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重阳节,老话说:“寒露重阳后,夫妻要分房”,啥意思?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九月初九重阳节,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与清明、除夕、七月半并称为四大祭祖节。那么重阳节到底是如何产生的?老话说:“寒露重阳后,夫妻要分房”,是啥意思?
重阳节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就是日月重九,九为至阳之数,重九即为重阳。其实重阳节来源于古人对天象的崇拜,是人们送别大火星的一种习俗。大火星是青龙七宿的心宿二星,是用来确定季节变化以及时间的坐标。
青龙七宿分别为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宿共同组成了青龙的形状,春季时,角宿最先在东方地平线升起,角宿也就是龙角,就像龙要抬头一样,所以二月二为龙抬头。而龙抬头之时,正是春耕之时,也是大火星升起之时,人们播下了种子,撒下了希望。
夏季青龙七宿升至南方天空最高处,也是农作物快速生长的时期,也是雨季最多的时候。秋季青龙七宿逐渐从西方地平线落下,秋分之后,大火星逐渐隐退,而大火星隐退的方位就是西北偏西方位,也是青龙七宿落下的方位,这个方位就是戌位,所以九月也是戌月。
那么大火星从戌位落入地平线以下,代表着大火入库,所以戌为火库。火代表夏季的炎热,代表阳气,所以戌月就是阳气彻底消失的月份。随着大火星的隐退,万物开始凋零,大地一片萧条之象。
为什么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而形成的,地球公转一圈为一年,所以春夏秋冬也是一圈,年尾连着年首,往复循环。在这个圆圈之中,每一个时间点,五行之气的总和都是相等的,也是此消彼长的过程。
春季阳气开始上升,人们就用“七”来表示,为少阳。夏季时,阳气已盛,为老阳,就用“九”来表示。秋季之后,阳气开始收敛,阴气逐渐增强,也就是说阳气从“九”开始减退了,所以秋季用“八”来表示,为少阴。到了冬季,阴气更强,为老阴,就用“六”来表示。
人们常说“七上八下”,因为七代表少阳,也就是春季,春季之后,阳气开始增强,而阳气的增强过程是不断扩大和发散的,随着阳气的增强,冷空气不断往高空上升,地面高温的空间会越来越大,而九为至阳之数,代表着温暖的空间达到最大。所以从七到九是阳气上升的过程。
秋季之后,随着太阳的南行,高空的冷空气就开始向地面压下来,导致地面周围的高温空间越来越小,这就是阳气收敛的过程。最终高空的冷空气贴近地面,阳气消失入库,也就是戌月,乃是阳气入库的月份。
因为九代表最大的阳数,是阳气增强的顶点,所以九月九日为重九,也叫重阳。但是这个“重阳”并不是阳气最强的时候,反而是阳气入库的标准,也是阴气强于阳气的标准,阴气也就是寒气,所以“重阳”代表着寒气增强。
寒露重阳后,夫妻要分房
表面上看,重阳是阳气的顶点,其实重阳节只是双九相逢,代表着大火星落入戌库,也就是阳气入库的标志。然而任何一种力量的削弱,必然会导致另一种力量的增强,所以阳气入库,也就意味着寒气成为了季节的主宰。
正因为重阳代表着阳气入库,阴气出生,所以重阳节才成为祭祖的节日。因为祖先属阴,所以重阳节、清明节、除夕和七月半就成为了四大祭祖节。所以重阳节的很多习俗,与七月半和清明节都差不多,比如重阳节“插茱萸”,就是为了驱除一切不好的东西。
寒露节气代表着露水已寒,也就是寒气已经很强,阳气已经收敛入库。如果寒露节气在重阳之后,那就意味着阳气彻底消失了。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所以说“寒露重阳后,夫妻要分房”。因为重阳代表大火星西落,阳气消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