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把6个孩子都送进哈佛耶鲁的妈妈,揭示了教育的真相

2020年的开端,注定令人难忘。一场疫情,让武汉悲壮,举国难安,如今更是令全世界告急。

华夏儿女,再一次众志成城,共同抗击肺炎病魔。而这其中,更是有一大批年轻的孩子们。

最近就被这样一个美丽的九零后姑娘所打动。

她叫李佳辰,是北大第一医院第三批国家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毫不犹豫征战前线,她的决定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

妈妈给佳辰写去一封家书,牵挂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非典时那个在电话里为我弹奏的小女孩,已成长为战士。闺女,坚持住!”

原来,佳辰的妈妈韩金香是名护士长,2003年曾抗击过非典疫情。

十七年前,在幼年佳辰心目中,妈妈拯救生命,是如此了不起;十七年后,这个姑娘学着母亲当初的样子,勇敢肩负起使命,站在了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正如佳辰在回信中所感慨的:“给我勇气的,正是当年那个勇往直前的你啊!”

生命犹如一个轮回,母亲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女儿,最终使女儿也成为了像妈妈一般的英雄。

对于父母来说,你是什么样,孩子便会是什么样。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巨大。

我们总是在羡慕着别人家的孩子。而你知道吗,那些牛娃的背后,往往都站着一对优秀的父母。

全惠星,被誉为“韩国首席妈妈”,因为她把自己的六个孩子全部培养成了哈佛耶鲁的博士,如今他们个个都是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

大女儿庆信,哈佛毕业,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现任韩国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

大儿子京柱,毕业于耶鲁大学医学院,现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

二儿子东柱,中学获得美国总统奖;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和麻省理工学院哲学博士。

三儿子洪柱,哈佛大学法学博士;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曾出任助理国务卿,主管人权事务。

二女儿庆恩,哈佛大学法学博士;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临床法学客席教授,耶鲁大学聘请的首位非白人的女性客席教授。

小儿子定柱,哈佛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和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获得了美术学领域的最高学位——MFA(艺术硕士)。

超级硬核的教育成就,到底有何秘籍?全惠星本人就是最好的答案。

她是耶鲁大学前教授,如今担任东岩文化研究所理事长。出彩的履历里,还包括了韩国国务总理奖、KBS海外同胞奖、美国康涅狄格州总督奖等荣誉。

与此同时,她的丈夫也同样是学霸,不仅取得了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还曾担任过韩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公使和驻联合国代表。

又厉害又拼搏的父母,从小就被六个孩子看在眼里。那种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无须刻意营造,不知不觉中便使他们浸润其中。

全惠星曾在某次采访时提到,她和丈夫从来不会强求孩子们去学习,因为无论在家里的哪个角落,都有浓浓的学习气氛。父母带头主动学习,让孩子很自然便觉得学习是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此,读书的习惯在不经意间就养成了。

尼采曾说:“孩子犹如一张纯洁的白纸,他们的思想行为完全由环境和教育形成。塑造人的思维的,主要是未成年时期的成长环境。”

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也是决定他们生命格局能拓展多远的天花板。想让孩子成材,不妨自己做好榜样,努力营造良好的家风。

出色的父母,终将会使孩子的成长如虎添翼。

我的女儿出生以后,我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成为怎样的家长,才是对孩子来说真正受益一生的呢?

我也曾一度因为育儿方面的种种问题焦虑不安,甚至在孩子面前情绪崩溃,朝她大吼。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女儿在玩过家家时,冲着那一堆洋娃娃骂到:“你怎么总是这样?我怎么教你的,啊?”一边说着,她一边满脸愤恨的样子,狠狠拍打那些娃娃的身体。

那一刻,我愣住了。

那种神态,活脱脱就是我的翻版啊!那些被女儿说出口的句子,又何尝不是我的口头禅?而那暴力的动作里,我赫然看到了那个盛怒时失控打着女儿手心的自己。

我的心情顿时五味杂陈,继而又恍然大悟。原来,教育的前提,分明就是我们家长要把本身做好!

曾经读到过一个心理学名词,叫做“镜映”(Mirroring)。

简单来说,孩子出生后,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是谁,长什么样子,对外界该做出怎样的反应。他们需要通过别人对他的反应、评价,从而建立自我认知和自我观念。

而父母,就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如果中正而敞亮,便会照出孩子神采奕奕的模样;而倘若镜子满是污渍与裂痕,那么孩子眼中的世界,又怎会灿烂明媚呢?

心理学家塞德兹曾说:“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维形。”

孩子的心智如同海绵,会不加挑剔地把外界的一切统统吸收,无论好坏。而作为家长,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烙印。

随着女儿的长大,我愈发深刻地体会到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我们是怎样的人,关系到孩子的一生。

扪心自问,何为好的教育?是一板一眼的说教,严格苛刻的填鸭,亦或是高高在上的强加?

其实都不是。

我始终相信,好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滋养。

杨绛先生曾透露,她自己是受父母(师长)的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的。

《杂忆与杂写》中,如实记录了先生的成长经历:

“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申报》评论一篇接一篇,浩气冲天,掷地有声。我佩服又好奇,请教秘诀,爸爸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妈妈操劳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总要翻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读得津津有味。我学他们的样,找父亲藏书来读,果然有趣,从此好读书,读好书入迷。”

不仅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先生高贵品格的形成也是因为父亲的耳濡目染:

“爸爸从不训示我们如何做,我是通过他的行动,体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训的真正意义的。”

而对待女儿钱媛,她和钱钟书采取了同样的方法,从不训示,而是通过实际行动让女儿渐渐入道。

由此,杨绛由衷感慨道:

“‘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是啊。教育的真谛,真的不需要轰轰烈烈、兴师动众。其实它正蕴藏在无数点滴小事里,只需坚持累积,终将会让我们看到惊喜。

而这其中,家长带头所起到的榜样作用,则是孩子进步最大的动力。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我们当父母的对了,孩子自然就对了。”

那么,你是否愿意成为这样的家长——成为孩子的明镜和榜样,坚持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开始,陪伴他们一起成长,见证他们蜕变成材?

比如

和孩子一起

坚持每日翻三页书

坚持每日读一个故事

坚持每天看一张老照片

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学习一项新技能

比如坚持每日打一场羽毛球

坚持每日看一幅画

坚持背一首古诗......

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

给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

也给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

如果觉得一个人坚持很困难

那就欢迎加入

#百日行动派#第六季

和百万人一起打卡坚持!

我们一直相信「坚持」的力量

可以改变我们自己

可以改变我们身边的人

甚至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所以

我们再次带着

#百日行动派#第六季

来到你的面前

和过去不一样的是

在3月15日-3月20日期间

只要坚持每日打卡

即可领取15万份

「干小事储备金」现金红包

我们希望这笔「干小事储备金」

能够让你感受到

坚持其实真的可以给你带来回报

除此之外

如前面所说

你的每一次坚持

还可以给这个世界带来改变

「百日大公益」计划中

你的每一次坚持积累起来

都可以兑换成

乡村孩子的图书角+乡村儿童艺术教育

为他们打开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当然

一张专属于你的捐赠证书也是必不可少的

六年来

我们一直坚信

100次不起眼的小坚持累积在一起

一定能带来意料之外的大收获

如果

你希望改变自己一些什么

也想改变这个世界一些什么

那就加入我们

从一件小事儿开始

去坚持,去改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