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杰
去年夏天,我住在大连东泉假日酒店。傍晚,在酒店窗外的树林里,我第一次听到了法师蝉的声音。有诗人曾经夸赞“蝉是歌唱冠军”,其抑扬顿挫的旋律,任谁也“一耳了然”。小时候,法师蝉一叫就让人有一种暑假要小跑着去乡下的感觉,对着暑假作业心焦不已。地面上蝉的洞穴一个一个地向上突起,树干上能找到米黄色的蝉蜕。蝉好不容易爬出了漫长、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然而由于它的生命过于短暂,常常会让人觉得可悲可叹甚至可怜,但也有人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蝉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向来被视为纯洁、清高、通灵的象征。古人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并加以咏之颂之,或以此来寄托理想抱负,或以此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最为著名的是被称为唐代咏蝉诗“三绝”的诗。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在这里,鸣蝉成了诗人立身高洁,不是凭借外在力量才被重用的表白;“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狱咏蝉》中——“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借蝉咏怀,寓情于物,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政治上不得意的哀伤,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由蝉的立身高洁联想到自己的清白,由蝉之无人同情联想自己同样也是无同道相知的幽怨之情。“蝉,为了那短短一周的生命,只能长年累月生活在泥土里,话虽如此。也许,在泥土里的岁月,对蝉来说才是真正的生命的喜悦,破土而出的喜悦什么的,只是人类妄自的想象而已……”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为了将生命延续下去,雄蝉一心一意地鸣叫着爱,呼唤着爱的新娘——雌蝉。悦耳的蝉鸣唤醒了每年一个又一个的八月。大自然发出的蝉鸣天籁之音,是非常美妙动听的,它往往能慰藉人类因各种生活疲惫和压力而造成的痛苦和疲倦的心灵,它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无价之宝。去年的夏日天气格外炎热,由于东北各地连续出现旱情,大地也逐渐枯涸。北京、大连接连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真是一个可怕的夏天。残暑久久不散虽让人头疼,但还是有很多人希望能过上几天名副其实的夏日生活吧。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 趁着蝉声还没消失的时候,我还想躺在床榻上,静静地倾听窗外的法禅师鸣唱《夏夜的爱》。
作者简介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