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荷生 | 太阳病里证之热结膀胱

深圳市老中医协会《杏林问道》是为中医同道提供学术交流、为优秀中医师传播学术专长、疑难杂病论治、医案讨论、推动中医事业健康发展的平台。欢迎关注!

姚荷生简介(1911—1997年),江西南昌人,著名伤寒专家。姚老作为当代江西中医之泰斗,不仅学验俱丰,而且品德高尚,毕生以振兴中医为己任,矢志不渝,为弘扬中医药学,竭尽了毕生精力,堪称江西现代中医界之楷模。

太阳病里证之热结膀胱

作者:姚荷生

【相关条文】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方。

桃核承气汤方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桂枝二两   大黄四两    芒硝二两   甘草二两(炙)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108)

附1.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85)

附2.阳明病……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茯苓   阿胶   滑石(碎) 泽泻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下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224)

附3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318)

附4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292)

【原文词解】

1.“血自下”:108条的所谓“血自下,下者愈”,从理论分析,热结膀胱的下血应指尿血,而不是大便下血,亦非阴道下血。这样理解,才能说明“血自下,下者愈”的原因是缘于瘀热随血尿而外泄,血热瘀结便得以清除,继而尿血渐止其病自愈。

2“必便血”?:85条与292条的所谓“便血”亦是指尿血。这样解释的理由亦与上一条“血自下”相似。但由于此二条尿血产生的病因病机是因膀胱与肾脏血分有热,以致迫血妄行而尿血,并无瘀血的机理,故虽“血自下”却难以“下者愈”而己。

【原文说明】

在姚老为研究生讲课时,他是将《伤寒论》85条、224条(第3小段与第6小段)、318条及292条共计四条条文,与108条一样均列为本节“热结膀胱”的【相关条文】。而作为整理者的我们却将前四条列为附设条文,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将在【整理备注】中加以说明。

【临床现症】

主症:感受风寒后,出现恶寒发热,再经数日转现小便黄赤不利,少腹小腹急结膨胀,其人烦而多语、语言与意识偶欠清晰而如狂,且恶寒已除只是发热。

或现症:脉数或兼弦;舌质红或唇亦红;尿血或尿血欠畅伴涩痛;或少腹急结而灼热。

【病因病机】

太阳经感受外淫风寒后,发为寒热且数日不解,病变可随经自传其腑,由表传里形成膀胱里证,表证传里是形成表里相兼证,还是单纯的里证?则须视其表邪是否罢除而定。本证因恶寒已除,则知其表寒已罢,即“外解已”(108条)邪气已由寒化为热,由表入于里。

患者少腹小腹急结而小便黄赤不利,乃因膀胱为州都之官,气化正常则能排废津于体外,解出清利之小便;今膀胱之气因热而结,热则其色变黄赤,气结难化则小便不利而涩痛;又因膀胱居小腹,其气与热邪相结,则患者自觉小腹甚至引及少腹胀急而灼热。

本证热邪并非仅伤及膀胱气分与气相结,而是偏重于入膀胱血分与血相结,故患者自觉小腹少腹持续性的胀急不解,且同时出现血分瘀热的多语以及偶尔语无伦次的“如狂”症象;热入血分则唇舌俱可红。

【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本证的诊断要点,在于具备热与血结于膀胱的症候的同时,又兼具热与气结于膀朓的症候。

2.鉴别要点

(1)与膀胱蓄水证相鉴别

膀胱蓄水的五苓散证属膀胱气分病变,系表寒郁阳,阳气失其气化之功而动水蓄水,故其症必现恶寒发热,小便显著短少而少腹满。但因其无热邪及热与气血相结之机,故其小便不黄赤不涩痛,更无尿血或血自下,仅现少腹(或小腹)满而不急结,更无小腹灼热,亦无如狂与舌质红之症象。然本证属表寒已罢,热邪与血与气相结,故其症现发热不恶寒,小便黄赤不利,尿时略感涩痛。且由于本证偏重于热与血结,而热与气结不重,故小便不利的程度可较轻,但常有尿血、小腹少腹急结或有灼热感。热入血分与血相结,则唇舌可俱红,其人可“如狂”。

(2)与下焦蓄血(抵挡汤)证相鉴别:

下焦蓄血证仅属热与血结而未与气结,且血结的程度重,血结的时间也可能较久,故其小便自利、大便色黑反易,脉沉结,少腹硬满,其人发狂或善忘,本证则属热入膀胱气分与血分,且热与气与血俱结,虽然热与血结的程度较气结重,但较蓄血证轻,血结的时间也不长,故其小便不利,尿黄赤或尿血,溺时涩痛,小腹或少腹仅急结膨胀,而硬的症象并不显著,神识昏乱的情况不重而仅“如狂”。

(3)与冷结膀胱关元相鉴别:

冷结膀胱关元乃因肝肾阴寒凝结所致,故其症现手足逆冷而不发热,小便清白,小腹硬满痛而拒。按:本证因热所致,故发热,若属少阴肾经移热于膀胱,尚可“一身手足尽热”(292条),小便黄赤甚至尿血,小腹可灼热,少腹(或小腹)虽急结然硬痛拒按却不显著。

【治疗方法】

1.治法:攻下泄热,以解膀胱气血之结

2.方药:桃核承气汤

桃仁10克(打)桂枝6克  生大黄12克  芒硝5克(另融) 炙甘草5

每日1剂,以水煎服2次,得微下利则效较佳。

3.宜忌

(1)本证属里证,只有当太阳表寒已解,才能用桃核承气汤攻下。

(2)本证属太阳表寒证化热入里发展而成,若里热虽成,而太阳表寒未罢,则禁用本方攻下;此时,宜先采用阳旦汤(桂枝汤加黄芩)解表,待表解后再以桃核承气汤攻之。

【预后转归】

(1)本证服桃核承气汤后,得大便微利,小便渐利,则病可迅速向愈。

(2)本证患者若突然自行顺畅从尿排出较多鲜血,则其热可自退,少腹急结可自除,小便可自转畅利,继而病可自愈而尿血自止。究其缘由,乃热随血泄,结随泄除之故。

【整理备注】

姚老之所以将85、224、292与318条条文,与108条同列为本证之【相关条文】,是因85条、224条(第3、6小段)及292条,均有“热入膀胱”的病因病机,具体说均有热邪犯及膀胱血分的病因病机,故均可列入本节“热结膀胱”的【相关条文】之中。而姚老之所以将《伤寒论》已注明了属“少阴病”的318条、列入本太阳变证里证的相关条文之中,可能是进一步提请读者在按照224条应用猪苓汤治疗“热入膀胱”证时,不但要注意患者有尿血和小便不利两大主症,而且还须注意其常有阴虚内热所致的烦、渴和不得眠三大主症,只有当血尿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这几大主症,才适合采用猪苓汤治疗。

我们之所以违背姚老原来的编排,只将108条列为本证的【相关条文】,而将其余的四条均作为附列条文,则是依据姚老《伤寒论串解》的手稿。在手稿中,姚老亲定的该四条分段及其证候分类如下

1.姚老划分的85条第一段为“淋家,不可发汗……”,该段的证候性质,则被姚老确定为“太阳变证、表里同病、淋家新感”。姚老如此划分段落并如此确定其证候属性的大致理由是,淋家若无新感,则不存在发汗的问题,张仲景之所以设85条来讨论淋家是否可以发汗的问题,是为临床上素有淋证(膀胱素有湿热)的患者新感外风外寒等,出现了恶风恶寒症状而设定的,并非单纯的太阳里证。但本篇所讨论的却是太阳里证,故85条第一段只能列为本篇【相关条文】的附列条文。

2.姚老所划分的85条第二段为“淋家…发汗,必便血”。姚老在《伤寒论串解》手稿中将其证候分类确定为“太阳转少阴、溺血”。意为素患淋证的患者,在其新感外风出现恶寒发热的表症时,若医家强行采用辛温发汗单纯治其表证,不但难以彻底解除患者的表里之邪,而且可因患者膀胱素有湿热,在服用辛温燥烈之剂,尤其是辛温入营血分的桂枝之后,则可致辛温助长下焦血分之热、温燥损伤少阴肾阴,从而导致尿血的后果。为此,姚老设定猪苓汤来治其尿血。由此可见,85条所载的淋家经辛温误汗后发生的尿血,并非单纯的“热结膀胱(血分)”所致,更主要的是由少阴阴虚血热所引起。所以,我们将85条第二段亦列入本篇【相关条文】的附列条文。

3.姚老在《伤寒论串解》中,将224条的第3与第6小段合为“阳明病……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对此,姚老所作的证候判断是“阳明兼少阴,湿热伤阴停水”,意即此时虽有膀胱水热或湿热引起的小便不利,但它的湿热或水热是来源于阳明和少阴的,病变的癥结在于阳明与少阴的水热与阴虚,膀胱只是受影响而已。姚老的此种看法,似已说明此证亦不宜直接列入单纯的“太阳里症”,而只能作为附列条文。

4.318条张仲景更是明确指出这是“少阴病”,姚老亦将此证列在后面的“少阴变证里证”中详加讨论。所以,我们理解姚老将此条列入“太阳变证里证、热结膀胱”【相关条文】的理由,只是为了进一步提醒我们,在借用猪苓汤治疗水热结于膀胱时,还应该注意其兼挟的病所、病机及现症而已。

综上所述,对以上诸条条文的证候分类判断,没有一条象108条那样被姚老确定为单纯的太阳膀胱里证,因此,不宜象108条那样列为“太阳变证里证-热结膀胱”的直接【相关条文。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以上诸条条文所载病变,又多包含有膀胱里热的机理,了解这些条文,对进一步理解膀胱里热证各种发病机理、现症特点、预后转归及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帮助,这也可能是姚老在本节列述以上诸条条文的目的,故我们将这4条条文附列于【相关条文】之中,以冀既体现姚老的良苦用心,又不至于混淆“太阳里证”的概念。此种做法是否妥当,望同道斧正。

正因为我们未将上述4条条文所载证候视为单纯的“太阳变证里证—热结膀胱证”,所以,在【临床现症】中,我们所列的脉症较姚老列出的少,这是由于我们将4条条文中不属于“热结膀胱”的脉症除了。而这些被删除的脉症,在后续的“少阴证”等章节中,姚老自有详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