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印刷史典故之九十九: 最早使用的印刷机手板架和早期的机械印书
作者:张树栋 李 英 张耀崑
编辑:赵志忠
最早使用的印刷机手板架和早期的机械印书
中国的传统印刷工艺,均为手工操作。到了十九世纪初,随着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西方的印刷机械也陆续传入中国。对此,原商务印书馆的汪家熔老先生在他的《印刷史三题》中说:“凸版印刷机进入我国的年份,当和活版印刷同时。……1815年……当为凸版印刷机进入我国的最早年份。”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汪先生所说的是传入内陆的时间,并不包括香港和澳门。理由是传教士范利安早在此二百多年前的1588年就将西方的凸版印刷机带到了澳门,并在澳门印刷了《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
另据《中国印刷史》的著作者张秀民先生介绍,他在北京西什库“北壹印书馆”曾见到英国斯坦荷鲁铁质印刷机一架,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打北京时的遗物。
中国最早使用的印刷机是由西方传来、用于凸版铅印的“手扳架”。作为早期的印刷机械,手扳架的生产效率很低,每天只能印刷数百张。后来,人们在手扳架上加了一个“自来墨架”,免去了手 图99 手扳架
工上墨,印刷效率有所提高。到了1843年,英国传教士麦都思来到上海,他在上海开设“墨海书馆”,运来了一批在当时来说是一些相当先进的印刷设备。这些设备,有的需要靠电力开动,而当时的上海尚无电力,只好以畜力代之,用耕牛拖拉机器进行印刷。出现了印刷史上用牛拖拉机器印书的奇闻。浙江嘉兴诗人孙瀜于1858年11月27日到上海墨海书馆,亲眼见到了用牛拖拉印刷机进行印刷的情景。他见景生情,遂作诗七言绝句一首以记之。诗云:
牛翻墨海转轮圆,百种奇编宇内传;
忙煞老牛浑未解,不耕禾陇种书田。
还有一位名叫黄钧珊的先生,也于见到牛拉机器印书的情景之后,写了一首七言绝句,用以记述此事,题为《咏墨海馆》。诗云:
牍题墨海起高楼,供奉神仙李邺侯;
多恐秘书人未见,文昌火焰借牵牛。
以上这两首诗文都是记述当年墨海书馆用耕牛拖拉印刷机印刷图书这一奇闻的。可见人们对这件事情的兴趣和重视了。
这台用牛拉的印刷机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清人所著《瀛墟杂志》有如下一段记述:西人设有印刷局数处,墨海其最著者。以铁制印刷车床,长一丈数尺,广三尺许。旁置有齿重轮二,一旁以二人司理印事,用牛旋转,推送出入,悬大空轴二,以皮条为之经,用以递纸。每转一过,则两面皆印,甚简而速,一日可印数万余纸。
字用活板,以铅浇制。墨用明胶、煤油,合搅煎成。印床两头有墨槽,以铁轴转之,运墨于平板,旁则以数墨轴相间排列。又擦平板之墨,运之字版,自无浓淡之异。墨匀则字迹清楚,乃非麻纱之本。印书车床,重约一牛之力。……西国印书之器,有大小二种:大以牛运,小以人挽。人挽者,亦殊便捷,不过百金可得一具云。
清人在《瀛墟杂志》中的记载可谓详尽。其中这“不过百金可得一具”的人挽者,或许就是前面提到的“手扳架”,这人挽者操作方便,价格便宜,但效率低下。而那“大以牛运”,每日可印四万余纸的庞然大物,与全靠手工操作的传统印刷工艺相比,可就今非昔比了。
此后,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对这些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不失时机地加以引进和推广使用,促成了我国近代民族印刷业的崛起。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