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错过了什么?
前言
正文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家庭主妇。
我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
之所以这个“幸福”带有引号,是因为它在外人看起来是非常幸福的,但是他人的看法并不能代表我个人对“幸福”两个字的解读。
我和先生是自由恋爱成婚的,恋爱过程中也经历过分离,兜兜转转,他算是让我在感情里最放松的那个人,在彼此面前,他可以是邋遢鬼、臭屁王;我也可以是矫情公主,事儿逼狂,总之就是能让彼此坦然相处。
他还是那个愿意和我一起做傻事的人,比如两个人手拉着手在闹市区,忽然间就可以像孩童一般蹦跳着走路,不顾路人诧异的目光,单纯的享受着二人世界里最简单最低级的快乐!
我们都明白不能再错过了,就快乐地结婚了。
其实从一开始,我就忽视了他的家庭,忽视了结婚筹备期间的种种小摩擦,我天真的以为结婚是我们俩个人的事情,只要我们俩个人在一起,其余的问题都不算问题。
婚后,一直到孩子出生,所有的琐事都是我们俩个人的事儿,从经济到家里杂七杂八的事情,他的家庭几乎就没有给我们提供过任何帮助。
虽然我的父母身体不好,但是他们一直在力所能及的帮助我。我不是说老人就应该理所当然的继续为我们付出,我们也不是啃老一族。
只不过,我们都有工作,孩子年幼,总有需要搭一把手的时候吧?更何况,我们双方家庭都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根本并不存在地域差异的问题。
老人偶尔能伸手帮一下忙,也不算过分要求吧?
我发现,只要牵扯他的家人家事,他都是不由分说地选择与家人站在一起,从来没有站在我的角度去考虑过问题。那一刻,仿佛我才是个外人。
后来,考虑到生活压力,先生开始自行创业,随着公司的发展,经济基础的提高,他的工作也越来越忙,孩子又面临就学,我就辞职变成了家庭主妇,全力照顾孩子和家庭。
问题就出现在我身份转变之后。
我和婆家的关系本来就一般,以前他的父母偶尔帮我照顾一下孩子都很不情愿,现在看我全职在家,靠他儿子挣钱养家,就更不拿我当回事儿了。
其实,儿媳和婆婆永远不可能像母女般亲密,这个我理解。您可以不喜欢我不接纳我,但是请善待我的孩子。
平时先生在家,他们对孩子可关心了。先生一走,就时不时的催促我带孩子回家,说爷爷奶奶特别想念。
可是我真的回去了,他们对我们也是爱搭不理的,所有的表面文章他们都做尽了。我又不愿意把情绪带给孩子,每次都是我选择默默忍让。
开始我还会向先生诉苦,慢慢的他不爱听,我也就不说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从无话不谈变成了话题只有孩子、家事、钱,变成一个只顾着应声、另一个没话找话说的局面。
我试过半夜家里跑水,一个人拿着小盆儿盛了半宿,最终不得不把六岁的孩子从床上叫起来折腾一夜的事情。
天亮了,我给孩子请了假。拿着手机想了半天,最终也没有拨给先生。
我知道,他会觉得这根本就不算事儿,他始终认为,家里就应该一尘不染,孩子就应该学习优异,我就应该没有病痛。
在他眼里,天经地义的,这些杂事儿都是我可以应付的,也是我必须主动承担的责任。
就在我对一切都心灰意冷的时候,我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人。
随着孩子开始上补习班,通过交流孩子学习到慢慢聊起彼此的生活,我和孩子的补习老师越走越近。
年龄段儿的差距使得我一开始就根本没有对他设防,只是觉得跟他挺聊得来的。别看他岁数不大,某些方面有着超乎其年龄阶段的稳重、但是又不会让人觉得世故。
加上我们的兴趣爱好相近,经常是我失眠的时候他会陪我聊天,聊着聊着抱着手机都睡着了。
又或者是我们商量好一起电脑上看某部电影,看完了再电话聊感受。
说起来可能没人相信,我们一直保持着很纯洁的交往,在实际相处中我为了感谢他对孩子的教导和他吃过饭,仅此而已。
渐渐的,我们的聊天记录越来越长,彼此的思想共识越来越多。
以至于最后我都不明白自己从何时开始已经泥足深陷,我想这一点他也有所察觉。
我是个特别有原则的人,我的道德底线也很高,但我依然失控了。
在旁人眼里,我们不过是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简单关系,但在我内心深处,他早已逾越我的心理防线,我敏感地意识到,我们的关系已经到了危险边缘。
几年以来,我已经逐步适应了独居的生活,我甚至觉得先生的归来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我和孩子的生活节奏。
我已经学会了独立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突发情况,对先生更是学会了不发牢骚、不吐苦水。
初心是感觉他为家庭奔忙也很辛苦,没有必要增加他的负担,后来是懒得说了,觉得他根本不会理解,只会和他父母的看法相同,觉得我无事生非外加无理取闹。
我甚至偷偷地想过,两地分居的条件下,如果先生先行犯错,也许我会和补习老师有未来。
可是马上,我就被自己的念头吓了一跳。
另一方面,我也感觉到了老师对我态度的转变。
以前我们的聊天内容都是以孩子为前提的,后来他不再是我孩子的老师了,我们依然保持着热聊,只聊自己的生活。
每天看到什么事,遇到什么人,有什么感触,都是我们随时分享的内容。生活中事无巨细的交流,精神领域的高度契合,让我讶异,原来我们是这么的合拍。
互动越多,走得越近,我越害怕,也越欢喜。
在巨大的心里压力下,一次和先生的争吵中,我突如其来地爆发了。
所有的委屈瞬间涌上心头,我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先生在一旁傻了眼。他默默的收拾着残局,任由我发泄。
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为了家庭的完整性,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理清这段情感。
我努力向先生靠近,借此降低对老师的情感期待。
对于我的故意冷淡,他敏感地接收到了,我能感受到他的失落。他的朋友圈不再更新,他不再主动联系我,偶尔的互动也变得客气起来。
为了忘记他,我拼命的健身,在偌大的空无一人的健身房里,我几乎把自己逼到了崩溃的边界。
我需要的是理清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带给他一大堆问题。他还年轻,他还不理解家庭的意义,他应该有更好的未来。
我知道,我们早就错过了。
也许他永远不会知道,逃避也是一种成全。
终于还是要成为擦肩而过的、曾经熟悉的陌生人了。
从始至终,我们都秉承着“发乎于情,止乎于礼”的精神交流,从未跨越道德底线。
可是,面对现实中的离别,我却无法索要一个合理的拥抱。
我甚至不愿意亲口给他祝福。
一直以来,我不停地告诫自己,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可以控制住自己,他还年轻,配得起更好的未来。
要不然,我就撑不下去了。
现在,我的生活貌似平静如昔,但我的心里空了。
后记
生活中,有些人,有些事我们是一定要学会放下的。
历史上,张爱玲放下了胡兰成、孟小冬放下了梅兰芳、徐志摩不是最后也放下了林徽因。
再过分一点的说,你不放下又能怎样?
不过是自己为难自己而已。
有时候,你错过的不是爱情,你错过的,是你自己。
听过张国荣的《洁身自爱》么?
“求你不要
迷恋悲哀
示威怎逼到对方示爱
你好我好
你改我改
请勿忘记
软弱只会惹人感慨”
又或者可以把精力放在尝试改变现有的关系上,而不要再去计较曾经的付出得失,会不会更轻松一点。
曾经我们一无所有,也不知道什么叫错过。如今我们拥有的越来越多,却更加计较失去了什么。
没有人有权利用道德去绑架他人,更不必为了他人感受一路委屈自己。
生活不易,如果你选择冲破桎梏,就请做得痛快淋漓。
如果你选择宁愿错过,就请将他封存心底。
每一段感情都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