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丨写意国画皴擦技法,情寄山水,心赋丹青
学山水画,皴法是一个重要课题。“笔之于鼓也,开生面也;山之为形万状,则其开面非一端”,画家笔下的皴法,是为了表现山峰的面貌,但山的形状千变万化,所以表现方法也不止一种。
峰与皴合,皴自峰生,各种各样的皴法,是画家根据山峰不同的形与质而创造出来的。学习皴法可使初学者掌握如何表现山石的基本方法,为写生与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国画中的基本皴法
扳麻皴、 斧劈皴、 雨点皴
云头皴、 折带皴、 解索皴
荷叶皴、 米点皴、墨块皴
披麻皴
披麻皴,山水画皴法之一,亦称“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创始。披麻皴是由参差松软的条形墨线组成,用笔灵活,皴擦并用,浓淡干湿皆有着丰富变化。笔线长的称长披麻,笔线短的称短披麻。这种皴法常用来表现土质山,或质疏松的岩石。
董源多用披麻效描写江南山水,淡墨轻岚,不装巧趣,具有浑朴自然的风格。而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更是将披麻皴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斧劈皴
斧劈皴即唐李思训所创之方法,笔线遒劲,运笔多顿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故称为斧劈皴,这种皴法宜于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笔线细劲的称小斧劈,笔线粗阔的称大斧劈。
唐代的青绿山水多勾线而少破染。南宋的山水画家以斧劈披用于水墨山水,加重了披染,出现水墨苍劲的风格,画斧劈披常用中锋勾勒山石轮廓,而以侧锋横刮之笔画出皱纹,再用淡墨渲染。
马远《踏歌图》
马远《举杯玩月图》
雨点皴
雨点皴亦叫豆瓣披,为长点形的短促笔触,常用中锋稍间以侧锋画出。它能表现山石的苍劲厚重。在画史上运用雨点披的成功范例是北宋范宽,他的皴法人称“枪笔”,具有“峰峦浑厚,势状雄厚今的独特风格。
范宽《溪山行旅图》
云头皴
云头皴多屈曲迂回,向中心环抱,如“夏云多奇峰”,故称云头皴。这种效法创自北宋山水画家郭熙,他的山水烟云隐现,奇峰多变,“独步一时”。
郭熙《早春图》
折带皴
折带皴一般用侧锋卧笔向右行,再转折横刮,向左行可逆锋向前,再转折向下。画出的墨线如“折带”故以名之。这种皴法用以表现方解石和水层岩的结构。
“元四大家”之一的倪云林喜画折带皴,用“渴笔”(含水很少的笔头)画出,虚灵秀峭,极富艺术魅力。
倪云林《江亭山色图》
解索皴
解索皴是披麻皴的变法,行笔屈曲密集,如解开的绳索,故名解索皴。
元代山水大家王蒙喜用此法,清代王概说他是“用古篆隶法杂入皴中,如金钻搂石,鹤嘴划沙。”故“尖而不稚,劲而不板,圆而不成毛团,方而不露圭角。”可见王蒙的解索皴是笔笔中锋,寓刚于柔的,难怪倪云林称赞道:“叔明(王蒙字叔明)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王蒙《春山读书图》
荷叶皴
荷叶皴,皴笔从峰头向下屈曲纷披,形如荷叶的筋脉,故名。用来表现坚硬的石质山峰,经自然剥蚀后,岩石出现深刻的裂纹。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米点皴
米点皴是北宋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所独创,它是用饱含水墨的横点,密集点山,泼墨、破墨、积墨并用,最能表现江南山水间晨初雨后之云雾变幻、烟树迷茫的景象。
米芾的点形阔大,称大米点,米友仁画出的点形略小,称为小米点。米点破不是臆造的,据米友仁自题《潇湘奇观图》道:“此图乃庵上(指海岳庵)所见,大抵山水奇观,变态万层,多在晨晴晦雨间,世人鲜复如此,余生平熟潇湘奇观,每于观临佳处,辄复得其真趣,成长卷以悦目。”可见米家山水来源于写生,米点皴是米氏父子对大自然的长期观察体验的产物。
而有的现代画家在描绘封山育林的蓬勃景象时,用饱含水分的密集竖点画出,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这实际上是米点皴的活用。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墨块皴
墨块皴是现代山水画家陆俨少所创造。古人也有用大块水墨的,但多以点拓远山或拖出沙岸、浅渚,未曾入皴。陆伊少则以大块水墨作为皴法运用,收到了峰峦厚重,云气蒸腾,水墨淋漓,大气磅礴的艺术效果。
大块水墨如何运用?陆俨少说:“画大块水墨,饱蘸墨水,必须笔笔铺开,笔根着力,起手处更依附山石或丛树边缘,顺势连续点去,积大点而成块。下笔宜快,如疾风骤雨,合沓而进,顺势屈曲,不宜僵直,墨痕边缘宜毛,以便装点他物,如山石、林木等,可以少露痕迹,即使不画他物,边缘便是云气,也宜松毛,可得云蒸霞蔚之致。”
陆俨少《雁荡新秋》
除了以上九种,还有很多其他的皴法。据不完全记载,尚有:乱柴皴、乱麻皴、牛毛皴、马牙皴、弹涡皴、骷髅皴、矾头皴、芝麻皴、破网皴、拖泥带水皴等,不下数十种。至于有的两破合用,有的三破合用,如披麻夹小斧劈,或斧劈加马牙夹折带,全由画家活用,不胜枚举。
皴法是从大自然中提炼得来,有的画家完全以自然为依归,用自己创造的表现方法加以描绘,所以“人乎规矩之中,而又超乎规矩之外”,有些作品就看不出具体用的哪种皴法了。
编辑 | 渔公子
图 | 源于网络
更多相关内容,点击蓝字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