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书《幽梦影》佳句10则:世间风雅,皆因于此,值得阅读!

《幽梦影》是一部绝妙的奇书,是一部清新可爱的随笔。以风流为道学,寓教化于诙谐,幽人梦境,为色为空,不是不说是《幽梦影》最独家的特色。它尽篇格言妙论,言人之所以不能言,道人之所未经道,一行一句,片玉碎金,非名言即韵语,读起来让人手不释卷,个中滋味的心得皆从胸次体验而出。

《幽梦影》一书的绝妙和可爱之处表现在:涉猎范围广博。它论花与美人,论闲与友,论书与读书,论一般生活,日月星辰,山川景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伦理道德,做人处世,大千世界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事物,无不作为一种思想上的传达和转述。

1、【原文】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译文】

鲜花不可以没有蝴蝶作伴,青山不可以没有泉水穿流其中,石头上不能没有青苔的点缀,水上不可以没有水藻的漂浮,乔木不可以没有藤萝的缠绕,人不能没有自己的嗜好。

【评析】

花与蝶、山与泉、石与苔、水与藻、乔木与藤萝,这五项事物恰是天工巧设,点缀生辉,缺少了这种点缀,便单调孤独而缺少诗意。作者认为人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嗜好,便索然无味,缺少生机,没有意义。

对于嗜好古人就有之,他们颐养性情,自得其乐,如陶渊明爱菊,刘禹锡咏荷、雍正皇帝鼓琴,他们沉浸其中,玩味无穷。从这些前人看来人不能没有嗜好,没有嗜好的点缀生活就如一潭死水,没有情调,没有趣味,平平淡淡,这样的生活一生岂不是在浪费光阴,虚度时光,亵渎生命吗?所以此文字短小精悍却意味深长。

2、【原文】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欺乃声,方不虚生此世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

【译文】

春天听鸟叫的声音,夏天听蝉鸣的声音,秋天听虫子唧唧叫的声音,冬天听雪簌簌的下的声音;白日里听下棋的声音,明月当空时听吹箫的声音;身处在大山之中听松林风啸的声音,水边听摇橹声,这才算没有白长了这双耳朵。假如听到无赖少年的呵斥和辱骂,蛮横女人的叫骂和恶言,真不如耳朵聋了的好。

【评析】

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有美有丑,美丑对人们的影响不同,所以人们对美丑的反映也就不一样。人们总是趋向于美好的东西,这样人们也就受到了美好的事物或邪恶的事物的影响,变得邪恶或善良。一个人每天听到的声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心境,甚至会影响到小孩子的成长。在生活中,有时我们听到美妙的音乐,就会有种想翩翩起舞的感觉;当我们听到谩骂声不绝于耳时,就会有种心烦意乱的感觉,这是就会影响我们的心情。所以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就可以享受不同的乐趣。

同时,不仅要善于听美妙的声音,还要善于听取善意的劝解,“兼听则明”这段文字,同时也暗示着统治者应该善于听取忠言逆耳,明辨是非,为人民服务。

3、【原文】

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

【译文】

上元节要与豪爽大方的朋友畅饮,端午节要与漂亮潇洒的朋友对饮,七夕节要与擅长吟诗作对的朋友对饮,中秋节之时要和淡泊名利的清雅之士对饮,重九要与远离是非、隐居的朋友对饮。

【评析】

不同的节气饮酒,要选择不同的朋友,这样才会有不一样的心境。上元节是一年中的开始,都想以一种盎然有生机的生活开始自己新的一年的生活,这时如果与一味豪迈、胸襟开阔的朋友对饮,可以受到他们的感染,汲取力量,开始新一轮的生活。端午节向来被认为是纪念英雄献身的精神的节日,在这一天作者选择漂亮潇洒的朋友饮酒,是想把过去的一切的悲哀的事情埋没,于是这新的日子将会更加美好。七夕是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日子,这是适合饮酒作对,所以选择韵友可以吟诗酌酒其乐融融。中秋之际,家家乐团圆,这是选择淡泊名利的友人对饮,且不论名利,只沉浸在欢乐中,这才是最好的。重阳之日远离凡尘,和隐士登高远望,不适为庆祝节日的最好选择。所以在不同的时候选择不同的好友对饮,会有不一样的心情。

4、【原文】

鳞虫中金鱼,羽虫中紫燕,可云物类神仙。正如东方曼倩避世金马门,人不得而害之。

【译文】

长有鳞片的金鱼,生有羽翼的紫燕,可以说他们都是动物中的尊者和神仙。就像避世于风云叵测中的东方朔,别人是伤害不到他的。

【评析】

水中的金鱼,空中的紫燕,虽然同为各自族中的一类,但他们却凭着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和个性,而在同族中鹤立鸡群。就像东方朔身在朝廷,伴君之侧,却无不测之虞,庶几近之。

神仙逍遥,多在仙山极乐世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生活自然安静了不少;而东方朔伴如虎之君,金鱼、紫燕与世人混处,在这种情势之下,神仙也不一定会过的像他们一样好。

这节文字在比喻上有几处称奇:神仙由人修成,称物类神仙,此一奇;鳞、羽类动物多不胜数,但是不提及其他,而偏偏就金鱼、紫燕而论,此二奇;将金鱼、紫燕比东方朔,他们虽非同类,但是却同样能在乱世之中独善其身,此三奇。比类新鲜、生动,妙趣无穷。

5、【原文】

入世须学东方曼倩,出世须学佛印了元。

【译文】

入世应当学习东方朔,出世应该学习佛印了元。

【评析】

所谓出世入世是一个十分难把握的问题。身担重任,身不由己时想逃避现实,这谈何容易;身在佛门中人大多数都不能自如的摆脱束缚。而这东方朔和了元法师却做到了这一点。

身在皇宫,侍奉君王,实在是“伴君如伴虎”,一言不适,便会招致杀身之祸,这在历史上也不鲜见。又说宦海浮沉,随时有翻船的危险,这在古时官场,同样也发生过不少类似的事件。而像东方朔,身为官太中大夫,“常在侧侍中”,为武帝明鉴是非,老死为帝所宠,的确少见。究其原因,还在于他身在庙堂,心却能以朝廷为避世之所。有了这种思想,他自然不会去与人去竞争;更不会为功名利禄而坑人他人,最终搞的身心疲惫;不会太过执著,斤斤计较;甚至常常伪装自己。除此之外,他经常假装滑稽,同僚欢喜,君主欢喜,皆大欢喜,东方朔也得其所哉。这就是他这些年为官的座右铭。

所谓“出家须学佛印了元”,乃是对出家逃禅者来说的。了元十五岁出家,十九岁往庐山参见开先善暹。但是他并没有被佛门的清规戒律所束缚,而与苏轼兄弟的交往,相互“以诗颂为禅悦之乐”。他认为修佛在于修心,并不一定过拘于形式,并非在深山丛林中足不出户就是入世之道。出世后在入世,不被形式所拘泥,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了元的地方。

6、【原文】

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好饮者,不易寒暑改量;喜欢读书者,不以忙闲作辍。

【译文】

多情的人,不会因为人的生死而变心;喜好饮酒的人,不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酒量;喜欢读书的人,不会因为忙碌或清闲而中断读书。

【评析】

真正的喜好不会什么所谓的原因而改变,如果是真的喜好是恒久不变的。就像人们的感情一样,与生命同在,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也不会因为地位而改变,它是可以经受住任何考验,沧海桑田,海枯石烂不会改变,至死不渝的真情感,这样的人才是有情人。喜欢喝酒的人,酒是他的至爱,不会因为天气的突变而改变,也不会因为其他的事情而改变自己的嗜好。喜爱读书,读书就不再是为了消闲或打发时光,闲暇时要读,繁忙时也能忙中抽闲,来读书。读书成为每天必须做的事情。

7、【原文】

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译文】

人生最大的乐趣是清闲,但并不是没有事情去干。清闲时就能够读书,清闲时就能够游览名胜风景,清闲时就能够广交好朋友,清闲时就能够饮酒作乐,清闲时就能够著书立说。天下的乐趣,还有哪些事情比这种乐趣更大的呢?

8、【原文】

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译文】

善于游览山水的人,天下万物都是可看之山水,书籍历史中有山水,作诗品酒中有山水,花前月下中也有山水。

9、【原文】

傲骨不可无,傲心不可有.无傲骨则近於鄙夫,有傲心不得为君子

【译文】

傲然的骨气不能没有,傲慢的心思不能有,没有傲然的骨气就与鄙囊小人相近,有傲慢的心思是绝对成不了君子的

10、【原文】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译文】

年轻时读书,如在缝隙中看月,虽仅见一斑,但却专精而明确;中年时读书,如在庭院中望月,虽然广博,但仍有不明了之处,老年时读书,如在平台上赏月,取舍由己,不受限制。这些都是因人生阅历的深浅不同,而使读书心得也有深有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