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散谈《壁虎生蛋》读写教学设计,做到这一点非常难,但是我们总要这样去做
图:墙角壁虎蛋
散谈《壁虎生蛋》读写教学设计
文/陆生作
赏析对象:微童话《壁虎生蛋》
壁虎要生蛋了,她很紧张。在地上挖个坑,把蛋生在坑里,用土埋起来,像鳄鱼一样?万一有大脚丫不小心把蛋踩扁了呢?在树上做个窝,把蛋生在窝里,像鸟一样?万一有大风把窝吹掉了呢?壁虎想来想去,把蛋生在了房顶的墙角,还请蜘蛛结了一张网。蛋粘在墙角,没大脚丫,没风,有保护,壁虎放心了。(文/陆生作)
主要技法:目标-努力-失败-成功
大家晚上好!因为时间比较晚了,你们可以回听。布置一下五月份写微童话的题目,就是这一篇《壁虎生蛋》。
在这篇微童话当中,上课的时候,我的设想有三个点:第一个点,就是让学生对壁虎有一个认知。说得大一点,就是对大自然有一个认知。因为壁虎蛋很奇特,它是粘在墙上的,跟我们平常见到的鸡蛋、鸭蛋不一样。阅读写作教学应该给学生一颗好奇心,因为现在的学生基本上跟大自然脱节了,知而不识。那希望通过微童话教学,给他们一个感兴趣的点,能够在生活当中多跟大自然有一些接触。
第二个点,是在赏析上面的。作为一个文学作品来讲,文学作品首要的任务就是塑造形象。那在这篇微童话当中,有一个壁虎妈妈的形象,这是一个母亲的形象,从她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当中能够感受到母爱是伟大的。那么,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讲一讲,说一说——你从哪里感受到这个壁虎妈妈的爱,爱从哪里能够表现出来;再延展开去,或者说,在你的生活当中,你发现你自己的妈妈对你的爱是怎么样的。也就是说,在教学当中,应该带有一种教育的目的。带有教育的教学,相对来说会高级一点点。
第三点,就是阅读指向写作。就是说,我们从这篇微童话里面,能够读出什么写作方法来。这一点是比较重要的,所以这个我要讲得稍微详细一点点。我一开始就把这个方法拿出来了,目标-努力-失败-成功。我相信,肯定有老师会讲:壁虎妈妈只是想想,她并没有行动去做,那算不算努力呢?——所以,我要对这个做一个解释。大家看到这个方法的时候,不要把它看得那么“死”,不要框住就不变了。我们理解一个大概。虽然壁虎妈妈只是在想,可她这个想法完全可以付诸行动。如果说,这个壁虎妈妈生三次蛋,第一次生在了地里,踩碎了,失败了;第二次生在树上,掉了,失败了;第三次在前两次的教训基础上,生在了墙角,成功了。如此,那想想的不就变成事实了。
类似的写法,我刚才切了一个图出来,在《西游记》当中,有一回,孙悟空要变成一个东西。他先想变成水蛇儿,不行;再想变成小螃蟹,也不行;最后变成一只水老鼠,闯过去了。这个跟壁虎下蛋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慢慢理解“目标-努力-失败-成功”在这篇微童话当中的写作方法。那第一点呢,可以理解为“三思而行”。壁虎先想,我能不能生在地里呀,像鳄鱼一样,哦,不行;我能不能像鸟一样生在树上,哦,也不行;那我生在墙角啊,请蜘蛛织个网。也就是说,当她去最后实践之前,她会有“三思而行”,那这也可以当作一个写作方法来讲,学生可能会更好的理解一点点。再说了,我们生活中办事不也要三思而行吗?
虽然只是壁虎妈妈脑子里的一个想法,但是这个想法是完全可以付诸实践的。只是,壁虎妈妈没有去这样实践。如果壁虎妈妈稍微笨一点,那么她可能去实践了,那它就变成了一个事实。就是“想”与“做”,我们都可以理解为她的努力和失败。
这样子的想,这样子的构思、设计,在很多作文当中都有的,就像,我心里出现了两个小人,一个小人是好的,一个小人是坏的,两个小人在斗争……在写作上,这些都是类似的构思。也就是说,有点像宕开一笔,或者说这属于幻写——我可以怎么样,我可以怎么样,但是我最后怎么样了。这种方法,如果你在微童话当中学会了,可以迁移到其他的写作当中。我们在做这个微童话写作教学的时候,当然不希望只局限于微童话的写作,而是可以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其他的写作文体当中去。这样才是一种能力的训练,而不是一个文本的训练。
刚才讲了第一种理解“三思而行”。
那么,第二种理解,对小学生来讲,我们用他们熟悉的“排比”的方式去理解。比如说,生在地里行不行,生到树上行不行,生到墙角。地里、树上、墙角,其实这也是1-2-3。这可以理解为一种“排比”的方式。这样理解了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实这样的写法是比较普遍的。比如说,刘备三顾茅庐,这不也是“目标-努力-失败-成功”吗?
刘备的目标是请诸葛亮出山,第一回去请了,当然很努力啊,做得毕恭毕敬的,可见不着诸葛亮;第二回又去,又不行;第三回,行了,然后把诸葛亮请出来了。这也是“目标-努力-失败-成功”,总的一句话,就是说,我们对这个方法、这个公式的理解,不要抠得那么死,就是要灵活地运用。哪怕他失败一次也行,“目标-失败-成功”,这也是写作公式。甚至“目标-努力-成功”也是一个可以编出一个故事来,只是说,故事会少了一点波折而已。
因为微童话的篇幅很短,所以,即使请作家来写微童话,他也有比较大的难度,或者说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微童话语言上很精炼——怎么用最少的语言表达出充分、生动、形象的内容,语言需要有足够的张力。那么对小学生来讲,微童话的语言这一关,要求是有点高的。所以,我就想从方法入手,从一篇微童话的结构入手,或者说从一个灵感入手。有一个很好的微童话构思,这已经足够了。
我们这期第一次写《礼物》的课例,目前我这里收到了9篇。我看了,确实比我们原来做课例的水平高了一些。当然新进来的老师,还没有,你刚起步嘛,可以跟大家多学习交流一下。总体上,我觉得都是挺好的。虽然大家都很忙,但是能够坚持来写。我还是希望,我们这次由赏析指向写作的课例。希望在明年能够出版一本书,比较顺利地出来。
那,今天就讲这么多,围绕《壁虎下蛋》这篇微童话,就三个点:第一个,认识大自然,给学生一个有兴趣的点。至少可以认识壁虎蛋嘛,它是粘在墙上的。第二个点,就是感受文学作品当中的一个形象,就是感受壁虎妈妈这个形象。在引导中,他们能不能感受到?第三个,就是总结出方法,目标-努力-失败-成功,这是一个最主要的方法。
其实在这篇微童话当中,当然它仍然还有悬念这个方法。壁虎说,我生在地里,啊,不行;我生到树上,啊,好像也不行;那她到底会生到哪里去呢?它就会有一个悬念。那最后她生在墙角,有点出乎意料,但又非常在情理当中。又用上了蜘蛛的特点,蜘蛛网可以接东西嘛。有悬念,有物性的运用,这些都是小的点,可以再赏析当中涉及到,但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运用那个公式“目标-努力-失败-成功”。
还有一点就是,在《礼物》这篇课例当中,我们问的是,这篇微童话好不好?好,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你准备怎么改?
那可能,在《壁虎生蛋》这篇微童话当中,这样的问法会比较难回答,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说,你喜欢这篇微童话吗?我喜欢。你喜欢它哪里?你为什么喜欢?它让你想到了什么?等等。
你不喜欢这篇微童话,不喜欢它哪里?换了一种问法,其实还是在说这篇童话好不好。但是呢,换过之后,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去接受,他有东西可以去发言。也就是说,阅读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比如说,你能不能发现作者在写的时候他是怎么构思的,你能不能发现作者隐藏在这个故事当中的情感?当发现这些之后,你的心里面有没有受到感动?就是心头能不能一震,这个是最重要的。如果心头有过感动,觉得挺好的,那其实这个赏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就像今天,在看方美桃老师的课例的时候,有个学生说“感觉有一道光照进我的心里”。这个,我觉得就是非常诗意的说法。当学生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其实《礼物》这篇微童话带给她的能量,已经直抵她的心灵了,那已经够了,她肯定会一直记得这个微童话。
在课例当中,也可以看到某些老师上课有时候会比较着急。因为可能时间确实有限,但我觉得,还是希望能够把这个赏析做得充分一点点。哪怕一个同学他没有发言,但他一直在倾听,倾听也是参与,对他也是有意义的。
还有一点就是,因为我们在上课之前会做一个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在我看来,它其实是一种预设。首先一点,就是给自己一个方向,一个框架,我这堂课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构。那第二个呢,因为有了预设,所以说,可以防止课堂上出现冷场。这教学设计,其实是老师上课的一个支架,但是千万不要被它绑架了,比如说,学生一旦答出了你预设的那个答案,你就表现得特别的兴奋,以为完成了这一部分,马上就切入下一个环节。就是说,我们需要有预设,需要有课前的教学设计,但是更要注重课堂的生成。因为学生的回答才是奇思妙想的,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课堂是学生的,老师只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也就是说,老师的段位应该站得高一点,那么,学生的反应都在老师的掌控当中。这个掌控,不是说学生的所有的回答都已经被老师预料到了,而是说,当学生回答出一个问题的时候,老师有方法有步骤的,能够去引导他。当然,做到这一点非常难,但是我们总要这样去做,因为学生才是这个课堂的主人。然后,我们教学生,教是为了不教嘛,所以要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出来。当然,上课,各位老师都比我有经验,我的这些说法,只作为一个参考,一个建议。
就像刚才也在看周晓君老师的课例,其中一个学生问,既然都拟人了,为什么这个ta还用宝盖头的它,不用单人旁的他?这种发现,其实挺好的。我之前也问过这个问题,因为我在组稿的过程当中,会发现不同的作家,有的喜欢用宝盖头,有的喜欢用单人旁。那既然都拟人,为什么不当人来看呢?这其实是一种表达的习惯,两个ta其实都是可以的。
邓宇航,问:童话里的主人公都会讲话,为什么还用这个“它”?
陆生作,答:这个问题好!我也曾跟前辈讨论过,有的作家习惯用“它”,有的作家习惯用“他”和“她”,两种都可以,但我个人认为“他”更像人。或者这么理解,人在童话中,当然用“他”或“她”;动物、植物和器物等,在童话中尽管会说话,但只是“拟人”,终不是真人,所以用“它”。大概可能,用“它”的作者,不知不觉中还是有一条界限,有分别心;用“他”和“她”的作者,“万物有灵”,一视同仁。而在出版中,两种都可以,但要统一,或只用“他”和“她”,或只用“它”。
再补充讲个三点。第一个就是我们对“目标-努力-失败-成功”这个“目标”的理解,应该宽泛一点。它可以是一个目标,可以是一个任务,可以是一个愿望,这些都可以,就是主人公要去做一件事情,这些都可统称在“目标”之内。有了目标之后,他有一个要去做的事情,这就涉及到第二点。
这点就是说,既然有了一个目标,然后要去实现这个目标,换一种说法就是“这个主人公,他有一个问题需要处理”。处理问题,就是遇上问题、解决问题,主人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没有失败也没有关系,“目标-努力-成功”也是一种方式,只是说加一个“失败”会让故事情节更加曲折一点点。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目标-努力-失败-成功”分解为三个模式。
●目标-努力-失败-成功,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
●再一个,目标-努力-成功,这也是一个。
●再一个,第三个就是,目标-努力-失败,这也是一个。因为失败也能够给读者带来思考,成功可以带来喜悦,成功的背后也有这种道理好讲。也就是说,我们写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可以有留白,可以讲得很完整,但是,故事的背后它有一个道理存在。这个“道理”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比如说母爱,它就不是一种道理,但可以感悟到、是能够感化心灵的那种力量。
最后讲一点就是,对“目标-努力-失败-成功”这个方法在课堂上运用,因为昨天讲的都是阅读、赏析《壁虎生蛋》这篇微童话,三个指向:一个是对大自然的认知;第二个是体会《壁虎生蛋》中壁虎母亲这个形象的温暖,母爱;第三个是指向写作,总结出一个方法,目标-努力-失败-成功。这三部分都是阅读的,那到写作的时候,我怎么去运用方法,怎么去引导学生?我个人建议,第一步,你想写谁,请确定你的主人公;第二步,请你给主人公安排一个任务;第三步,请你想一下,主人公是怎么样去实现这个任务的、完成这个目标的。在完成目标的过程当中,他有没有碰上困难?碰上困难就可能导致他的失败,后来他改进了,最后又成功了。
从人物入手,沿着“目标-努力-失败-成功”这样的标签走。我觉得这个线条,会比较地清晰一点点。
以上所讲,都是我的个人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大家在上课的过程当中,还是八仙过海,各施各法,各显神通,尽量做出差异化的课例,因为没有一个东西是能够适合所有人的。我讲了这么多,可能某一点对你有启发,那你就思考起来,把这一点用进去。做,最终是做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各个老师所教的年级可能不一样,对高年级,要求可以高一点;对于低年级,一二三年级能够把故事讲清楚就可以了。对象不同,要求不一样,所以不要太苛求。总之,赏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一个收获的过程,一个成长的过程,一个比较喜悦的过程。那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能够按学校写作要求达标也可,能够写得更好一点,当然是最好了。
在教学过程当中,还是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打个比方说,比如说,六年级完成了“目标-努力-失败-成功”,他可以把这个链条很完整地写完;那对一二年级,我就写一个“目标-努力-成功”也行啊,写一个“目标-努力-失败”也行,就是说,我可以选择性的运用,不一定要去苛求。总的一点说来,在前面,我几次说到,不要那么死板地按部就班,只要这个教学是有益的就可以。要让学生去到微童话当中,全身心体验,要跟学生做有吸引力的沟通。
那,五月题目就这么安排了。有疑问,提出来,我们商量着解决。大家自己找一找结构是“目标-努力-失败-成功”的例子。我的微信公众号上也有这样的例子可再看看。(本文为语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