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那些精准的数理模型,新科学的诞生启示录

现代科学,当下的中国精英阶层,普遍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精确的,很显然,阴阳五行是无法量化的,如果有人告诉他,阴阳五行是可以量化的,并且可以很精准,一定会招来一些笑话。

中国的传统文化,流传不止2500年,甚至可以说是五千年都不止了,伏羲八卦的成型,上万年都不止。

原始人,有原始人理解天文地理的思路,虽然没有火车汽车,但是见微知著。

《易》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这一段记载,通常简述为“伏羲观天法地,而作八卦”,是对古代观象授时的最为古老的记载,同时也说到八卦的起源,以及《易经》与观象授时的关系。对这一段记载的正确诠释,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研究《周易》。

以上记载源于《易传》之《系辞》。《易传》的成书年代虽然尚有争议,但其时间跨度可以归结为从春秋末期到战国中后期,均属于先秦时代,所以在词句训诂上主要参考先秦著作,如早期的儒家经典、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等。这样做可以避免因历史演变而造成的词义变异。另外,这里涉及到伏羲的观象授时活动,属于古天文领域,所以我们也要参考古代的天文历法文献,其中主要是早期的天文历志。由于伏羲是中华民族的远祖,在考证中也应该注意到远古时代的、与此相关的考古成就。下面,根据以上认识开始本文的诠释。

文中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简称“观天法地”或“仰占俯视”。

《道德经》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其实,在《周髀算经》中,关于天地的度量,其中的数理度数是非常精准的,和现代西方罗马的数学体系是不同的思维方向。

中国的传统数学思维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向,其实两者之间就是数学模型的构建不同而已,并不是谁就高级一些,谁就落后一些。

说起其中的精准运算,和全息数学,还有模糊数学,分析数学等新兴的数学学科,中国传统的数学思维的耦合度更高。

可以说,人类社会需要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的数理模型,包括易经思维,阴阳五行学说,对有形世界和无形世界的统一理解,以及深刻的构建数学模型,这样的思维,将会重新引领世界的主流科学。

人们对于科学的思维,旧观念,是时候该打破重建新的体系了。

(智能中医:谦和既济;loonta数据中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