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的叙述中渗透生活哲理
轻松的叙述中渗透生活哲理
——看思维导图如何指明《扁鹊治病》的表达本位
写在开头:《农夫与蛇》这则出自伊索寓言的经典寓言故事一直记在心里,读小学时便印象深刻,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自己是一个怕蛇的人。从事教学工作数年后,几次遇见这篇课文,却从没在现实生活中中遇见过任何一条冻僵了的蛇(现在就怕学生问,蛇都是找洞穴冬眠了,冷天根本不可能看见蛇,农夫是怎么遇见的?)可是为什么要选择“蛇”来表达这个故事?想必是蛇这种冷血动物,人人都怕;二则,这是个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就连路上看见蛇皮、尸体都会退避三舍。)选择蛇,或者说选择根本不可能在冬天遇到蛇,或者说即使是个愚钝的农夫遇见蛇也不会放在怀里,其缘由并不是告诉人们不要去碰蛇,其实《农夫与蛇》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选择蛇,恐怕就是要让寓言的效果更佳显著,人们议论越多,其深刻的寓意就可能被深度挖掘。
这就引申出我们从事语言文字教育工作的语文老师明白,我们教语文,并不是要为孩子的阅读推波助澜,在阅读过程中的任何推波助澜(教课文内容),给孩子造成的只是语文学习上看似惊人却空泛的白浪花,我们的语文,是需要给予孩子掀起浪头的能量(教语文能力)。所以,寓言这样的文体形式存在,并不是只是看到表面的浪花(道理、寓意),而是需要教给孩子掀起浪花的能量。
这种能量是什么?
我们所阅读过的很多古诗、古文、古籍之中,不乏“借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等等表达方式,其实寓言也是如此,借助简单轻松的叙述,渗透生活中的哲理,这恰恰是学生不具备的语文能力。看了某一篇文章(寓言),道理为什么迅速马上就能明白?这不是表达技巧的高明带给阅读的能量吗?而这种高明,表现在这种文体形式之上。我们小学生的教材,篇幅内容丰富,教材的目的就是通过不同种类的文体形式,让学生接触表达。(之所以说接触的是表达,就是很多年后你如果只记得那条不太可能接触到的蛇,而忘记了其中的道理,甚至说你只记得“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而没有学会运用这种简单的叙述,说清楚某一个道理的语文能力)那么,语言文字的运用,就没有能得到有效体现。
其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就是借助文本的阅读,借助文本的表达方式,积累表达的技巧,运用表达的技巧去练习自己想表达的情感、道理、思想。(语文能力之一,不表示唯一。)
接下去我们入主题!(抱歉,有点啰嗦了哦!)
文从字顺的表达,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为什么很难?因为阅读时,不曾看清别人是怎样用简单的事例来说清的,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带着孩子梳理文本内容,告知孩子文本蕴含的道理,(操着学生自己可以做的事情的心,等于白操心一场。)老师带着孩子的阅读方向,带着孩子的思维方向没有指向语言文字技能的积累,导致的结果就是作文不会写,作文不会写究其渊源就是语文课堂缺乏发现表达的训练,语文老师的视野单一,造成学生学习思维的狭隘。
接下去真的进入《扁鹊治病》。(抱歉,抱歉……又啰嗦,还说了自己坏话,我也是语文老师,我也太狭隘,不但狭隘还偏激。)
首先看《扁鹊治病》,它在教材中是和《纪昌学射》排一起的略读课文,看到纪昌学射,你会发现只用了一句“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之前所表达的两个内容令人印象深刻“——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你看,这印证了之前我对农夫和蛇的说法,用完全不太可能的事情来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道理。“针刺你眼睛不眨眼,跳蚤用头发绑起来。”这俩事例叙述地如此详细细致,目的是什么?为了说清寓意,并令人印象深刻(那条可怕的蛇)。
而《扁鹊治病》中,扁鹊医术高明,要是治好了蔡桓公,且不皆大欢喜,封个太医,万众瞩目,人人羡慕。恰恰用蔡桓公病死、扁鹊外逃秦国作为结尾,就说这种结尾的设置,其目标非常明确“讳疾忌医”导致的严重后果,效果显著,令人印象深刻,这也是每一则寓言在表达上体现出其特殊的文学造诣。造成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来提升文本表达的目标,从寓言文体特色来看,很多都是这样的。如:《龟兔赛跑》中的乌龟赢了兔子的结局,让阅读者内心产生纠结;《揠苗助长》禾苗全部都死了……,其实“死”是个很可怕的东西,但寓言的效果就出来了。
同时,扁鹊的三拜见亦体现出传统的文化。
拜见
又来拜见
再一次来拜见
事不过三,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三岁贯汝,莫我肯顾;天地人、你我他;重复三次就是排比……
很多课文、文章、故事里,都是有“三”的,这是传统文化的渗透,很多文章的写作里,都用重复三次的形式。(不知道怎么说清楚,就不说了,大家意会一下。)总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三,很有其深刻意义在内。
又如: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这三句描述扁鹊的话,并无任何对说的修饰,仅仅是“说、说道、对蔡桓公说”,说明这则寓意的目标不是要重点直接说明扁鹊的医术,而是通过对方“蔡桓公”来突出的,恰恰题目却是“扁鹊治病”。这也是汉语言文化的一种传承,我们的汉语是有表达的“技巧的”,这种技巧的发现,不应该停留在概念上。如“这是比喻,那是打比方;这是对比,那是引用……”(见微知著哦,不需要课堂上必须讲,但是了解总比没有想到好。)
再看蔡桓公:
蔡桓公毫不在意地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便邀功请赏。”
蔡桓公假装没听见,没有理睬他。扁鹊只好退了出去。
蔡桓公听了满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孩子能不能从这几句话里看出变化?
你问了孩子,孩子就能说出来,你不问便想也不会想到哦,嘿嘿!
这里的描述,有什么变化?起先还说,还是毫不犹疑地说,甚至“落井下石”(不知道这个词语合适不)地对左右的人说,到后来,干脆说也不说了。医术高明的扁鹊从“只好”变为“连忙”乃至到后来“老远望见蔡桓公,立刻掉头就跑。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找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扁鹊之神智可见一斑。蔡桓公的固执、愚顽活灵活现。
所以,从扁鹊和蔡桓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看到,他们既有统一又有区别。这种表达上的细微区别,你不说,它也在那里,你说了,还便会发现别有洞天。我们的很多表达形式并不是单一的,正是因为不单一,所以文章才具有可读性。从《扁鹊治病》这则寓言来看,就是“轻松而有变化、有层次”的叙述中,渗透着生活哲理。本文毫无反复累赘地叙述,完全不咬文爵字,就用简单的语言阐述了道理,叙述了故事。是学生发现表达,练习表达的好借鉴。
那么借助这样的想法,立足思维导图的特点,进行积累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运用合一的课堂教学,可以作这样的预设:
(下篇再说!)
个人偏激观点,请勿参考。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草根研究者;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方式;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
——小语思维导图
只是嵊州的草根小语人,未曾有过何种轰轰烈烈,但坚定而简单地研究小语,不是最好,只是期待更好。
思维导图是一支笔,让孩子看见语言文字蕴藏着的表达,激发潜藏在思维深处的情感,是“学”的思维实践与自我实现;也是我自身对“教”的生本化思考、对小语人的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