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写作文有个问题: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不思考为什么
我们写作文有个问题: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不思考为什么。
每次一有题目,就有人来问:
“春节”写什么?
“我的中国年”怎么写?
“家乡风俗”写什么,怎么写?
……
这样问问题,就像问别人:“中饭吃什么好呢?”
万一别人说:“吃屎。”
你去吗?
学问学问,要学会问。你问别人,得把你的思考呈现出来,别人也容易对症下药。你都没思考,拿一张白纸给别人画,别人画什么?别人画了与你有何干?
别人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你能写什么,你想写什么,别人没法回答你。即使别人回答了,也未必对你起作用。这个道理,换位思考一下,别人这么问你,你能回答?你的回答能切实帮到别人?不是说知己知彼吗?你不知己,彼也不知你,这样的问与答有多少意义。
“何不食肉糜”的问与答,不是还在的吗?
练习作文,我们的目光习惯性地落在一个一个具体的题目上。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完成这次作文任务就行了。怎么完成任务呢?基本靠大人一勺一勺喂养,恨不得嚼碎了塞小孩嘴巴里。
当然,在完成之后,我们还是寄予厚望的,希望能够得高分,希望能够获大奖,希望能够发表。痴人说梦,不知自己几斤几两。
即使高分了,获奖了,发表了,脸上有光吗?实至名归吗?心里有意思吗?
小学生写作文是学习作文。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练习。
写作是一个系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训练,这个系统反应应该逐渐增强,能够以不变应万变,遇作文题不慌,即使不熟悉也有对策。我们训练为追求形成会思考能应对的系统。
但是我们却越练越弱,越写越怕。为什么?
我们的练习不是有效的训练,大人在帮忙,那么,孩子不动脑,作文照样完成得好。
孩子总满足于任务的完成,完成了,彷佛劫后余生一般。这倒也罢了,关键是大人也很急功近利,只在乎是什么,不思考为什么,拿来主义,实用主义,尽问一些简直弱智的问题。
为什么不往前去走一步呢?
为什么不从经历当中总结出一些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呢?
菩萨都念“阿弥陀佛”,求人不如求己。写作文就像我们走路那样,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向前的,走向远方的。
如果写一篇作文只停留在完成任务的“觉悟”上,下一篇作文题来了,又是抓耳挠腮,两眼一抹黑。
我们所比拼的,好像从来不是个人的能力,而是组队、组团来写作文。这是后援团的力量。该写作文的学生本人,则成了一个傀儡,一个摆设。这一点在征文比赛中特别明显。这样有意思吗?
写一篇作文就是一篇作文。
作文的分类。人、事、景、物、情、理,其实已经很清晰了。各种作文也都练过了。
我们拿到一个题目之后,至少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理性的判断,摸着良心问问自己:题目跟自己有哪些关系,能从自己的生活中筛选出哪些适合的材料,自己要去写哪一类文体……
可每次拿到一个题目,对我们来讲,好像都是新鲜的,无从下手的,从来就没有一点老面孔的感觉。为什么?
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总结过,没有归纳过,我们浮在表面现象,没有通过现象去涉及本质。我们吃了这一餐,下一餐再说,全部都是穿肠过,没个记性。
老师说多了。学生不动脑 , 瞎抄 。
老师不指导 。学生两眼一抹黑 , 昏头昏脑。
老师小心翼翼不多说,说的其实也不少。学生狗尾续貂,还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