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探源》9.太渊 治疗颈椎及肩背痛
经穴探源
(一)手太阴肺经
9.太渊
(一)手太阴肺经 少气多血
手太阴肺经少气多血,经脉气血以气向液转化为主。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U81D1]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9、太渊
【特定穴】
(1)肺经俞穴:俞,输也。指本穴为肺经经气的主要输送处。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地部的经水,流行变化是从地之高位流向地之低位,如瀑布飞落而下,经水落下之时向空中散发大量凉性水湿之气,为肺经经气的主要输送之处,故为俞穴。
(2)肺经原穴:原,源也。肺经十一穴中,属本穴经水生发之气气量最大,为肺经输供的经气亦为最多,如肺气生发之源泉,故为肺经原穴。
【五行属性】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的运动变化所表现出的五行特征。本穴为肺经原穴,气血物质运动变化的主要特征是水化气。在五行当中,火有炎上的特性、水有润下的特性、风有横行的特性、金有收降的特性,而土则有固定不移的特性。五行除土之外,它们都能自主的运动,而土则是无风不行、无火不炎、无水不流、无气不浮。太渊穴经水所化之气,它无火的炎上之性,亦无水的润下之性、风的横行之性,在太渊经水不断飞散的补充之下也表现不出肺气的收降之性,而是缓缓的蒸散,表现出脾土的不动之性,有土生金之义,故其属土。
【别名】太泉,鬼心。
【穴义】肺经经水在此散落深渊化为凉性水湿。
【名解】
(1)太渊:太,大也,极也。渊,深涧也,言穴之形态也。太渊之名乃从类象的角度描述穴位微观下的形态特征,意指肺经水液在此流入地之深渊,散化为凉性水湿。本穴因位处手内横纹凹陷处,穴内物质为经渠穴下传的地部经水,穴内经水的流行是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如经水从山之顶部流落渊底,故名太渊。
太渊是个较好理解的穴名,其所要表达的是穴内气血的特征、变化。去过高山的人大都可能见过,高山上一般都有泉水或小溪,溪水一般水量不大,从高处落下时会飞散出很多水雾,水雾一受热则蒸发为气。太渊之名即意肺经经水在此化为水湿之气(本人多次去过井冈山和庐山,此情此景印象尤为深刻)。
(2)太泉:太,大也。泉,水流、源泉也。本穴位处手内横纹凹陷处,穴内物质为经渠穴下传的地部经水,经水的流行是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如瀑布飞落而下,为山上落下之大泉,故名太泉。
(3)鬼心:鬼,与神相对,神处为天,鬼处为地,鬼在此代表地部、亦代表穴内物质为经水。心,内部也,中心也。鬼心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流由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
【归经】本穴为人之脉会:脉,脉搏也。本穴形如深渊,上通天穹,下达地渊,天、人、地三部之气皆会于此,故为脉会(气象学中有种方法,要了解不同云层高度的气象资料,无需到地球的很多地方去,只要在一个地方放气球,把仪器送上各个云层或收集各云层的空气样品,就可获得各气象层的大至数据。太渊穴能诊人体有过之脉,为脉会,其理与此相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性水湿之气及地部的少量经水。
【运行规律】地部经水由地之天部流落地之地部,同时,经水在由高位流向低位时,大部分又化为水湿气态物溢散于天部。
【藏象】太渊穴微观形态有如山涧深渊,太渊穴之气血则如山涧流淌的溪水。太渊穴导致的病理变化,与穴内流行的溪水量及溪水的寒热温凉特性有关。溪水量大及寒,飞溅寒湿水气则多,肺亦随之寒湿;溪水量大及热,飞溅温湿水气则多,肺亦随之湿热;飞溅的经水量少,则肺亦随之干。
【功能作用】散化肺经地部经水,为肺经补充经气。
【治法】寒则灸补,热则泻针出气。
【治验】赖某,男,41岁。因长期在空调室内伏案工作而致颈椎及肩背痛,伴乏力易汗,病程2年多。去上衣检查,见背部遍布米粒样红色丘疹,诊脉为弦浮,断为肺虚之证,遂补太渊,次日告知颈椎痛减大半并要求继续治疗。
【心得】太渊穴的气血变化为经水化气,其特点是长于补肺气(水化气而气得以补),用本穴配曲池补法皆能较快地改善肺气虚损不足的状态,配曲池泻法亦能较快的除祛肺表之热。本例患者肺气虚损即是其主证之一,故补太渊穴能收显效。
《经穴探源》
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对经穴
名称所含深意作出解析,
是对穴位名称深意的挖掘
。作者在深入探索与研究
及临床验证后发现了:经
穴的气血特征,所在三部
九候层次,气血的流行出入运行特点,气血的作用区域范围,经穴气血调节的疾病对象,以及在不同病理情况应该使用的相应治疗方法。并在探源之后,列出临证治要。条目清晰,叙述明白。
本书作者 程玮,道教南宗第28代居家弟子,从事中医经络研究及临床二十多年,曾在国家一级中医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特别在经络、穴位的研究上有独到之处,现能查到的365个传统穴位的百度解释大都摘自《经穴探源》。带教过较多中医学生,自创多种诊疗方法,所创立的众多方法一直为带教弟子所广传。在培训班中,程玮欲将二十余年临床研究心得倾心传授,所授内容融合了多年来学习、访求、研究及临床实践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