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的启示:将忧患前移
洪水的启示:将忧患前移
近期,南方地区遭遇了1998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大范围洪涝灾害,特别是6月以来有愈演愈烈之势。今年的洪灾覆盖了11个省市,主要集中在长江、淮河流域等南方地区以及新疆新区。引起了上至中央,下至百姓的高度关注。中央及省市领导等亲临抗洪第一线,部署和指挥抗洪斗争,各级党委政府层层落实防汛抗洪责任制,深入一线,现场指挥,除了本地区干群勠力同心抗洪魔,日夜奋战在抗洪前线外,人民子弟兵也积极投入到抗洪的队伍中,起着脊梁和骨干的作用!科学技术在抗洪中也起到了作用。“抗洪神器”,“移动折叠式堵水墙”(充水式橡胶子堤),首次在望江县“五九圩”启用。各级组织、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商家、各地民众纷纷捐款捐物献爱心。
面对洪涝水患,以上所为,应该说是积极的。值得肯定与赞扬;同时,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与警醒。洪水灾害的发生,除了客观上的天灾不可抗因素外,同时也暴露了我们历史上的工作的缺失、缺位。欠下的“历史债”。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当前不少城市出现内涝,这既有降雨集中的因素,也反映出城市建设历史欠账较多。”“补上短板,抚平城市疮疤,提升地上地下,应对灾害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俗话说的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闲时有备,急时不慌”。2016年的洪灾水患,在某种程度上是83年、98年的洪水灾害的重演与复制,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雨大、雨急,降雨集中,大江大河水位高,内河内湖、内圩水量骤增,超警界线。相比之下,圩堤坝显得矮了、短了、窄了;坝基也不够牢固,难以承受洪水的侵害与浸泡。经不起特大洪水的考验。沟渠、河道、涵闸老旧,排水不畅,城镇排水设施落后,在特大洪水面前显得脆弱、被动,容易潴滞水流,形成浸漫,以至于形成“城镇看海”,“圩内冲畈、村寨成河”的泛滥景象。
有了这些深痛的教训,我们应该警醒!利用秋末冬初的晴朗好天气,掀起兴修水利的热潮,比照洪涝灾害时暴露的弱点和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超标准、超规格的筑起防洪抗浪的“长城”,预防下次洪水的侵害。千万别一次又一次地重复,“面对洪魔无可奈何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捺了葫芦起了瓢”的窘况与被动局面。
洪涝灾害的教训是深刻的。千万别“好了伤疤忘了疼”。对于易涝易灾的地区,抗洪保险工作要常抓不懈,时刻有危机意识,时刻有“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识。“抗洪保险”意识的弦,在非汛期也要绷紧。这样做就是为了“有备无患”,再说灾前有备,灾难来时就会减少损失,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创造价值、保住价值。灾前的准备,成本也要低很多,效果也比“临时抱佛脚”好很多。
这样说,并不是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事前没做什么工作。只是没有做到位、做到家。有缺失、缺位的责任。同时也受到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点太多、面太广,可能有些力不从心。但是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如果我们的全社会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完全可以做的更好一些。灾前做得更好一点,灾后就可以少损失一些,灾难发生时,我们的压力就会少一些。套用一句话,我们灾前的预防工作,水利兴修工作,不是“尽力而为”,而应是“全力以赴”,要有抗灾时那股子“冲劲”。要把“抗洪冲劲”前移到“防灾”——水利兴修。
面对眼前的洪灾水患,广大干群、人民子弟兵、社会各界都表现出了“人定胜天”的精神。特别是抗洪一线的干群、官兵,可以说是吃了不少苦,流了不少汗,遭了不少罪。受灾地区的乡亲,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面对灾难,社会正能量凸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彰显了巨大能量。“万众一心抗洪魔,众志成城保家园”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应急、协调、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都做得很好。这些都是笔者耳闻目睹的。可以肯定地说,面对洪灾水患,这一切所作所为都有很多值得可圈可点!震撼于中华民族面对灾难表现出的伟大的凝聚力。
痛定思痛,预防“洪灾水患”显得格外重要,希望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做好做实做足洪水预防工作!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呈现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兴修水利”的热潮。加大对水利设施特别是大中城市排水系统的投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能够将“忧患意识”前移,尽可能减少灾难来临时的损失,把洪涝灾害降到最低点。
水火虽无情,只要做好做实做足了防范工作,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内,水火是可控的!
望江穿越影视
张松生
撰写于2016-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