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株机:一张流动的“国家名片”

中国电力机车发展史上的每一次进步,都凝聚有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称“株机公司”)人的智慧和汗水。近日,记者采访了株机公司南非公司总经理兼海外市场营销中心副总监王攀。他向记者讲述了电力机车走出国门背后的故事。从株机公司电力机车出口的数量、种类以及出口国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70年新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之路。

凭借高性价比赢得订单

1958年,在原铁道部的指导下,中国第一台干线电力机车下线,开启我国铁路牵引电气化时代。1978年,株机公司全面转产电力机车,成为我国第一家电力机车专业研制厂家。

1996年,株机公司生产的12台大功率快速客运机车成功交付中东。这是国产电力机车首次走出国门,开辟了该公司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新空间。目前,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使用株机公司的轨道交通产品,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

其实,株机公司“走出去”之路并非一蹴而就。从2005年到2010年,株机的海外订单平均每年只有5亿元人民币。

王攀已在株机公司工作了17年。作为海外市场营销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他对公司的出口历史非常清楚。

王攀是2002年进入株机公司的。2003年,株机公司出口的电力机车从直流转到交流。王攀清晰地记得参与电力机车出口乌兹别克斯坦国际招标的情景。

“公司的竞标对手主要在国外,国内同行竞争较少。”王攀说,当时,能研制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国内公司比较少,国内最后参与投标的只有株机公司一家。但是,国际上的竞标对手比较强,西门子、阿尔斯通等世界机车制造“巨头”都参与了投标。

当时的乌兹别克斯坦经济不发达,还依赖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贷款进行铁路现代化改造。按照国际惯例,机车样车要至少两年才能看到,而株机不需要这么长时间。这是株机公司中标的关键因素之一。最终,该公司凭借高性价比赢得了这个项目的订单。

产品更丰富,出口国更多

2010年,该公司出口的电力机车产品更多、成熟度更高。除了电力机车还有城轨、动车等,出口国也增加到10多个。

企业“走出去”,产品和技术是基础。株机公司根据不同国家市场的特点,先后研发了米轨动车组、内燃动车组、不锈钢地铁、有轨电车、双流制电力机车等产品平台。

2010年前后,株机公司的出口主要还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最近三四年,该公司开始向发达国家出口。

德国铁路公司选中了中国企业的机车及零部件设备。其中,株机公司就向德国出口了蓄电池调车机车。这类机车过去都是以内燃机为主,用蓄电池无疑对环保要求高的发达国家颇有吸引力。

这一变化反映出株机公司这10多年来,在技术方面从自主研发到引进学习,再到消化、积累、再创新,从而实现从学习、追赶到领跑的快速发展历程。

签订海外市场最大订单

2010年,株机公司的出口实现了从小批量到大批量转变。最初出口哈萨克斯坦只有3台机车,后来追加了2台,之后再次签订了22台。乌兹别克斯坦开始签订了12台,后来再次签订了15台。到后来,出口马来西亚的动车组一次性就签订228节,在当时创造了株机公司出口订单金额之最。

2014年,这一订单纪录被打破。株机公司与南非国有运输集团公司签约359台电力机车,同时签约的还有前期项目追加的100台机车(95台的基础上增加的)。在南非5年,株机公司累计获得超过45亿美元订单。

“从个人来说,当时的压力很大,毕竟这么大的订单。”回忆起当时的经历,王攀说,在标书制作的后期,他和同事们没日没夜地工作。再加上前期签订的95台机车项目正是执行阶段,也要他们在南非的工作人员参与,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其中,按合同要求在南非进行本地化生产、组装时,牵涉到技术输出,对当地子公司、分包方的能力建设、员工培训和技术援助等。南非分包方因自身能力问题曾一度说服业主同意延期交付。但株机公司认为,既然已经签约定好交付日期,为兑现承诺,仍坚持按原定时间交付。

在南非电力机车项目上,株机公司先后派出60批,共360多名涵盖技术、生产、物流、质量等领域的员工全方位开展技术援助,顺利完成了本地化的生产任务,同时也满足了整个合同的执行要求。在电力机车上线之后,以其卓越的性能和高可靠性,不断刷新矿物运输线周转量,为业主创造了更多价值。

如今,株机公司已形成了年产1000台电力机车的产业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发和制造基地。50多种、近万台电力机车走向世界,服务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也成功跻身电力机车制造全球一流阵营。株机公司出口的电力机车已成为一张张流动的“国家名片”。

来源:湖南工人报

编辑:李文洁

12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