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双鞋
华致中
古城鞋业,历史悠久。
早在宋代,苏州就出现了鞋子手工作坊——乘鲤坊已有铺作经营。乘鲤坊,南宋时名字,明嘉靖年间改因果巷至今。另外,早先葑门外还出现过草鞋集市。传说,乾隆南巡姑苏,特赴巡察并买鞋试穿,因感舒适龙颜大悦,草鞋湾于是名声大振。清代道光年间,制鞋业盛起,在东海岛一弄10号建了独立行会“履源公所”。供奉靴鞋发明者、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为始祖。每年农历九月十三日齐行集会,烧香拜祭,以志纪念。
清康乾年间,苏州手工业发展出现了空前繁荣。苏州宫廷画师徐扬所作《盛世滋生图》,仅阊门一处就有鞋帽店多家,如三进斋朝靴、三进斋靴铺等。有的商铺高悬“冬夏丝绸朝靴,不误主顾”等招牌,以此招徕客商。清末,由于大量采用呢绒、驼绒及皮革等面料,更新了制鞋工艺,使鞋业进一步兴旺。此外,苏州地产蒲鞋亦很有名,乾隆《长洲县志》记载:“蒲鞋,吴人以蒲为鞋,草为履。”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苏州虎丘西麓有座“鞋匠墓”鲜为人知。顾禄《桐桥倚棹录》载,“处士钱近仁墓,在虎丘西麓。江苏按察使汪志伊题其碣曰'钱处士墓’。”这位处士钱近仁,就是清乾隆年间苏州的一位鞋匠,古称处士,德盛者也。钱为长洲人,父母早亡,寄食鞋匠家,遂习其业,人称补履先生。业精但不妄取一钱,业余读遍经史子集、九流百家,终成博学之才,名声大噪。可仍操作鞋之业,一生清贫,是位受人敬重的鞋匠学者。终年76岁,殁后无子,吴中读书人筹资葬于虎丘,送别者数百。此墓现为苏州市文保单位。
民国时期,苏州鞋业曾兴盛一时。曹允源、李根源等所著《吴县志》载,“鞋,世春堂制佳。帽,张汉祥所制为佳。帽纬,为苏州著产,李正茂为佳。”旧时,商铺习惯以鞋帽归一处经营,有“顶天立地”的吉祥寓意。因此,店堂内一般右侧摆帽类,左侧陈列鞋类,如此不成文的规矩,传延不绝。至于后来兴起的皮鞋业则另当别论。
那时,苏州布鞋行业俗称翻鞋业。翻鞋,就是䠀鞋时鞋帮须翻面穿针脚,以麻线不外露而增加美观,俗称“暗䠀”,故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业主黄驾雄在观前街施相公弄口开办“萃盛祥”操衣鞋帽店,1913年歇业。1931年,苏州翻鞋店坊已达百余家,员工四百余人。
二
历史上的苏州鞋业,依托本地特产丝绸和刺绣的优势,不断从花式品种上翻新,制作上讲究,生意上做活。一些资金雄厚、店面较大、地段又旺的商店,均特聘手艺高超的鞋匠,坐堂作业。设计、开料、缝帮,一气呵成,尽力满足客户需求,扩大自身影响。其中绣花鞋、绣花拖鞋高雅华丽,颇具苏州特色,历来被南来北往的客商选作馈赠亲友的礼品。
名气较响的老瑞源、瑞华、瑞生等鞋店,以做工好、款式新迎合顾客,故在同行中略胜一筹。所精制的绣花鞋、绣花拖鞋不仅远销全国各地,而且于1937年被征集参加全国和巴黎博览会。俗话说“男人看头,女人看脚”,一个女人的品位,从双脚穿什么鞋可见端倪,绣花鞋,便是当时女人追求生活品质的表现之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尚有翻鞋铺六十多家,其中包括德森、老瑞源、萃英、瑞生、瑞华、履泰、西天宝、新上海等。这些鞋店主要分布在皮市街一带西中市与阊门地段。
旧时,苏州服饰以传统中服为主,布鞋必须与之相配。男鞋以布底贡呢面的圆口、方口烫粉鞋为主,也生产部分布面皮底鞋。女鞋素以丝绸、缎面绣花鞋著名,同时制作布底贡呢面的方口、圆口、搭配烫粉鞋等产品。说起烫粉鞋,这是苏州布鞋中的一大特色。烫粉鞋制作,就是在布鞋缝䠀完毕后,用调湿的立德粉,涂抹黏附于鞋底边缘一圈以遮盖,再用烙铁烫平,使布底四周色白质坚,与鞋帮黑白相映,光洁美观。男鞋有圆口、方口、松紧口,鞋帮以贡呢为主。女鞋有杂色灯芯绒面和蝶花面等,十分流行。冬季则推出双梁棉鞋,苏州人俗称蚌壳棉鞋。在生活贫穷的年代,普通人家特别是小孩子,能穿上新鞋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但往往一般要等到大年初一早上才能心想事成。
苏州绣花鞋历来有名。鞋匠们不断翻新绣制花样,推出蝶戏牡丹、凤穿牡丹、鸳鸯戏水等,都是女士所喜闻乐见的款式。有的店家还推出高档的盘金绣花鞋,妇人穿着尤显富丽高雅。
旧时,除专门制作布鞋的店坊外,还有大量个体䠀鞋匠(吴人习称小皮匠,今仍有皮匠浜、皮匠巷等名称遗存)。在八城门、玄妙观、小荒场、各街巷桥堍畔,常见他们摆摊务业,或流动揽活,既代客䠀新鞋又兼修补旧鞋。其实,那时许多家庭所需鞋子,大多由主妇自己动手纳鞋底,然后再交付鞋匠上鞋帮䠀成。一般城乡家庭妇女,都会使针线活,老话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旧惯旧,毕竟还是苏州货”,说的就是主妇们勤俭持家。
过去的老苏州年代,纳鞋底几乎是姑娘的必修课。清玉峰岁寒老人《吴门新竹枝词》:“不会梳头与做鞋,那知酱醋米盐柴。”姑娘长到十一二岁时,做娘的就要手把手地教会她们剪鞋样、绣鞋花、纳鞋底、做鞋帮等。纳鞋底很有讲究,通常从针脚的疏密程度,可窥知女子的针线活水平。
做鞋底前先要打袼褙,苏州人俗称糊硬衬,就是把洗净的破布用糨糊黏在一块木板上,层层叠加约一毫米厚,置旺阳下晒干,再依鞋样大小画线,裁剪成鞋底叠压即可。旧时苏州有多处打线工场,以“打线”命名的弄、巷、场者甚多。纳鞋底的花式针脚有满天星、波浪式等,一般按自己手技及喜好而定。待鞋底纳妥,鞋帮做好,则交付鞋匠䠀成。在深深小巷,一些多家聚居的大门堂子(大杂院),每逢入冬暖阳,常见三五乡邻阿姨好婆聚在一道,一边孵太阳纳鞋底,一边讲张话家常。其乐融融,其景温馨,堪称街巷里的一道风景。