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经验,报告文学破解时代大题有哪些难点?| 访谈

随着中国企业近年频频在世界级项目中竞标亮相,展现了中国制造的新形象,文学读者对“大国工业”题材的热度也随之高居不下。网络文学“工业文”汇聚了大量读者和作品,提供了自身创意想象的视角,而在传统文学领域,改革开放题材作品在聚焦早期国企改革之外,也亟待作家们深度介入当下国企新变,探问中国经验的形成。

今年初,作家周闻道长篇报告文学新作《重装突围》为此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学样本,他以多年一线调研采访深入第二轮国企改革中心区域,以两个大型国企的重组过程为蓝本,细缕条析展现中国企业在当下全球环境中的优势与短板,引起广泛关注热议。这部新作如何从改革文学题材与报告文学视角出发破局突围,又如何兼顾时代的体温与改革的潮涌?近期于作品举办研讨会之际,本报记者对周闻道进行了采访。(见报标题:《周闻道:改革文学要敢于破解时代大题》

本周封面作家 周闻道

当下改革题材,文学要面对“无错之错”“无病之痛”

记者

你介绍过这部新作《重装突围》的写作缘起是在网上看到“国机”与“二重”联合重组的新闻。在2014年出版《国企变法录》之后,你有没有预感新一轮国企改革很快就会开启?

周闻道

是的。我大学学的经济专业,参加工作后有三十多年的时间在政府宏观经济和企业主管部门工作,对企业有深厚感情。同时,我认为,以国企改革为核心的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进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体系的关键。对于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到来我是有基本预知的,因为随着第一轮国企改变对于面上的大中小型国企体制、机制和人三大基本问题的解决,改革进入“深水区”,高端国企更复杂、深刻、艰难问题的改革必然浮上水面。

记者

你谈到新作《重装突围》有一句话很有意味,说从报告文学角度去看,这两大国企“重组成功与否都有意义”。

周闻道

这是由高端国企改革的特点决定的,上联着国家基本制度的顶层设计,下连着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全部触角。在中国这么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中,通过国企改革,如何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问题,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又让企业适应市场,增强活力,这本身就是一个高难度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任何改革都具有探索性、不确定性,成功当然好,即便失败了,也可为未来提供经验教训——改革不可能因失败而停止。

记者

这部作品从决定写作到调研可谓反应快速,作为在场写作的倡导者,你一直主张“面向事物本身”,强调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这次面对两个大型国企,对问题的揭示程度以及错综复杂的现实因素,如何处理写作过程中的顾虑?

周闻道

是的,在场写作强调“面向事物本身”,不主张到书本上、经典中或逻辑演绎里去寻找经验;而作为国之重器的中国“二重”搞垮了,不能说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如何归结?与40多年前的改革问题不同,这次更为复杂,文学上有一种“无错之错”,是更深刻的错;最难医治的病,就是“无病之痛”。许多问题都有复杂背景、深刻根源,很难说谁是谁非。书写中不能一味回避矛盾,那既不符合事实,也不合乎逻辑,书写的价值也随之丧失。
因此,写作上的顾虑当然是有的,但这也是我感兴趣的地方。在场写作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挑战极限,并从中发现真相。好在,我既有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又注意表达技巧:一是坚持在场批评的三原则:真实、善意、构建;二是以叙事为主,而非以写人为主,人由事出;三是借助网络、私聊等虚拟叙事,实事虚写。

记者

你说“二重”身上几乎囊括了当下国企问题的所有征候,问题更为复杂,相比上世纪80年代国企改革中暴露出的问题,现在的问题复杂性的核心在哪?

周闻道

一是思想基础不同。第一轮国企改革,还处于改革初期,人们需要改革的思想启蒙。二是改革的重点难点不同。本轮改革的重点难点,是在国企大面积已基本走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从国家层面寻找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及国企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构建适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市场经济体系和秩序。三是主要矛盾不同。本轮是在新观念、新体制下,如何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企业制度自身的不断调适、修复、完善、提升,以适应市场价值和规律的问题。

记者

在书中我还注意到问题的暴露也和如今国企的国际竞争力有关,中国企业如今频频出海参与国际竞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和短板都公开化了,《重装突围》自始至终都隐藏着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

周闻道

从经济角度,世界一体化是必然要求,但地域、行政和不同的利益主体又客观存在。这就产生了矛盾:一是西方发达经济体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中等收入人群面临岗位丢失、重返贫困的挑战,进而出现了“重返制造业”的呼声。二是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中后期,大量的制造业过剩产能需要外泄,寻找出路。此外,就国企而言,客观上存在资本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距离,由此决定了责任、责任能力和责任结果的不同一、非对称性。这是国企改革的真正难点。
在这里,中国智慧和实事求是,在国企改革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改革开放初期,国企改革侧重于“分”,旨在打破垄断,培育市场,保护消费者。第二轮国企改革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中后期,进入买方市场,国企改革侧重于“合”,旨在培育适当的垄断,保护竞争力。《重装突围》最后一章的“中国拳头”“重装出击”“国家经验”等,都专门写了这个问题。
书写是为了唤醒,直面突围是文学的担当

记者

第一轮国企改革催生了许多文学作品,相关题材至今还在影响着青年一代写作,改革包含了关乎职工利益和背后家庭的阵痛,人性、理性、情感之间的冲撞。《重装突围》没有忽视这种在场的力量,用了很多篇幅去书写裁员的生存问题,及对国企员工个体生存处境的关注。这些其实都延续了你之前《国企变法录》《暂住中国》中的文学观念。

周闻道

是的。在场的核心要诣,就是介入现实,关注当下,体察苦难。通过对“五四”以来泛化的小(小品文)、美(美文)散文观的反思与革新,重振中国文学的担当精神。《国企变法录》《重装突围》两书从时间、空间和改革流变上无缝衔接,构成了完整的中国国企改革史。而《暂住中国》则是对中国实行了58年、涉及几代数亿人的暂住制度的追问,数以若干亿的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铸就了一个时代的痛。书写是为了唤醒,在场的使命得以实现。

记者

在阅读这部作品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你对经济学专业有着非常熟悉的把握,比如作品中领导任洪斌第一次与二重职工谈话交流时,提到了今后“能上能下、能者居之”的用人机制,随即你将这个机制与英国经济学家的超产权理论联系起来。这样的评述在书中还有很多,在推动叙事与个人评述之间,是如何调节尺度的?

周闻道

国企改革的指向是市场经济,而许多作为深刻体现市场规律的经济学理论,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对于认识改革、指导改革、总结改革都有重要作用。但正如德国诗人歌德借助他的诗剧《浮士德》中所说的那样,“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国企改革本身就是一部最鲜活的经济学。我们学习经济学经典,但又不能本末倒置,囿于经典,核心还是阐释清楚我们改革中的问题。

记者

报告文学作为非虚构文体,近年也在争论关于“合理虚构”的问题,但你在经济领域的研究经验和参与国企改革的双重经历让《重装突围》看似避开了这个写作难题,或者说你尽量让读者意识不到虚构的痕迹。

周闻道

我认为,报告文学作为非虚构文体,必须真实。这是前提。但文学的真实本质上是艺术的真实,而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毕竟是有区别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文学类写作都离不开“合理虚构”,包括报告文学。有一种说法我比较赞成,叫做“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即在重大的、主体的人物、事件和事实上不能虚构,必需真实。而对个别语境、细节、心理活动等是可以“合理虚构”的,这不仅不影响整体的真实,反而增加艺术的真实。这里的“合理”,就是其虚构必须符合生活真实的逻辑。事实上,《重装突围》的人物、事件、数据等,都经过了“国机”和“二重”有关职能部门反复认真核对,非常真实。而在一些人物事件场景等的叙事还原上,难免有合理虚构。

记者

这部作品在今年还提供了另一层思考,在全球疫情造成的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国企实体更加起到了稳定和支柱作用。这次写作经历,也让外界看到了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自我更新路径。

周闻道

我认为最重要的经验和反思,就是我们的制度自信。自由民主和集中统一是一对矛盾,关键是掌握好度,任何偏颇对社会治理都是有害的。特别是在应对像新冠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中,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可以说,这是我们向世界提供的又一个成功有效的中国经验。

记者

近些年有一些纪念改革开放的非虚构文本出版,突显了大国工业发展之路,但大部分依然着眼于早期国企改革,介入当下现场的还是较少,你认为对写作者而言难点在哪?

周闻道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改革文学如影随形,始终在场。但真正全方位、立体性、非虚构的工业题材文学很少。主要原因,一是正如作家阿来所说,工业题材写作具有非经验性,写作难度较高,不仅需要文学的知识,还需要工业、经济学、行政学和官、商等方面的知识和体验。这就决定了对作者的选择性。二是矛盾的复杂性。特别是当下高端国企改革,涉及到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人物、事件,矛盾复杂,利益交错。正因为难,才要为之。作家和改革文学的使命,就是要敢于破解时代大题。
第三届进博会上,国机集团邀请到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4家参展商,参展面积约5000平方米。其中,西班牙尼古拉斯克雷亚集团带着总重86.7吨的龙门加工中心(FOX-60)参展,是展区内重量最重、体积最大的展品,也是该产品在亚洲的首次亮相。

记者

我想到,下一个需要破解的时代命题或许是走向海外并购之路的国企,变成全球化企业之后,是另一种形式的“重装突围”。

周闻道

在全球化发展大趋势下,包括国企在内的大企业、大集团,“走出去”是必然趋势,也是我们供给侧结构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不可回避的问题。当前真正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体系本身面临的危机,即前面谈到的“重返制造业”,与我们的产能输出的对立;及霸权主义思想下衍生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让既有的世界经济秩序和格局面临挑战,解构与重构都会矛盾重重,不确定因素很多。
针对这种挑战,中央提出了扩大内循环战略,就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国企结构性重整,形成若干“中国拳头”,让能走出去的企业坚实地走出去,实现发展目标。同时,利用中国庞大的人口及市场优势,让走不出去或不利于走出去的企业,在内循环中实现发展目标,进而重构中国科学的产业体系、完整的内需体系和合理的市场格局。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作家画像 郭天容 / 绘

(0)

相关推荐

  • 【陶然书画亦且乐】作者/周海峰 书法绘画/ 王振林

    陶然书画亦且乐 --王振林书画欣赏 周海峰 三秦翰墨天地,名流迭出,各有千秋.王振林先生是位陶然书画的丹青妙手. 他出生于文化积淀深厚的古老乾州.童年伊始,每逢佳节,城乡之间举办的社火.舞动的狮子.戏 ...

  • 【又见家乡柿林红】/周海峰

    又见家乡柿林红 周海峰 我又望见家乡的红树林了.这是季秋时节,在渭北塬坡上,一棵棵柿树枝头挂满了红亮的果子,宛若一片片云霞从天上飘落下来.柿树栉风沐雨,凌霜傲雪,柿身皴裂粗黑,枝桠虬龙盘结,仿佛古代将 ...

  • 【渭风文斓】夜登华山 / 周海峰

    夜登华山 周海峰 丁丑秋末,一场霁雨过后,秋阳绚丽,金风送爽.我偕画家罗建福先生在临潼秦始皇园参加了全国名人名家书画展开幕式,因此地距华山已近,一时心血来潮,于是二人结伴华山览胜.华山峻拔险峭,居五岳 ...

  • 【青岛纪行】/ 周海峰

    青岛纪行 周海峰 壬午岁槐月,我与振民.明博.南洁去青岛.我们分陆空两路.我与明博乘飞机先行,振民与南洁驾车随后. 上午10点,当飞机像巨大的飞鸟冲上万米高空,我的身心顿时异样的紧跳.我的座位位于机翼 ...

  • 【村前有棵大柳树】/ 周海峰

    村前有棵大柳树 周海峰 村子在关中平原西部,村名大柳庄,起名大柳庄是因为村前有棵大柳树,大柳树有多少年轮,村上现在人说不清,上一辈人也说不清. 大柳树树皮粗糙,像古代将士披着厚厚的铠甲:树身粗壮,得三 ...

  • 【原创】熟练掌握解题策略,破解中考压轴大题

    春熙初中数学 2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初中数学解题思路 本号致力于初中数学学习的钻研和探索.全面覆盖初中数学典型题集.解题模型.动点最值.思路方法.超级易错.几何辅助线.压轴破解等方面,欢迎关注! 1 ...

  • 让你生无可恋的中考压轴大题——知识迁移破解创新题 | 以2020中考试题分析为例1

    差一点 我们就擦肩而过了 有趣 有用 有态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试题的考察方向和考察模式都逐渐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结论开放到条件开放,从探索实践到阅读理解,从实际应用到数学本质,题目越来越新颖 ...

  • 【名师支招】熟练掌握解题策略,破解中考压轴大题

    点的存在性问题,在中考压轴题中非常普遍.比如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因动点产生的全等三角形问题.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这些动点产生的几何图形问题可谓十分的普遍,难度系数 ...

  • 中国数学界辉煌的"大时代"

    三十年前在贵州, 曾因奇异点生愁. 如今老去申江日, 喜见故人争上游. 这首颇有杜工部之沉郁的七绝,并非出自哪位文人之手,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数学家苏步青.1972年12月7日,苏步青的学生.著名数学家张 ...

  • 双积分时代,中国还能不能造大排量汽车?

    油耗与排放法规的压力,让那些曾经以大排量发动机为傲的豪华品牌,纷纷开始全面撤退.可这个时候,一家中国车企却勇敢地站了出来,在严苛的双积分要求下推出了3.0T六缸发动机,它就是长城汽车.为什么长城汽车敢 ...

  • 选择压轴,同构破解了。选择压轴,大题压轴...

    选择压轴,同构破解了.选择压轴,大题压轴,导数三板斧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构+切找找点!成都一诊试题 正在考试中,#微头条名师团#

  • 大明朝是中国书画盛产的时代 看看这位牛人赵左山水

    明万历.崇祯(一五七三--一六四四)时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与宋懋晋俱学于宋旭.懋晋挥洒自得,而左不轻涉笔,其画宗董源兼有倪.黄之意.画云山能以己意出之,有似米非米之妙.烟云生动,烘染得法,间用焦墨 ...

  • 考研政治:大题40 经验分享

    考研政治和考研英语,考研数学等都是应试考试,所以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考研政治的分析题,虽然说每年考的材料会不一样,但是却还是有很多共通的地方. 只要方法用的对,考出高分不是梦!但是还有个前提,就是不仅你 ...

  • 中国果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下一代果园该如何建?

    ☝☝戳蓝字"果业资讯"关注我们哦! 一.苹果产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当前,我们的苹果产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曾几何时,我们对着红富士苹果树精修细剪,主枝.侧枝.副侧枝,基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