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我永远怀念你 || 作者 张炳烈


二哥,我永远怀念你
作者  ‖  张炳烈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音乐浸润我心田》《陈世龙大夫二三事》《会宁奇人张勤》《蓝菊花》《童年趣事》《我心目中的好校长——冯祖武》《读书与三观》《红湾小学一一我成长的摇篮》《50后,我们自豪》《抗美援朝老兵任振堂》《送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指头”》《说“傻子”》《怀念挚友——“挑担”哥秦志富》《勇挑重担 砥砺前行一一记原土高中学好校长王开科》
作者张炳烈,男,汉族,生于1953年,家住会宁县土高山乡红湾村,中共党员,中学语文教师,喜爱读书写作。

二哥逝世已经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永远不能忘怀。

我原是辛家,是老四,小的时候送给张家,所以小时候并不熟悉二哥。长大后听二哥说,他生于1946年,十二、三岁才开始上学,在小学由于学习突出,曾两次跳级。升入初中只读了一年,因家庭困难就辍学了。

二哥是我们弟兄中最聪明的一个。无论学什么,一学就会,记性也特别好,可以说过目不忘。他年轻时在队里劳动,一闲下来就读书,读了很多历史书和现代小说,对中国历史很熟悉,给人讲历史人物和事件,讲得非常清楚、详细。他也很爱唱秦腔,扮演过很多重要角色,无论是扮相、动作还是唱腔,都特别精彩。

他年轻时很能干,当过大队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干得很出色,深得上级赏识。1965年,他被选拔为提干对象,连转正表都填了。可惜的是,第二年就得了重病(转干的事也就作罢了)。虽经多方救治,终未痊愈,后来瘫痪在床,饱受病痛折磨,49岁就离开了人世,令我十分痛惜。

二哥1964年结婚,第二年生了一个女儿。然而不幸的是,66年他就得了结核性脑膜炎。幸亏大哥有办法,把他送到省人民医院治疗。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限制,治了好长时间,脑膜炎算是治好了,但腰腿功能受到很大损伤,造成后来下肢瘫痪。

1969年春,他开始在大队小学当民办教师,书教得很好,深受群众称赞。可是他总是在讲台上站不住,就坐着板凳上课。后来走路也不行了,就骑着车子到学校坚持上课。1974年,他终于站不起来了,不得不离开他钟爱的、耕耘了五年的讲坛。后来他下肢瘫痪,只能爬着活动,再后来连爬都爬不动了。

他一瘫痪,给家里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庄稼活全靠二嫂和十几岁的女儿干,家务活完全落在了六十多岁的母亲身上。母亲很能干,她养驴、养猪,靠卖驴娃子、猪娃子贴补家用。虽然生活困难,也能维持下去。

二哥没生下儿子,于1976年抱养了我的一个儿子。那时母亲还健康,她费尽心机,把这个孩子抚养大了。1990年春节,母亲因积劳成疾,才73岁就离我们而去了。

母亲去逝后,二哥家就更困难了。女儿出嫁,儿子才十几岁,既无人劳动,又无经济收入,加之那些年干旱,庄稼收成不好,二哥家虽未挨饿,但生活极其艰难。我那时家境也不好,上有近八十岁的父母,下有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无力接济他家,很感不安。

二哥为人忠厚、善良耿直,深得同村人的爱戴和同情,大家也给过他很多帮助。二哥性格温和,待人和气,也对我非常好。记得我读高中时,他常常把自己节约下来的办公用纸送给我写作业(他那时正当老师),在那个困难年代,他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后来,一到节假日、我就去看望他和母亲,我和他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我们谈历史、谈生活、谈做人……他的话给我很多启发和教益。

大约是一九八七年,那时母亲还健在,可二哥又有病了,自觉心上吃力,卧床不起。那时村上的伏老先生就用中药给他治疗。我那时因有慢性病,在学校没有担负主要工作,就请了一周假去伺候二哥(之前三哥也请假伺候了一周),给他炖药、做饭,陪他聊天。经过伏老先生的精心治疗和我们的照顾,他的病总算好了。

1993年冬天,二哥又有病了。他腿痛得厉害,本地大夫治疗无效,只能靠喝白酒止痛。不巧的是,这年十一月我母亲(养母)去逝。农村里忌孝,使我不能去看望二哥。一直到来年正月十几,听说二哥病重了,我才和儿子去看他。我儿子把他背出院外,我们聊了一会。他说让我想办法把他送到刘寨去看看,我说只要他能坐车就送他去。可是,家里其他人说不敢送,怕出危险,我只好作罢,使二哥的这个愿望未能实现,这成为我终生的遗憾。

大约到了农历三月,我把东塬的荔大夫请上给他去看,荔大夫开了些输的药,我从卫生院取来给他输了,大有好转,但后来再没有输。那次二哥又对我说:“你能不能请几天假陪陪我?”我那时带毕业班的课,工作很忙,加之我把女儿带到土高小学读书,实在无法脱身,使二哥的这一愿望又未能实现,我万万没有想到,不到一个月,二哥就去世了。这成为我终生最大的、不能弥补的憾事。

二哥永远离我们而去了,我将再也无法见他一面了,我非常难过,非常痛心,然而二哥的品德、才能和人格魅力,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0)

相关推荐

  • 《都挺好》:父母偏心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好久没有看到如<都挺好>这样接地气且具有一定深度的电视剧了.打开 电视,我一般定在11或者13频道,看看京剧或者新闻,很多电视剧,看不三五分钟,就如喝透了的茶叶,淡而无味,遂关闭之.直到看 ...

  • 天堂没有悲伤,安息吧,妈妈!

    安息吧.妈妈22.mp39:27 来自百荷书房 作者|老小孩||主播:李春华 那年母亲在故乡秦皇岛小白庙病危,侄儿发电报通知了徐州的二哥和北京的姐姐,我当时从长沙办事回来路过北京,刚刚办理了住宿手续, ...

  • 【春风文苑】《淑贤》作者 玲珑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编者按:人生是积极进取的,但有时候命运却并不以人们的愿望为意.读吧玲珑的这篇文章,我们不禁会为文中主人公淑贤唏嘘,唯愿命运不幸的人能够鼓起勇气,从容面对人生中的磨难! 淑   ...

  • 郝寒梅:【再写母亲】(散文)

    再写母亲 ◎郝寒梅 [作者简介]:郝寒梅 ,宁夏银川市 ,健身教练,爱好读书.钢琴.骑行.旅游. 一个女人,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母亲,更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总想写自己的母亲,因为她的平凡和善良,更为她的 ...

  • 那个被欺辱的寡妇,后来找了个野男人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离婚七年>系列已转去小号更新 请点击下方链接关注小号查看 那个被宗族欺负的寡妇 文/晏凌羊  01  讲到宗族,想分享一个老家的故事. 我小学同学的妈, ...

  • 谈谈二哥

    二哥在小时候,村里的人都家喻户晓,二哥是个做家务的能手,当时家里没有女生,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家里里里外外大大小小二哥样样做,尤其(央洒)摇米,真得心应手,手到擒来,三下五除一下就搞定,当时村里这样的 ...

  • 乳名四喜,人称“十四红”的华州皮影艺人魏振业

    邮箱:3125136050@qq.com 魏振业:人称"十四红"的"大净" 魏振业,乳名四喜,1931年生,属羊,华县东阳乡魏家塬村人,是赵振才的徒弟,他12岁 ...

  • 原创|侄女(散文)||作者:阳龙生

    网络文学 | 文学交流 | 专注原创 原创作品授权天美五星全网首发 文章阅读也可在微信读书上检索此文 侄女 作者/阳龙生 编审/天美五星 侄女 作者:阳龙生 (2020.07.30湖南邵阳) - 我老 ...

  • 「写作坊·美文」王娟娟|婆婆

    作家新 干线 婆婆        生了儿子的女人,注定这辈子要当婆婆.想躲也躲不了,想逃也逃不掉.许多媳妇都会嫌弃婆婆,甚至是讨厌婆婆.世间像我的母亲.我的婆婆,不被媳妇讨厌的婆婆不多.       ...

  • 50后,我们自豪 || 作者 张炳烈

    50后,我们自豪 作者  |  张炳烈 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些50后写的文章,说他们儿童.少年时挨饿受冻,青年时期吃苦受罪,感叹一生不幸福,并把这归咎于当时的社会,归咎于当时的政策.对此,我很不以为然. ...

  • 怀念我的一位“忘年交” || 作者 张炳烈

    怀念我的一位"忘年交" 作者  |  张炳烈 杨老太爷(其实我应该叫他姨夫,因为他的二儿子和我连襟)已经去世五年了,但我还是很怀念他,因为我俩是"忘年交". 他 ...

  • 怀念挚友——“挑担”哥秦志富 || 作者 张炳烈

    怀念挚友--"挑担"哥秦志富 作者  |  张炳烈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音乐浸润我心田><陈世龙大夫二三事><会宁奇人张勤><蓝菊花&g ...

  • 燕子飞回来了 || 作者 张炳烈

    燕子飞回来了 作者  |  张炳烈 每年清明过后,燕子就从南方飞回耒了.这不,今年清明刚过,我就看见有许多燕子站在电线上叽叽叽地叫.又听到燕子的叫声,说明我们北方真正意义上的春天来到了. 燕子是一种非 ...

  • 土高中学——我辛勤耕耘过的热土 || 作者 张炳烈

    土高中学--我辛勤耕耘过的热土 作者  |  张炳烈 我退休离开土高中学已经十几年了,但我依然深深地恋着它.每隔一段时间,我总会去转转,和同事聊聊天,我总觉得它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工作了25年.在 ...

  • 话说对联 || 作者 张炳烈

    话说对联 作者  |  张炳烈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具有简练.精致.对仗.工整等特点,很受人们喜爱.对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从唐宋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到明清时期成为鼎盛.文人墨客一起聚会,常互 ...

  • 山村的夏天 || 作者 张炳烈

    山村的夏天 作者  |  张炳烈 我的家乡是一个山村,这里的夏天是非常美好的. 山村夏天的天特别蓝,蓝得象无边无际的大海.它上面飘浮的朵朵白云,有的象片片臼帆,有的象游动的白鲸,有的象浮动的冰山--十 ...

  • ​我和到会宁土高的知青 || 作者 张炳烈

    我和到会宁土高的知青 作者  |  张炳烈 1968年冬天,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的最新指示.一时间, ...

  • 谈谈孝敬父母 || 作者 张炳烈

    谈谈孝敬父母 作者  |  张炳烈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一直得以传承.但是,近些年来,受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孝敬父母的观念日益淡化.因此,有必要谈谈这个话题. 首先,为什么要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