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做完心脏支架就万事大吉啦?并不是!坚持吃药才是关键!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

心梗了怎么办?

小伙伴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搭个支架”吧!

我们通常说的心脏支架手术,它的医学专业术语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简称PCI术

它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手段,通过穿刺血管(手腕部桡动脉或大腿根部股动脉)用特殊的传送系统将支架置入血管狭窄甚至闭塞的位置,放入支架后血管壁被撑开,血流恢复正常,从而改善心脏缺血,从根本上缓解患者胸闷胸疼等症状。

做完心脏支架就万事大吉?

错!错!错!

很多患者对心脏支架手术的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做完支架术后就万事大吉了,不用吃药也不会再狭窄了。

实际上,心脏支架手术后,治疗远远没有结束,若不继续吃药,病情仍会反复甚至加重!

额,这是什么原因呢?

支架内血栓形成

支架多为不锈钢或合金材料制成的,对于身体来说是异物,加上在其放置过程中,毕竟是有创操作,内皮还是会有一点小损伤的,这时身体的凝血机制就会被激活,血小板开始工作,直至将伤口堵上。但是,这样一来,很容易在支架内形成另一个血栓。

有研究表明,做完心脏支架术后的一年都是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高峰期,尤其是术后第一个月。

发生血管再狭窄

对于狭窄程度在75%以上的主要大血管,医生会建议放入支架,而一些狭窄在75%以下的或者一些较小的血管并不需要植入支架,但因其存在动脉粥样硬化问题,可能进展形成血栓甚至心梗,猝死的危险仍存在。

对于曾发作过一次心肌梗死的患者,其再次发生心梗的危险是普通人的3~5倍。

为什么吃药能降低上述危险的发生率?

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冠心病和心梗的起始原因,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由于我们体内脂质代谢(主要是胆固醇代谢)不正常导致的。

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动脉内膜上,逐渐堆积形成斑块造成管腔狭窄,从而发生心绞痛等症状。

当斑块破裂,体内凝血机制被激活就会形成血栓,而血栓形成的始动因素就是血小板。

因而我们不仅需要服用调脂药物来减少斑块形成及稳定斑块,还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来“打消”血小板的积极性,预防和减少血栓的形成。

常见的调脂药有很多,最常用的就是他汀类,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还有一些中成药比如血脂康等

调脂药物一般都是一天一次(中成药除外),推荐晚上服用。

一般除非有禁忌症,否则即使胆固醇水平在正常范围内,调脂药仍需要长期服用,不可随意停药及换药。

服用调脂药期间不宜饮用葡萄柚汁。

要观察有无肌痛、褐色尿等现象,若出现上述现象要及时就诊,定期进行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检查。

抗血小板药物中比较常用的有阿司匹林,还有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

一般除非有禁忌证(如有出血情况或不能耐受等),否则应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至少1年的时间,不可随意停药换药。

建议做过支架手术的患者一年后再行冠脉造影术,检查血管及支架情况。

这样可以方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大大地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及血管再狭窄的概率。

服药期间需观察皮肤有无瘀斑及出血点,有无牙龈、鼻腔出血、黑便、血尿及严重头痛等症状出现。

若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就诊。

如果要进行有创操作(如拔牙等),需告知医生正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本文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李梦媛供稿。

小号文章均为药娃原创或特邀作者独家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