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医|中“暑”的预防指导手册

今天算来,今年的三伏天才过去了一半,炎炎酷暑,施耐庵《水浒传》的一首诗可谓应景,诗曰: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同样地,在中医里面,暑月感邪也有阴阳之分,感受暑热之邪的谓之“阳暑”,而在暑月感受风寒的谓之“阴暑”。今天,我们就一起聊一聊阳暑与阴暑的区别。

1

阳  暑

阳暑,和我们老百姓平时所说的中暑、伤暑意义相同,具体说就是在长夏季节感受暑热之邪,而骤然发生的以高热、汗出、烦渴、乏力或神昏抽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热病。

阳暑多发于户外及高温环境工作者,如上文诗中所说的农夫,还有我们现代的建筑工人、锅炉工、警察、快递员等等。上期文章我们介绍过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容易损伤津液,还会伤人元气,因此在感暑早期人会出现口渴、汗出、头昏、乏力、耳鸣、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这些是中暑前兆的表现。

如果此时不加以重视,接下来会出现体温上升、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甚至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休克表现。严重者,可发展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只要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先兆中暑的表现,要注意及时干预。

首先当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以清凉饮料、绿豆汤等口服,或用藿香正气水湿敷肚脐,神昏头晕者用万金油、清凉油或风油精外擦两侧太阳穴及额头。如果已经出现轻症中暑的表现,首先应立即撤离高温环境至阴凉处休息,然后解开患者衣裤充分散热,就近取冷水、酒精行全身擦浴或风扇吹风降温,大量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如出现神志昏迷等情况严重者应同时呼救医务人员救治。

2

阴  暑

而所谓阴暑,阴指阴寒,暑指暑月,暑月伤于阴寒故名阴暑。阴暑多由人处于凉亭水榭、深堂大厦,日受风凉,或喜啖爽口冷茶、冷冻饮料,致阴寒困阻阳气所得。

阴暑好发于多逸少动、久处厅堂、体质素虚之人,如上文诗中所说的“公子王孙”,还有我们现代的办公室白领及年老体弱者。感受阴暑,外有风寒束闭,内有寒湿相逼,内外合邪,多症见恶寒发热,少汗或无汗,周身酸疼,四肢拘急,腹痛吐泻等。

阴暑重在预防,运动或劳作出汗后,人体腠理疏松,要避免立即洗冷水浴或直对电扇直吹,避免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下雨天避免淋雨,淋雨后也要尽快更换干爽衣服,不要吹空调。晚上空调温度不要过低,注意盖好被子。如果不慎感受风寒,则不要囿于暑月见发热而投清凉之剂,宜用辛温解表法治之。家中简便处理方法,可服用红糖生姜水或用李可五虎汤与藿香、佩兰各15g煎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