的石碑又是多么的不合时宜呀!我攀援而下,乘风畅想,内心感慨颇多:到了长城,自豪感是有的,但真正的英雄好汉永远属于劳动人民,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骄傲。曾记否,秦皇北筑长城御匈奴;曾记否,百姓苦筑长城葬绝壁。历史兴衰,风风雨雨,一切皆成为过眼烟云。唯一存在的,是眼前真实可触的长城。正是当年有千千万万英雄的劳动者在这样的深山大谷、悬崖绝壁上造成了12700里的长城,他们留下了永恒的长城,永远赢得举世的惊叹。长城之于中华民族的涵义实在丰富。它一方面可比喻为巨大、坚固、可靠、刚毅、不屈,所以一千多年前南朝的名将檀道济就自比为国家的“万里长城”;但另一方面,长城也有封建、保守的意味。它是历史的凝聚,同时也是劳动人民血汗的凝聚;它见证了辉煌,同时也见证了压迫。那一块块浸有劳动者血汗的城砖,也建树了一个亘古未有的标识。
长城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的伤痕。不管将来的发展如何,长城作为一个多面的象征仍会屹立在那儿。让我们以更加长远而非功利的态度来对待长城,在那肌理斑剥、风霜蚀透、秦月汉关却屹然峙立的人间伟物面前,我们也绝对有条件和能力修筑我们国人精神上的“万里长城”。硝烟成为历史,历史成为过去,唯一不可湮灭的是无坚不摧的民族精神。勿庸讳言,长城是文化艺术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人类坚韧不拔的巨大力量的表现。
图片来自网络
作 者 简 介
董岳峰,陕西咸阳人,语文教师。一直钟爱文学,闲暇时喜游人文胜迹,业余时爱掭笔抒写胸怀。曾在《咸阳日报》《青少年科学》《当代中学生》《祖国文学》《上海诗刊》《上海文苑》《北京诗词》《广州文学》《大秦文学》《三秦文学》《陕西绿野书院》《武功书院》《稷乡书院》《乾陵文苑》《中国爱情诗刊》《红袖添香》等国内多家文学刊物和网络平台上发表诗文。
《三秦文学》第二届
“情满中秋●月满圆”征文启事
一、征文内容:
本期主题为“中秋”,内容可以写人、写事,亦可写景抒情。要求作品积极向上,思想性要强,忌文中无物,华而不实。
二、征文要求:
1、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平台首发),体裁不限,随稿须附作者100字以内简介,近照1张。
2、小说、散文以微文为主,篇长不超过3000字;诗歌20行以内;古诗词6首以上。每人只有一次参赛资格。
3、所有投稿作品,作者必须严格审核,包括文章格式、标点、错别字等,对内容空洞,抄袭和套用他人作品的,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而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作者自行承担。
三、奖金设置:
平台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平台设最佳人气奖1名。
一等奖奖金600元,加名人字画一幅;二等奖奖金400元,加名人字画一幅;三等奖奖金200元;优秀奖奖金50元;最佳人气奖奖金:300元,加名人字画一幅。
所有奖励资金均由《三秦文学》平台基金提供。评奖结果于评选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公布。
四、比赛规则:
本次征文比赛分两轮进行,最终以评分高低设置奖项。
1、第一轮,阅读量超过800分、打赏超过20笔的有资格进入决赛环节。阅读量计算方法:一个阅读量1分,一个点赞0.5分,一个留言1.5分,一元打赏3分。按总得分高低取前20篇作品进入评分环节。
2、第二论:评分环节:评委评分,满分10分。
3、最终评分:第一轮得分占70%,评委占30%,其中平台评委评分占20%,优秀作者评分占5%,特邀嘉宾评分占5%。优秀作者及特邀嘉宾为匿名评分。
4、本次征文稿费不另行发放,所有赞赏金将全部注入《三秦文学》发展基金。
5、禁止刷票,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五、评委:
1、三秦文学平台评委
2、特邀评委:平台作者及特邀佳宾。
六、投稿邮箱: sanqinwenxue@163.com
主编微信:15705450195
七、投稿起止时间:
2018年7月24日~9月24日
评选起止时间:
2018年9月26日~10月6日
八、本次征文解释权归三秦文学平台。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多投有风险,投前需谨慎
坚决支持原创,打击一稿多投
其他公众号转载,需本公众号授权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
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 顾 问:边士刚
顾 问: 鹏 鸣 段恭让 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策 划:李书忠 任武德
平台讲师:方 天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主 编:岭南鱼(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守 望 吴亚妮 唐桂英
李华磊 王发茂 谷 雷
余 晨 慧 子 米兰花
水云天 毕廷娟 霍文宝
张云峰 王敬军 谢 雷
本期编辑:水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