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在退步
不谦真人最近阅读网文,看到李可给朱良春治病之事,朱良春先生腿脚怕冷,冬天尤其严重,李可先生给的处方是:
制附子180g,干姜50g,细辛30g,桂枝40g,白芍50g,炙甘草30g,红参30g,加适量蜂蜜、童便共煎。
朱良春先生“到第四服,就不能再服了,口干上火,血压升高了。但是多年的腿冷,从此之后减少了一大半,效果还是不错”。
李可先生之方与小青龙汤比较接近,其方加半夏和五味子,去掉人参,就是小青龙汤,麻黄和附子择一即可。《伤寒论》: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小便不利,小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
表不解又有水,故而用小青龙汤。太阳中风而发热用桂枝芍药,譬如桂枝汤,太阴少阴伤寒而下利用干姜附子,譬如四逆汤,故而药方配伍都是极其考究的。《伤寒论》一书在反复演示药理医理病理,提示读者,后人无知而看不懂,只看见药方,看不见药理病理,所以如李可先生这样随意处方,胡乱治病者比比皆是,如此又怎么可能治病呢?
无知者就会以为李可先生是真理,其实诸君连中医之门都未入。朱良春先生若是知医道,必不会用李可先生之方。不谦真人日常处方都是慎之又慎,即便如此,也常出错,药量不在于多,中病必见效,如同用蛮力一样大剂量求效,离道已远。
有的人会以为《伤寒论》之方用量很大,其实不然。原方常煎药一次分三次服用,故而取其量之三分之一为合适。《伤寒论》之方一次煎取三次服用之量,是考虑到病急而需要加服之故,这是治急病之法。故若日常长期服药者,更宜减量。
有些人喜欢吹嘘善于用某药,如善于用黄芪,善于用桂枝,善于用麻黄,善于用柴胡,善于用大黄,善于用附子等等,这些都非医道,而是典型的药物崇拜,只是利用世人猎奇之心而已。以病择药是治病,择药以病是坏病,又如何能治病,故其人医道如何,一目了然。
即便有的医生妄治时愈,而沾沾自喜,却不知道精益求精,追求最佳治法,则医术必定不断退步。譬如说,用柴胡,而不知黄芩生姜人参之相配伍,是不知病理之相关性。《伤寒论》创立了药理与病理一一相应之医学法度,是为医理,后人却弃医理而从经验,是从愚不从智。
很多人认为中医不科学,并且以此攻击中医。若是中医不科学,则应该使之科学,而不是以否定中医为自己之能。否定容易,创立难,拆毁容易,建设难,故而否定者是无能者,创建者才是杰出者。
大多数的人只是中医之学习者,而非创建者,故而容易误入歧途。有的人以为《伤寒论》是理论,这样的看法是大错,《伤寒论》中每一条文都是真实之病例,只是经过原作者提炼而已,当您的医学造诣与《伤寒论》的作者一样时,您也会这样去记录病例,以便将来快速诊断所用。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在普通人看来,中医或西医只是治病而已,而在不谦真人看来,中医治病是论道,任何病症的出现,必定有因果性,治病是求其道而顺天理,这是中医远胜于西医之所,西医治病前后皆不能知其所以,故不能使人进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