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村印记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20-12-28 09:32

张蓓

到达开化县中村乡张村时,远远就看见一盏盏别致的梅花灯高高地悬挂在灯柱上,满村皆是。这里是宋代梅花诗人张道洽的故乡,癖爱梅花不可医的张道洽,一生爱梅、咏梅、恋梅,以梅自怜、以梅自居、以梅酌酒,在诗酒间走完了才情落寞的一生。

珠山,是张村中央的一座小山包,是村中的一处胜景。在清代,珠山山麓曾建文庙,因其清淑文脉之气,而钟之于人。所谓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这大概就是古代“珠山”山名的来历吧!清乾隆年间贡生方象琨在《珠山记》里曾经这样写道:“求其矗起平原,周围而圆峙者,则惟珠山最胜。”现在,珠山的脚下是一所学校,校园内书声琅琅,崇文好学之风日益兴盛。

在张村本地人的口耳相传中,珠山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被九条龙所包围。这九条龙,正是围绕着珠山一圈的九条延绵起伏的山脉。经过一番激烈的“夺珠”厮杀后,这颗明珠被属于中村的一条龙(一脉山)揽入口中,所以珠山被安置于此,有了千年“珠山”之名。

珠山很小巧,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小径攀爬,鹅卵石铺就的小道相伴郁郁葱葱的植被,野花簇簇、暗香浮动。珠山上建有一座六角凉亭“影香亭”,亭柱上书着对联:“香在雪天孤有韵,影于月地四无邻。”站在珠山之巅,微风拂面,目力所及,是满目的苍翠和葱茏。

张村村民大多姓张,他们是大桂文峰张氏的后裔,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翻开《张氏宗谱》,可以得知,除了像张道洽这样的孤傲诗人,张村这片土地上还孕育出了为数不少的英才豪杰。北宋名将张琼,左威上将军张自勉,他们都是这个村庄里保家卫国、功勋卓著的张氏后裔。而张昇、张蒙、张容、张霆、张道、张有志、程兆骥等,则是曾经在朝堂中青史留名的文臣。

缓步村里,鸡犬相闻,一条小溪默默地流淌,溪流两畔种满了桂花树。溪边两株苍老遒劲的古树旁伫立着一座古桥——折桂桥(已圮)。这座从宋代时就有的古老石拱桥,由宋代名相范成大题名。当年,范成大的女儿嫁给了珠山张氏后裔张蒙,范成大来珠山张村看望女儿、女婿的时候,有感于珠山张氏一门兄弟五人,有四人明经及第,不胜欣慕。因此在偶步此桥时题名“折桂桥”,以表张氏一脉文风鼎盛、蟾宫折桂的意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张村,有一种风俗美食叫“腊八豆腐”,是略带徽派传统遗韵的时令食品。在古代,张村一带多为徽歙移民,他们的习俗是家中的男丁长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要“丢到”外面去学习经商。而“腊八豆腐”,就是为了外出携带方便、保质期长,精心配料制作的一款家乡食品。制作“腊八豆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浸豆、磨豆、煮豆浆、点豆浆、做豆腐等等,前后得有二十多道工序。在一般的气候条件下,张村的“腊八豆腐”至少可以保鲜三个月以上。想当初,那些外出“讨生活”的乡人,当他怀揣着父母给他包裹好的一袋“腊八豆腐”迈出家门的那一刻,回眸,再一转身,此后的日子,不管在外面要经历怎样的人生风雨,至少在嚼着家乡“腊八豆腐”的那一刹,故乡,还深藏在心。

一千多年过去了,经历岁月的风雨洗礼,今天的张村人,在继承当年张氏一族宁静恬淡的生活习俗,秉承耕读传家、忠孝节义的同时,仍不忘初心,且耕且读。他们在村里广植梅树、兴学助教,用梅花赋予这个村庄精神品格和文化内涵,担当起了新时代村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好的重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